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易斌

作品数:7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上皮
  • 3篇上皮细胞
  • 3篇毛发
  • 2篇组织相容性
  • 2篇外科
  • 2篇细胞培养
  • 2篇毛囊
  • 2篇聚丙烯
  • 2篇丙烯
  • 1篇蛋白
  • 1篇雄激素
  • 1篇雄激素性
  • 1篇雄激素性脱发
  • 1篇修复外科
  • 1篇乳头
  • 1篇素性
  • 1篇头皮
  • 1篇头皮毛囊
  • 1篇秃发

机构

  • 7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易斌
  • 7篇胡志奇
  • 6篇孙锡金
  • 2篇周洪军
  • 1篇张志丹
  • 1篇候春
  • 1篇黄世峰
  • 1篇侯春
  • 1篇朱权

传媒

  • 2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第4届东方国...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7
  • 4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聚丙烯材料假发移植物的组织相容性及可移植假发的外观效果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以聚丙烯为基础材料制作假发移植物,通过动物实验观察其组织相容性及可移植假发的外观仿真效果。方法:实验于2005-08/2006-08在南方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运用聚丙烯材料设计并加工成侧面呈锯齿状锚刺,顶端固定假发的移植物。移植物主干和锚刺均使用医用聚丙烯单丝线(购自上海浦东金环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制作;发束由单根或多根真人毛发或其他动物毛发组成,根部插在主干端头的埋入孔内,加压融合。取10只新西兰白兔(南方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每只白兔头皮采用毛囊单位移植技术,植入20根假发移植物,10只白兔头皮共移植200根。将10只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大体观察组和组织学观察组,每组5只。大体观察组主要观察1年内移植物脱落情况并计数;组织学观察组分别于移植后第1周、第2周及其后1年内每个月在无菌条件下,每只兔分次采集包含有1根移植物的头皮组织条,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10只白兔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①移植物的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移植后1周移植物周围组织炎症反应轻微;移植后2周移植物周围有大量胶原纤维形成,炎症细胞局部稍有增多,移植物的主干和锚刺间已有胶原纤维长入;移植1个月后,成熟的纤维组织形成包膜于移植物及锚刺周围,无明显炎症反应。移植2个月后至1年,移植物周围组织无明显不良反应。②移植物脱落情况:5只白兔头皮共移植100根移植物。移植后第1周共脱落4根,第2周脱落2根,第3周 ̄第12个月无脱落,总结1年内脱落率为6%,并集中于最初2周。结论:以聚丙烯为基础材料的假发移植物可以较稳固地锚定于头皮,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可获得较佳仿真效果,是运用毛发修复外科技术治疗秃发的一种新的探索。但移植术后早期要注意保护创面,防止牵拉移植物。
易斌胡志奇孙锡金黄世峰朱权周洪军侯春
关键词:聚丙烯类
可移植假发组织相容性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观察可移植假发的组织相容性。方法应用医用高分子材料聚丙烯的理化特性,制作成一种可移植假发的基座。实验动物选择5只新西兰白兔,在每只白兔颈部皮下采用毛囊单位移植技术,植入40束假发移植物,并分别于移植后第1周、第1~6个月内每个月在无菌条件下,每只白兔分次采集包含有移植物的全层皮肤组织,进行HE染色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组织学观察。结果移植术后第1周,可观察到移植物周围组织有局限的少量炎症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增生的毛细血管轻度充血,炎症反应轻微;术后1~6个月,移植物周围可见炎症反应细胞及淋巴细胞明显减少至消失,无观察到溶解、坏死等不良排斥反应,可见大量胶原纤维围绕包裹假发移植物。结论可移植假发与白兔皮下组织相容性良好,未见不良反应,为后期的动物实验及临床试验奠定了理论基础。
张志丹胡志奇易斌
关键词:毛发移植皮肤聚丙烯组织相容性
两步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大鼠触须毛囊上皮细胞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寻求一种简单有效的分离培养大鼠触须毛囊上皮细胞的方法。方法将含有大鼠触须毛囊的颊侧组织剪去全层皮肤后拔出毛囊,在37℃缓慢搅拌(100r/min)的条件下加入0.2%胶原酶Ⅰ消化3h,然后经800目筛网过滤,收集带有毛囊上皮鞘的毛干,在25℃用0.1%的胰酶消化10min,最后收集消化后的上皮细胞进行培养,并检测角蛋白K19的表达。结果两步酶消化法分离毛囊上皮细胞能显著降低工作强度、减少污染机会,极大提高了毛囊上皮细胞的分离效率。结论两步酶消化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分离培养大鼠触须毛囊上皮细胞的方法。
孙锡金胡志奇易斌
关键词:上皮细胞细胞培养技术
毛发修复外科技术及其进展被引量:4
2007年
健康成人头发总数平均有11~15万根,其生长受年龄、气候、环境及健康状况等多种因素影响。而秃发的诱因包括各种疾病、药物、医源性等因素,其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和外科治疗。1959年,Orentreich成功地在雄激素性脱发病例中把枕部非雄激素敏感性毛囊移植于秃发区,发现它们移植到秃发区后仍能保持其原来的特性而继续生长,且不随秃发区周围的毛发脱落。从而提出了“供区优势”理论,这一理论奠定了毛发修复外科的生理基础。
易斌孙锡金周洪军候春胡志奇
关键词:毛发脱落修复外科外科技术雄激素性脱发激素敏感性健康成人
一种适用于大规模高效快速分离培养人头皮毛囊上皮细胞的方法
本文研究目的:寻求适合于毛囊组织工程的大规模高效快速分离培养人头皮毛囊上皮细胞的方法。   研究方法:采用两步酶消化法分离毛囊上皮细胞,即联合胶原酶与胰酶两种消化方法,将含毛囊的真皮和皮下组织剪碎,先用胶原酶Ⅰ进行消化...
孙锡金胡志奇易斌
关键词:头皮毛囊上皮细胞角蛋白
文献传递
一种适用于大规模高效快速分离培养人头皮毛囊上皮细胞的方法
目的寻求适合于毛囊组织工程的大规模高效快速分离培养人头皮毛囊上皮细胞的方法。方法本文采用两步酶消化法分离毛囊上皮细胞,即联合胶原酶与胰酶两种消化方法,将含毛囊的真皮和皮下组织剪碎,先用胶原酶Ⅰ进行消化,然后过滤收集消化下...
孙锡金胡志奇易斌
文献传递
一种适用于大规模高效快速分离培养人头皮毛乳头细胞的方法
2006年
目的:寻求适合于毛囊组织工程的大规模高效快速分离培养人头皮毛乳头细胞的方法。方法:将含有毛囊中下部的皮下组织剪碎,加入胶原酶Ⅰ消化2h,悬液经400目筛网过滤,收集被筛网截留的毛乳头进行培养,计算其贴壁率,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并与显微解剖法相比较。结果:用这种方法成功分离培养了人头皮毛乳头细胞。结论:消化过滤法是一种能够大规模高效、快速分离培养人头皮毛乳头细胞的方法。
孙锡金胡志奇易斌
关键词:毛乳头细胞培养毛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