曹桂霞
- 作品数:9 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市和平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新生儿败血症68例病原菌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 2009年
- 邓海莉曹桂霞
- 关键词: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 地塞米松治疗淤胆型婴儿肝炎综合征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评价地塞米松治疗淤胆型婴儿肝炎综合征(IHS)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淤胆型IHS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激素组,对照组20例,常规采用茵栀黄颗粒口服,肝泰乐、维生素C等静脉滴注;激素组3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0.2~0.5mg·kg-1·d-1)静脉滴注。观察2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下降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激素组TBiL、DBiL、ALT、γ-GT及TB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治疗淤胆型IHS疗效显著。
- 邓海莉曹桂霞
- 关键词:地塞米松
- 小儿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及药敏结果分析被引量:15
- 2012年
- 目的:了解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对北京市和平里医院儿科两年来确诊治疗的156例小儿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痰标本进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156例标本检出致病菌98株,其中G-杆菌71株(72.4%),G+球菌23株(23.5%),真菌4株(4.1%),主要致病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26株,大肠埃希菌20株。流感嗜血杆菌1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7株,肺炎链球菌5株。药敏结果显示,G-杆菌对亚胺培南均敏感,其次为头孢西丁、庆大霉素,G+球菌对万古霉素均敏感,对头孢西丁、庆大霉素、环丙沙星、阿米卡星有较高的敏感性。结论:革兰阴性杆菌为本地区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真菌的感染率也呈上升趋势,临床上应及时检测,合理用药。
- 孙霆芳曹桂霞张巧月
-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致病菌感染药敏试验
- 黑斑息肉病的诊断与处理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黑斑息肉病的诊断、监测与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黑斑息肉病的临床资料。结果男4例,女1例,其中2例为亲生父子,均因急性肠套迭就诊,且伴有典型的皮肤粘膜黑斑。手术4例,病理检查证实为小肠错构瘤。结论消化道内错构瘤样息肉与颊粘膜黑斑是黑斑息肉病的特征性表现。对本病患儿或有本病家族史的儿童应定期监测,警惕消化道和消化道以外的部位(特别是生殖器官)发生肿瘤。当发现息肉或出现症状时,应在内镜下切除或手术治疗。
- 邓海莉曹桂霞任智
- 关键词:息肉病黑斑息肉病PEUTZ-JEGHERS综合征肠套迭
- 新生儿败血症56例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 2008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以利于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北京市和平里医院儿科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56例新生儿败血症病例的血培养菌株和细菌耐药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均为单一菌种生长,其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为主,对青霉素和头孢类抗生素耐药性高(60%~100%),亚胺培南耐药率低(38%~44%),对万古霉素无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三代耐药率较低(25%~60%),亚胺培南无耐药。结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是新生儿败血症最常见的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全面了解和掌握本地区细菌种类和耐药性变化有利于提高新生儿科抗感染治疗的质量,降低耐药性的发生。
- 邓海莉王春娥曹桂霞
- 关键词:败血症新生儿病原菌耐药性
- 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早期微量喂养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探讨早期微量喂养对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生长发育及其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46例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22例采用常规管饲和(或)完全静脉营养。观察组24例在常规处理、对症支持治疗、静脉营养的基础上加用早期微量喂养,观察体质量变化、达全量肠内喂养时间、住院时间、喂养不耐受、呼吸暂停、低血糖、吸入性肺炎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结果:在低血糖及吸入性肺炎等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间、达全量肠内喂养时间、喂养不耐受、住院时间及呼吸暂停等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未发生1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结论:早期微量喂养可以有效促进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的胃肠发育及功能成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孙霆芳曹桂霞
- 关键词:低体质量儿早期微量喂养
- 地塞米松治疗淤胆型婴儿肝炎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 2008年
- 目的评价地塞米松治疗淤胆型婴儿肝炎综合征(IHS)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淤胆型婴儿肝炎综合征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4例常规采用茵栀黄颗粒口服,肝泰乐、维生素C等静滴,激素组(地塞米松组)2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0.2~0.5 mg/(kg·d)静注,观察两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血清总胆汁酸水平下降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激素组在降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及血清总胆汁酸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治疗淤胆型IHS疗效显著。
- 邓海莉曹桂霞
- 关键词:地塞米松疗效
- 捏脊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30例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观察小儿捏脊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60例患儿随机分入小儿捏脊治疗组(A组)30例、西医治疗组(B组)30例,治疗1月后观察临床疗效及检查血红蛋白值。结果 A组有效率93.10%,B组有效率77.78%;A组在治疗后,血红蛋白显著升高,并且与B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小儿捏脊治疗小儿厌食症具有较好疗效,且能升高血红蛋白,与西医治疗比较具有一定优势。
- 刘应科曹桂霞孙霆芳白万红石君慧杜娟梁琳
- 关键词:捏脊疗法小儿厌食症血红蛋白
- 小儿捏脊疗法探析被引量:10
- 2014年
- 小儿捏脊疗法为现今临床的一种常用推拿手法,其具有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疗效确切等优点。其主要机理是通过调节经络,而达到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重在振奋阳气,次在调节气血。小儿捏脊疗法通过刺激脊背皮部、督脉、膀胱经、华佗夹脊穴等,而起到调节全身脏腑的功效。临床可以广泛运用,从而服务小儿的健康成长。
- 刘应科曹桂霞石君慧杜娟梁琳
- 关键词:儿科学捏脊疗法中医病机督脉膀胱经华佗夹脊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