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建平
- 作品数:65 被引量:49H指数:3
- 供职机构:苏州市职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 《型世言》《儿女英雄传》统称代词计量比较研究
- 2011年
- 通过对《型世言》《儿女英雄传》统称代词的计量研究,我们发现:从数量分布上看,"大家"占了绝对的优势,非常接近其在现代汉语中的分布。从历时的角度来看,除了"大家、彼此"与现代汉语的用法相近之外,其他三个词方言意味较浓,因此在语言结构组合的能力上较缺乏独立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儿》中的"大家"无论是绝对数量还是相对比重,或使用范围,都比《型》有了很大的提升。
- 施建平谭芳芳
- 关键词:《型世言》《儿女英雄传》
- 《型世言》《儿女英雄传》反身代词计量比较研究
- 2011年
- 通过对《型世言》和《儿女英雄传》反身代词的研究,我们发现:从数量分布上看,"自己"打败了"自",占据了绝对的优势,非常接近其在现代汉语中的分布。从历时的角度来看,尽管近代汉语的"自己、自家"与古代汉语的"自"有历史继承关系,但他们与近代汉语的"自"有着不小的差别:"自"通常与谓词紧密相连,表示行为状态的排他性,因此在语言结构组合的能力上较缺乏独立性。"自己、自家"则可以较多地单独用作主语、定语和宾语,具有代词的独立性。
- 施建平谭芳芳
- 关键词:《型世言》《儿女英雄传》反身代词
- 明清“上”类双音节方位词比较研究——以《型世言》《儿女英雄传》为例
- 2012年
- 通过对《型世言》、《儿女英雄传》中"上"类双音节方位词的计量对比研究发现,从数量分布上看,《儿女英雄传》占据了绝对的优势,非常接近其在现代汉语中的分布。从功用的角度来看,尽管从明代末期到清代中叶仅仅只有200多年的时差,但双音节方位词在两书中却有着不小的差别:在《型世言》中,"上"类双音节方位词的用例分布不广,且基本上只能单用,作主语、宾语、状语,极少数用作补语,且用例较少;而在《儿女英雄传》中,"上"除了单用,还可以与其他词联合成短语,作主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及兼语,甚至独立成句。另外,"上"类双音节方位词在《儿女英雄传》中的用例较多,用法与现代汉语基本相仿,由此我们看到词汇从明到清,向现代汉语方向发展、演化的轨迹。
- 施建平
- 关键词:《型世言》《儿女英雄传》方位词
- 论“四个全面”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工作的三个维度被引量:1
- 2019年
- “四个全面”在高职院校主要体现为“全面深化职教改革”。为此,要把握三个维度:第一,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理论维度;第二,是以传统文化为载体的实践维度;第三,是以现代管理为手段的效能维度。只有这样,才能将高职院校思政工作深入有效地开展下去。
- 刘丹施建平
-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工作三个维度
- 论前资本主义时期东西方城市差异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2014年
-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的产物。由于城市发展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民族习俗等的不同,城市本身就出现了发展的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研究发现:东方城市多沿河而建,是奴隶制度及封建王权的所在地,奉行重农主义,而西方城市多沿海而建,呈一定程度的开放性和自由性——奉行重商主义。因而,中世纪后的西方,城市中易产生新的阶级,而东方城市中的臣民却受制于强大皇权的统治,无法形成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而西方城市的持续发展,最终导致了社会革命产生,推动了社会形态发生质的变化。
- 戚福康施建平
- 以地域文化为支撑 建构学报特色栏目——兼及《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特色栏目建设被引量:8
- 2006年
- 地方高校学报地域文化特色栏目是一种文化知识的积淀与提纯,地域文化特色栏目的生成是一个建构的过程,是在特定的情境之中,通过编辑的积极组织,有意识地策划才能产生。地域文化特色栏目的产生是编辑对自身知识资源,对地方文化资源,对学报学术资源的认知。地域文化特色栏目建构要充分体现编辑的主体意识,体现地域文化特色。
- 李平施建平石娟
- 关键词:地方高校学报地域文化长三角
- 也说“章”--兼与张凯先生商榷被引量:1
- 2018年
- 《是"音十"而非"立早"》一文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将"章"字拆分为"立早"提出批评,认为应当是"音十"章。其实,从"章"字的起源来看,"辛"和"田"才是汉字"章"的构成部件,其本义当为"在或圆或方的木、石、玉截面上刻划的显眼、醒目的图文徽标"。
- 刘冬青施建平
- 苏轼平民管理理念的形成
- 2007年
- 千百年来,苏轼备受历代民众欢迎的原因,不是其官位,也不只是其才气,更多的是他的思想。为官各地的苏轼,以其平民化的管理理念,赢得了广大百姓的爱戴。他在管理中更多是以一些普通民众的视角来看待问题,由此而产生的平民管理理念,如"尚宽厚""、顺天道""、和人心"等和他的名字一样深入人心。
- 施建平
- 关键词:平民
- 子思学源辨正被引量:1
- 2010年
- 子思学术源于何人,一直是一个学术界纷争的问题。该文经过对子思生卒年的详尽考察以及对子思生平活动的排列,认为子思的启蒙教育得益于家人,儿童时期的教育得益于乃祖孔子及其孔子的某些弟子,少年时期受到子游的影响较大,青年时期曾子成了他亦师亦友的导师与密友,而中年起与曾子、子游及其他孔子弟子共同总结孔子开创的儒家学说,使儒学成为一个更有系统的学术派别。因此,子思之所以能成为承继儒学的主要传人,正是他源于多种学术继承和总结的结果。
- 戚福康施建平
- 关键词:子思儒学学术渊源
- 对社会正义的追求:先秦儒学对文学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仁"是先秦儒学的核心,在文学上表现为"人学"——对社会正义和公平的追求,即追求社会秩序的稳定;主张民有所产,平抑赋税;注重机会公平。这些主张对文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 施建平
- 关键词:先秦儒学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