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亦军
- 作品数:54 被引量:241H指数:8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上海市普陀区卫生系统自主创新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甲状腺癌中Ki67和survivin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4
- 2009年
- 目的:探讨Ki67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及与甲状腺癌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检测199例甲状腺石蜡标本的Ki67和survivin蛋白表达情况,其中甲状腺癌76例(乳头状癌35例、滤泡癌22例、髓样癌19例);甲状腺良性肿瘤72例;癌旁甲状腺组织41例;正常甲状腺组织10例。结果:Ki67蛋白表达在甲状腺癌组织、甲状腺良性肿瘤、癌旁甲状腺组织、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6.3%(58/76)、11.1%(8/72)、17.1%(7/41)、10.0%(1/10);甲状腺癌组织中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甲状腺良性肿瘤(χ2=15.486,P=0.002),明显高于癌旁甲状腺组织(χ2=12.264,P=0.012),显著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χ2=19.652,P=0.000)。Survivin蛋白表达在甲状腺癌组织、癌旁甲状腺组织、癌甲状腺组织、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9.5%(68/76)、13.9%(10/72)、28.1%(9/32)、10.0%(1/10);甲状腺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甲状腺良性肿瘤(χ2=18.652,P=0.000),明显高于癌旁甲状腺组织(χ2=11.821,P=0.014),显著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χ2=21.572,P=0.000)。有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癌组织中Ki67、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6.4%(38/44)和88.9%(40/45);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Ki67、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62.5%(20/32)和77.4%(24/31),χ2=9.053,P=0.041;χ2=9.417,P=0.035]。76例甲状腺癌组织中Ki67、survivin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s=0.301,P=0.015)。结论:Ki67和survivin蛋白在甲状腺癌组织中过表达与淋巴转移有关,有希望预测甲状腺癌的淋巴转移及成为临床治疗的靶点。
- 冯雯曹亦军张计训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KI67SURVIVIN免疫组织化学
- 术中低渗腹腔温热灌注化疗对胃肠吻合口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观察术中腹腔低渗热灌注化疗对胃肠吻合口愈合的影响。方法:将4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A组(对照组):腹腔内常温生理盐水灌注;B组(腹腔灌注化疗组):腹腔内予常温5-FU生理盐水溶液(浓度250mg/L)灌注;C组(腹腔温热灌注化疗组):腹腔内予43℃5-FU生理盐水灌注;D组(腹腔低渗温热灌注化疗组):43℃5-FU蒸馏水溶液灌注。观察术后吻合口破裂压,吻合口羟脯氨酸含量和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术后第10天,所有动物再次剖腹探查未发现吻合口瘘。各实验组与对照组吻合口破裂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各实验组之间无差异(P>0.05);各实验组羟脯氨酸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各实验组之间无差异(P>0.05);吻合口病理显示,实验组:黏膜、黏膜下层不连续,黏膜下肌层缺如,无明显纤维组织反应,炎症细胞浸润,淋巴滤泡形成。对照组:吻合口黏膜上皮移行、延续,伴随纤维组织增生和少量脂肪组织、血管形成,肌层增厚,炎性反应较轻。结论:腹腔低渗热灌注化疗可能对胃肠吻合口产生不良影响。
- 张家裕倪雷曹亦军盛霞李先茜
- 关键词:吻合口瘘低渗溶液温热疗法化疗
- 右美托咪定抑制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时患者应激反应的效果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在抑制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过程中患者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在静脉麻醉下行ERCP检查的患者80例,随机分入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以右美托咪定1μg/kg静脉输注10min后,改为右美托咪定0.5μg/(kg·h)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TCI);对照组以咪达唑仑0.02mg/kg单次静脉注射10min后,联合丙泊酚TCI。两组丙泊酚TCI初始血浆靶浓度设定为3.0μg/mL,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测定其效应室质量浓度,将其效应室质量浓度再增加1.5~1.7μg/mL作为进镜和术中维持时的丙泊酚靶浓度,两组均根据术中体动反应调节麻醉深度。在检查前(T0)、睫毛反射消失时(T1)、进镜(T2)、切开Oddi括约肌(T3)、退镜(T4)各时间点,记录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血糖水平。记录患者T1至T4时间点的丙泊酚效应室质量浓度。结果与同组T0时间点比较,试验组T1至T4时间点的HR有下降趋势,对照组T1至T4时间点的HR有上升趋势,但组内各时间点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试验组T1至T4时间点的H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试验组和对照组T1至T4时间点的MAP均显著低于同组T0时间点(P值均〈O.05),试验组T3和T4时间点的MAP又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两组内和两组间各时间点间SpO2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试验组和对照组T1至T3时间点的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T0时间点(P值均〈0.05),两组间各时间点血糖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试验组T1至T4时间点的丙泊酚效应室质量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值均〈0.01)。结论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复合丙泊酚TCI应用于ERCP检查的静脉麻�
- 倪强周新华陈武荣李炜张计训曹亦军张明芝
- 关键词:靶控输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应激反应
- 胆胰疾病行治疗性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81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治疗性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胆胰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2001年9月至2006年9月行治疗性ERCP的811例胆胰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6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中行乳头切开术(EST)474例,行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88例,结石总清除率为95%;244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中183例行鼻胆管引流(ENBD),61例行胆道内支架引流术(ERBD);5例恶性胆胰管梗阻患者行胆胰管双支架引流术。行胆道内支架引流可使血清胆红素明显下降,胰管支架置入可使上腹部疼痛有一定程度减轻。并发症:乳头切开处出血13例(1.6%),均发生于EST术后;急性胰腺炎43例(5.3%),其中发生于EST术后32例,EPBD术后7例,ENBD术后2例,ERBD术后2例;EST术后发生急性胆囊炎4例(0.5%);全组死亡2例(0.2%)。结论应用十二指肠镜行治疗性ERCP去除胆管结石,控制胆道炎症,解除胆胰管恶性梗阻是一种理想的微创外科方法,熟练的技术与细致的围手术期处理是防治并发症关键。
- 倪雷龚彪曹亦军陈超
- 关键词: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胆胰疾病
- 胆道支架植入加介入化疗方法治疗高位恶性胆道梗阻的体会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评估胆道支架植入结合介入化疗在高位恶性胆道梗阻病人中的疗效。方法:对49例植入胆道支架并辅以选择性动脉插管化疗的病人,回顾性分析血清总胆红素(SB)和碱性磷酸酶(AKP)的变化,及支架阻塞发生率和存活时间。结果:术后2周,血清总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在39例植入(33.3%)可膨式金属支架病人中,13例(33.3%)发生阻塞,中位阻塞时间为10个月;10例塑料支架均在术后4个月内出现阻塞。本组病人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2个月,1年生存率为55%,2年生存率为20%。结论:对高位恶性胆道梗阻病人,植入胆道支架同时辅以选择性动脉化疗是合适的治疗方法。可膨式金属支架较塑料支架的效果更好。
- 曹亦军吴坚奉典旭曹伟家韩峰
- 关键词:胆道支架胆道梗阻胆道肿瘤
- 沙蟾毒精诱导人结肠癌细胞凋亡和自噬的体外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研究沙蟾毒精对体外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和SW620细胞凋亡与自噬的影响及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以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和SW620细胞为靶细胞,以不同浓度(0、25、50、100、200 nM)的沙蟾毒精处理后,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和SW620细胞活力,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沙蟾毒精干预后HCT116细胞和SW620细胞的形态学改变,AnnexinV/PI流式细胞术检测人结肠癌细胞的凋亡情况,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B)检测人结肠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自噬相关蛋白及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CCK-8法显示沙蟾毒精能显著抑制人结肠癌HCT116、SW620细胞增殖,并具有浓度与时间依赖性(P<0.05,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浓度(25、50、100 nM)的沙蟾毒精作用人结肠癌细胞48 h后,HCT116、SW620细胞凋亡率明显提高(P<0.05,P<0.01)。WB检测结果显示,100 nM沙蟾毒精作用人结肠癌HCT116、SW620细胞48 h后,沙蟾毒精组酵母Atg6同系物(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Ⅱ蛋白表达升高(P<0.01),P62、B淋巴细胞瘤-xl(Bcl-xl)、磷酸化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抗体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单独沙蟾毒精处理组比较,沙蟾毒精联合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作用人结肠癌HCT116、SW620细胞后,LC3-Ⅱ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P<0.01),P6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结论沙蟾毒精对人结肠癌细胞株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具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同时沙蟾毒精可促进细胞凋亡与自噬,且可能通过mTOR通路发生自噬,可为结肠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 陈进宝徐可邱艳艳王海静吴文韬吴宏磊贾琳琳李炜殷佩浩曹亦军
- 关键词:结肠肿瘤HCT116细胞细胞凋亡自噬
- 肝门胆管癌内镜诊断和治疗进展被引量:8
- 2015年
- 肝门胆管癌(hilar cholangiocarcinoma,HC)是指发生于胆囊管开口近端的肝外胆管癌,其范围包括肝总管、左右肝管汇合部和左右肝管,并常涉及尾状叶胆管开口。HC因其早期发病隐匿,临床症状出现较晚,被诊断时往往处于中晚期,这使得患者的根治手术切除率低,生存期较短,预后差。近年来,内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肝门胆管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多的手段,现就内镜下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和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 李炜曹亦军
- 关键词:肝门胆管癌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超声内镜光动力学治疗
- 经肛门腔镜联合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治疗中、低位直肠癌被引量:1
- 2018年
- 近年来,采用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ransanal totalmesorectal exciSion.TaTME)联合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laparoscopic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LaTME)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技术发展迅速.很快得到世界各国结肠直肠外科医师的认可。最早在2010年,Atallah等圾Sylla等圈先后报道TaTME联合腹腔镜手术行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该手术方式一经报道很快引起关注。业界期望能提高中、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的质量。与高位直肠癌相比,中、低位直肠癌由于在低位盆腔处分离困难.易致系膜切除不完整.其预后往往较差。TaTME切除低位直肠系膜是通过经肛门的单孔腔镜操作平台来完成。与经腹或腹会阴联合手术相比,TaTME有良好的视野.有助于提高切除标本的完整性.降低环周切缘阳性率。
- 吴文韬李炜曹亦军
- 关键词: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 纳米技术在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及意义
- 2009年
- 徐夏君秦建民曹亦军
- 关键词:肿瘤药物
-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术对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4
- 2012年
- 目的观察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术对胆总管结石(CDS)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9月间的161例CDS患者分为3组,54例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组),54例行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组),53例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术(sEST+EPBD组),均根据实际情况在乳头治疗后行取石篮取石和(或)气囊取石,部分患者以碎石篮碎石后取石。结果与EST组比较,sEST+EPBD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出血发生减少,较EPBD组提高了一次取石的成功率,明显降低了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结论应用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术后并发症减少,在胆总管结石取石治疗中更为有效、安全。
- 郑侃李炜张计训陈亚峰倪雷曹亦军
- 关键词:内镜下气囊扩张术胆总管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