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加平
- 作品数:9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丽水学院教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更多>>
- 支持模式下的学校心理咨询探讨
- 2008年
- 学校心理咨询的主体对象是适应正常并可继续提高或有暂时适应困难但仍属正常的学生,这决定了学校心理咨询在本质上是支持性的,这种支持模式不需要像传统的精神分析、行为疗法等那样复杂的技术要求,而主要采取包括倾听、解释、鼓励、保证、情感反应与表达、劝告建议指导、加强现实感、改善环境等方式。
- 施加平
- 关键词:心理咨询
- 新课程背景下作业功能及其设计所应遵循的原则被引量:13
- 2008年
- 作业设计是教学设计的重要一环。针对教学中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结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应注意充分发挥作业的认知功能和附属功能,遵循适宜性、迁移性、层级性、互动性、激励性、个性化、实践性的原则。
- 施加平
- 国内心理治疗效果的文献计量学分析被引量:11
- 2008年
- 目的探讨国内心理治疗的整体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利用文献计量学分析的方法,对我国自1990年至2003年6月间发表的有关心理治疗效果的103篇研究结果的重要变项进行登录,计算效果量,用SPSS进行整合分析。结果国内心理治疗研究的平均效果是正向的;治疗效果量在发表年代、治疗方式、治疗场所、个案性别、个案具有的不适应行为以及效果量统计来源等研究变项上达显著性差异,而在治疗取向和实验设计等研究变项上的差异不显著。结论国内心理治疗均具有大约中等程度的疗效,许多研究变项会影响心理治疗的效果。
- 施加平邵亦冰张英萍刘宣文
- 关键词:心理治疗效果文献计量学分析
- 家庭社会资本对小学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影响
- 2016年
- 为探讨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在家庭社会资本与学校适应上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家庭社会资本与留守儿童学校适应之间的关系,使用家庭社会资本量表和学校适应量表,对347名小学生(其中留守儿童155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儿童在学校适应及其各因子的得分上均要显著低于一般儿童;留守儿童在家庭社会资本上的得分虽低于一般儿童,但在家庭义务参与维度上,两类儿童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在控制性别、年级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效应后,家庭学习参与对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预测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 石雷山施加平
- 关键词:家庭社会资本
- 功利主义与素质教育被引量:2
- 2001年
- 全员性、全面性、基础性、差异性是素质教育的基本构件 ,它适应了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但来自学校、教师、家庭的功利性教育观念 ,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开展。为此建议从观念更新、加大教育投入、完善体制。
- 施加平
- 关键词:素质教育功利主义教育价值观教育投入用人制度改革教学评价体系
- 从认知理论谈中小学生作业布置被引量:1
- 2002年
- 作业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认知心理学理论为作业布置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上的指导,建议教师应在作业布置中考虑其适宜性、层级性、迁移性、激励性,使作业布置更趋科学化、合理化。
- 施加平
- 关键词:适宜性层级性迁移性
- 师范学校艺术类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被引量:9
- 2002年
- 为了了解艺术类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并提供本底资料,我们运用SCL-90量表对丽水师范专科学校的207名音乐、美术专业学生进行测试并分析比较。表明:艺术类专业学生的九个因子分均高于中国成人常模;大专艺术类学生在强迫、焦虑、偏执以及精神病性项目得分均高于中专艺术类学生;大专艺术类女生在躯体化症状、恐怖症状和焦虑程度上得分高于大专艺术类男生。
- 施加平
- 关键词:艺术类专业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心理压力
- 初中学生自我意识的调查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64名初中生进行自我意识的调查,采用SPSS10.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通过此次调查研究表明,初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是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的,一年级到二年级出现大幅度的变化,初二年级是发展高峰。自我意识的性别差异在"心理自我"这一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父母的文化程度不同,初中生的"自我满意"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初中生"社会自我"与自我意识总分也具有高度相关。
- 施加平
- 关键词:初中生自我意识
- 畲族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了解畲族新生的心理健康及学校适应状况。方法:对丽水学院来自全省04级共159名畲族新生进行SCL-90的测定,并采用初测和复测的方法,将结果与中国正常人组和同校的85名汉族新生比较,对畲族新生的复测结果进行性别差异分析。结果:初测显示,畲族新生在强迫、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的因子分上显著高于中国正常人组。时隔六周后的复测显示,所有九个因子分均非常显著高于中国正常人组,女性新生各因子分普遍高于男生。结论:畲族新生与汉族新生在入学初始状态上没有显著差异,但不如中国正常人组水平,由于各种因素的交合作用,畲族新生入学后期的心理健康水平呈下降趋势,提示在学校适应上存在困难,女生的情况更加突出。
- 施加平虞伟庚
- 关键词:SCL-90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