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易晓辉

作品数:46 被引量:169H指数:10
供职机构:国家图书馆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国家图书馆科研项目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历史地理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领域

  • 2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8篇文化科学
  • 9篇历史地理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8篇纸张
  • 8篇纤维
  • 8篇古籍
  • 6篇纸质文物
  • 6篇文物
  • 5篇脱酸
  • 5篇耐久
  • 5篇耐久性
  • 4篇用纸
  • 4篇图书
  • 3篇性能研究
  • 3篇图书馆
  • 3篇显微分析
  • 3篇相对湿度
  • 3篇纳米
  • 3篇古籍保护
  • 3篇干热
  • 2篇氧化镁
  • 2篇纸张耐久性
  • 2篇纸张特性

机构

  • 46篇国家图书馆
  • 4篇中国社会科学...
  • 3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北京联合大学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制浆造纸...
  • 1篇故宫博物院
  • 1篇中国制浆造纸...

作者

  • 46篇易晓辉
  • 27篇张铭
  • 25篇龙堃
  • 22篇田周玲
  • 19篇任珊珊
  • 19篇闫智培
  • 3篇李婧
  • 3篇陈红彦
  • 3篇吕淑贤
  • 1篇李楠
  • 1篇汪常明
  • 1篇林世田
  • 1篇周崇润
  • 1篇陈彪
  • 1篇康葆强

传媒

  • 9篇中国造纸
  • 8篇文物保护与考...
  • 3篇中华纸业
  • 3篇纸和造纸
  • 3篇古籍保护研究
  • 2篇图书馆论坛
  • 2篇中国造纸学报
  • 1篇文献
  • 1篇复旦学报(自...
  • 1篇图书馆杂志
  • 1篇材料导报
  • 1篇纤维素科学与...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图书馆界
  • 1篇新世纪图书馆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自然与文化遗...
  • 1篇印刷文化(中...

年份

  • 1篇2025
  • 12篇2024
  • 3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8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2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加速老化条件下湿度对纸张性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将构皮纸、宣纸、新闻纸、打字纸和竹纸共5种纸样置于老化箱中在不同的湿度条件下进行加速老化试验,通过对比老化前后5种纸样的各项理化性能,分析纸张老化前后的状态变化以及不同湿度对纸张理化性能的影响,探究相对湿度对于纸张耐久性和保存寿命的影响。
田周玲易晓辉任珊珊龙堃张铭闫智培
关键词:纸张耐久性相对湿度
酸化图书批量脱酸处理实践被引量:1
2021年
为了解决酸化对纸质图书的损害问题,文章对18本酸化图书进行批量脱酸处理,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冷抽提pH值、白度、撕裂度、红外光谱等技术和指标对脱酸效果进行表征分析,并通过干热老化实验研究了脱酸效果的长期稳定性。结果表明:脱酸处理能够明显提升纸张pH值,且不会对纸张白度等阅读性能造成影响,在后期存放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抑制返酸、泛黄等问题。
张铭田周玲任珊珊龙堃易晓辉闫智培
关键词:图书
国家图书馆藏鲁迅手稿散页保存袋的材质安全性能研究被引量:11
2016年
国家图书馆古籍馆自2013年起对馆藏大量鲁迅手稿散页的保存袋进行材质安全性评估及相关研究,通过模拟试验测定不同材质保存袋内装手工纸、打印纸纸页在老化前后发生的理化性质变化,分析老化过程中不同材质的保存袋对内装纸页产生哪些影响,藉此评价保存袋材质的安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所用的硫酸纸袋和其他保存袋都不利于该类文献的保存,应考虑采用合适的无酸保护纸袋。
易晓辉龙堃张铭
保存环境对纸张性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4
2016年
纸张的保存寿命是文献保存寿命的重要方面,本文研究了单宣、桑皮纸、苦竹纸、字典纸和打字纸在氮气、空气和密封三种保存环境下,在105℃下热老化72h后纸张的白度、撕裂度和冷抽p H值的变化,同时进行被动采样研究了老化过程中环境中的气体。实验结果表明:通氮气的防老化效果最好,通空气的防老化效果次之,密封的防老化效果最差。不同种纸张的三种老化效果存在差别,耐久性最差的打字纸的效果区分最明显,而耐久性最好的构皮纸的效果区分最不明显。
田周玲龙堃易晓辉任珊珊张铭
关键词:纸张充氮
关于国家标准《古籍函套技术要求》的说明被引量:3
2018年
古籍函套的制作工艺和物理化学性质对古籍具有显著影响。国家标准《古籍函套技术要求》的编制是对函套材料的参数和指标提出技术要求,如纸和纸板的p H、卡伯值、碱储量,以及纺织品和粘结剂的p H等,以期达到保护古籍、延长古籍保存寿命的目的。
龙堃周崇润田周玲易晓辉张铭
关键词:古籍
影响纸张老化的因素及缓解措施初探被引量:37
2018年
为了更合理地保存、保护和使用纸质文献,延长纸质文献的寿命,通过分析纸张酸碱性和相对湿度、温度、光照、空气污染物、微生物等环境因素对纸张老化的影响,介绍对应的机理和缓解措施。纸张酸碱性对其老化速率影响很大,酸性越强纸张老化速度越快。因此,要避免纸质文献接触酸性物质;对于本身酸化严重的纸质文献可进行脱酸处理。相对湿度对于纸张老化有双向影响,相对湿度越高,纸张老化越快;但是相对湿度过低时,纸张会发生脆化、翘曲等物理损伤,并且相对湿度波动比不理想的湿度值对纸张性能的损伤更大。通常,纸质文献宜保存在40%~60%相对湿度范围内容易达到和维持全年稳定的值。温度波动会引起相对湿度波动,所以温度稳定对纸张保护很重要,纸质文献保存适宜的温度为20℃左右。光照对于纸张老化危害严重且具有累积性,紫外线对于纸张的破坏最强,红外线能够引起热效应。纸质文献必须隔绝阳光,使用不含紫外线和红外线的灯具照明,且尽可能缩短光照时间。乙酸、甲酸和2-戊基呋喃等空气污染物对于纸张老化的危害较大,需注意保持库房空气清洁且加强装具的通风。霉菌会引起纸张老化速度加快和变色,纸质文献入库前必须灭菌。研究结果可为延缓纸质文献老化提供参考。
闫智培易晓辉田周玲任珊珊龙堃张铭
关键词:酸碱性相对湿度光照空气污染物霉菌纸张老化
近红外光谱无损检测技术在古籍纸张性能分析中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18
2018年
为研究近红外光谱无损检测技术在古籍纸张分析检测中的可行性,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构建100个纸样的p H值、纤维聚合度、高锰酸钾值、碱储量4项指标的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相关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对纸样p H值、纤维聚合度、高锰酸钾值的预测值跟实测值相关性较好,能够满足检测需求,对碱储量的预测值有一定误差,但能够满足参考性要求。实验结果证明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珍贵文献纸张进行无损检测是可行的。
易晓辉龙堃任珊珊张铭
关键词:近红外无损检测
基于表面显微分析技术的古代纸张纤维组成无损鉴别方法浅述
2024年
古纸样本纤维组成的分析鉴别是文物保护与修复的基础和关键。目前已有的鉴别方法主要有显微分析法、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使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纸张表面过去常用于分析古纸加工的特征,无法鉴别纤维的组成。本研究通过调整光学显微镜的照明模式、光照角度,在不同放大倍数下观察纸张表面的纤维形态、尺寸、纹理、细胞腔形态以及杂细胞、非细胞类杂质的形态特征,实现了完全无损的古纸样本纤维组成多角度综合鉴别分析,并以3种古纸样品的分析过程为例展示其鉴别过程。
杨讴蓼蔺子涵易晓辉
关键词:纸质文物
一种纸张脱酸液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纸张脱酸液及其制备方法,将氟代烷基醚羧酸酯缓慢加入到全氟烷烃溶剂中,搅拌均匀后,再加入碱性脱酸质,搅拌使各组分混合均匀,经超声波震荡后即可得到纸张脱酸液;在所述的纸张脱酸液中,碱性脱酸质的含量为0.01‑5...
田周玲陈红彦张铭任珊珊易晓辉龙堃闫智培
文献传递
安徽泾县艺英轩豆腐笺制作工艺调查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豆腐笺是一类传统的加工纸,有较广泛的用途,迄今也有对其原料、制作、用途等的简要介绍,但未见关于其制作工艺的较为详细的调查研究.通过对泾县艺英轩宣纸工艺品厂进行较为详细的调查,发现其豆腐笺制作坚持传统工艺,并不断根据实际情况优化工艺条件,如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晾纸方式有所不同;且不断总结经验,优化制作工序如稀释、背浆糊、搭棍子、扒棍子等工序,提高工作效率,获得相对较高的收益,也有效地支撑了豆腐笺传统制作工艺的传承.
陈彪朱正海汪常明易晓辉朱大为
关键词:豆浆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