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施德鸿

作品数:6 被引量:142H指数:2
供职机构:地质矿产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5篇地下水
  • 2篇华北平原
  • 2篇环境演化
  • 1篇地面沉降
  • 1篇地下水环境
  • 1篇地下水开采
  • 1篇地下水开发
  • 1篇地下水系统
  • 1篇地下水运动
  • 1篇地学
  • 1篇地质
  • 1篇地质学
  • 1篇运移
  • 1篇人类活动影响
  • 1篇水化学
  • 1篇水环境
  • 1篇水位下降
  • 1篇水文地质
  • 1篇水文地质学
  • 1篇水系

机构

  • 4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地质矿产部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6篇施德鸿
  • 2篇张宗祜
  • 1篇张翠云
  • 1篇沈照理
  • 1篇薛禹群
  • 1篇任福弘
  • 1篇殷正宙
  • 1篇贾永瑞

传媒

  • 1篇地球学报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地球学报(中...
  • 1篇第三届全国减...

年份

  • 1篇2008
  • 1篇1998
  • 2篇1997
  • 2篇199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论华北平原第四系地下水系统之演化被引量:53
1997年
华北平原第四系地下水系统是在统一的地质、构造背景下主要由陆地水流作用形成.通过地下水动力场分析、地下水地球化学模拟、^(14)C测年和同位素信息提取,为认识与评价地下水循环系统的演化、为研究过去全球变化提供了更多证据.大规模的地下水开发利用和超量开采使区域地下水位下降、流场变异、水资源量减少、咸水体下移等,水环境进入人为因素强烈干扰下的新的演化时期.
张宗祜施德鸿任福弘殷正宙孙继朝张翠云
关键词:水资源环境演化
人类活动影响下华北平原地下水环境的演化与发展被引量:99
1997年
本文是研究华北平原第四系地下水系统在自然条件并叠加人为因素影响的地下水动力场和地下水水化学场演化与发展的综合性环境地学课题的成果。主要研究了地下水系统通过包气带与外部环境要素间物质与能量的传输;地下水地球化学环境演化规律;华北平原地下水超量开采区的地下水循环系统及其演变规律和地下水环境演化预测。
张宗祜施德鸿沈照理薛禹群
关键词:人类活动影响华北平原地下水环境演化水化学
从应用地学与基础研究看水文地质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1990年
一九八九年度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的组织者,为了突出当前地球科学跨学科渗透的特点,突破以往按专业分组的惯例,独具匠心,在学术上划分了十四个方面,近二百个主题,内容包罗万象,反映了80年代后期世界地学研究的前沿动向,引导了地质科学的新潮流.水文地质学被包容到了许多学术问题中去,“渗透”到了地质学的各个方面.下面大致按应用地学与基础研究两大范畴.谈谈自己对当前水文地质学的研究现状与趋势的认识.一、应用地学方面1. 水资源管理是应用地学中环境问题的首要问题水资源紧缺已成为世界性面临的危机之一.地下水长期超采以及某种程度上使用不当造成的水质恶化和水量枯竭,不仅使供水有难以为继之虑,也对环境产生严重威胁.
施德鸿
关键词:地学水文地质学
城市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生存环境
施德鸿
关键词:城市地下水地面沉降水位下降
半干旱平原地区的地下水资源与管理
1990年
研究区位于东经114°20′—119°15′,北纬35°00—40°15′,北起燕山山麓,西靠太行山脉,南以黄河为界,东临渤海,地处我国著名的华北大平原,面积13.8万km^2,海拔标高100m以下。区内主要有海河,滦河水系,年平均气温13℃,多年平均降水量400—600mm,其中75%分布在7—9月份。年蒸发量1000—1400mm,属于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常形成春旱秋涝。
施德鸿
关键词:年平均气温地下水开采地下水开发降落漏斗
洛川黄土塬包气带水份赋存与运移的研究
施德鸿贾永瑞
该项研究着重地讨论了塬区包气带水分赋存与运移规律。提出黄土包气带内水分的不同层次的土水系统中能量场的控制,不同岩性地层内水份赋存与运动性,黄土层主要以重力及毛细管水状态运动,古土壤层中的孔隙水属于水。根据不同岩性的持水能...
关键词:
关键词:包气带地下水运动黄土塬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