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於国军

作品数:20 被引量:126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烧伤
  • 9篇皮瓣
  • 5篇皮瓣修复
  • 5篇创面
  • 4篇缺损
  • 4篇瘢痕
  • 3篇胰岛素
  • 3篇外科
  • 3篇老年
  • 2篇血清
  • 2篇胰岛素溶液
  • 2篇抑郁
  • 2篇引流
  • 2篇引流治疗
  • 2篇软组织
  • 2篇伤患者
  • 2篇烧伤患者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皮片

机构

  • 12篇南京医科大学
  • 8篇淮安市第一人...
  • 1篇东南大学

作者

  • 20篇於国军
  • 9篇王光军
  • 7篇杨卫玺
  • 6篇张大维
  • 5篇孙勇
  • 4篇程宏宇
  • 4篇王光军
  • 3篇封必钊
  • 3篇王一兵
  • 3篇程宏宇
  • 2篇王一兵
  • 2篇范薇
  • 2篇李春江
  • 2篇张大维
  • 1篇万能
  • 1篇张大伟
  • 1篇李春江
  • 1篇王晶
  • 1篇王晶
  • 1篇熊猛

传媒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华整形外科...
  • 2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中华烧伤杂志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损伤与修...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江苏省第十一...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体表巨大肿瘤切除后组织缺损
2015年
体表巨大恶性肿瘤(瘤体>10 cmx15 cm)切除后造成的创伤大而深,常导致脏器外露、颅骨缺损[1].随着显微外科的不断发展,人们得以利用微血管吻合技术移植游离皮瓣来修复切除后缺损,可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2].2010年3月至2013年6月,我们应用股前外侧皮瓣血管吻合术对21例体表巨大恶性肿瘤切除后创面进行修复,效果良好.
於国军王光军张大维孙勇程宏宇
关键词:股前外侧皮瓣组织缺损游离皮瓣巨大肿瘤体表
中老年烧伤患者康复期抑郁情绪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关系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研究中老年烧伤患者康复期抑郁情绪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关系。方法选取88例烧伤后处于康复期的中老年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结果健康的中老年人为对照组。根据抑郁自评量表对抑郁程度进行评价,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观察组血清BDNF、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及皮质醇(Cor)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MI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BDNF及Co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同抑郁评分患者血清BDNF、MIF及Co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同烧伤程度患者的抑郁评分、BDNF、MIF及Co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烧伤后康复期间具有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血清BDNF、MIF、Cor的异常表达可能对促进抑郁进展有影响。
於国军
关键词:烧伤康复抑郁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应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跟腱外露被引量:2
2013年
跟腱部位血供较差,外伤后易致皮肤软组织坏死、缺损,跟腱外露,临床较为常见,治疗较为棘手。我科自2008年7月以来先后应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12例患者跟腱外露,收到很好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7岁~55岁,平均19岁。致伤原因:车轮绞伤7例,重物砸伤3例,灼伤2例。皮损范围为3cm×2.5cm~6cm×5cm,创面经清创后行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
王光军程宏宇於国军李春江
关键词:胫后动脉穿支皮瓣跟腱外露
应用复合推进皮瓣修复上唇血管瘤术后缺损3例
2012年
目的:探讨应用复合推进皮瓣修复上唇缺损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2008年3月~2011年9月联合应用皮下蒂皮瓣和矩形推进皮瓣,修复3例血管瘤术后所形成的上唇缺损创面。结果:3例患者术后皮瓣成活良好,局部平整,瘢痕隐蔽,外观满意。结论:应用皮下蒂皮瓣和矩形皮瓣复合推进,是修复上唇缺损理想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光军於国军程宏宇
关键词:上唇缺损皮瓣创面修复
多种肌皮瓣移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难愈性创面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观察应用肌皮瓣移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烧创伤难愈性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5月至2018年5月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烧伤形成的瘢痕、溃疡创面以及创伤后形成的深部组织外露伴有感染的16例患者,创面面积为3.5 cm×3.2 cm^21.0 cm×12.0 cm,彻底清创后先采用1次或多次负压封闭引流治疗5~7 d,待创面条件改善后分别采用腓肠肌肌皮瓣加植皮、腹直肌肌皮瓣、背阔肌肌皮瓣、臀大肌肌皮瓣等转移覆盖创面。结果16例患者肌皮瓣均完全成活,切口愈合良好,平均住院时间为23 d,创面有效修复。经过6~12个月门诊或电话随访,皮瓣外形、色泽及功能无明显异常,创面未再破溃。结论负压封闭引流结合皮瓣移植修复治疗烧创伤难愈性创面,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杨卫玺程宏宇於国军张大维万能王晶孙勇王一兵
关键词:外科皮瓣负压伤口疗法皮肤移植
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临床美学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分析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不同修复方式的临床美学效果,为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美学修复提供参考。方法:对手术治疗的79例颌面部软组织缺损患者手术效果回顾性分析比较,观察不同皮片或皮瓣修复后色素沉着、皮片挛缩、表皮脱失情况及外观满意效果。结果:皮瓣修复及全厚皮片修复色素沉着、皮片挛缩、表皮脱失率少于薄中厚皮片修复,外观效果满意度高于薄中厚皮片修复,皮瓣修复色素沉着及皮片挛缩少于全厚皮片修复,外观效果满意度两组无差异。结论:全厚移植皮片及皮瓣修复有较好的美学效果,适宜于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於国军封必钊杨卫玺张大伟
关键词:组织缺损颌面部美学修复全厚皮片
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在老年烧伤整形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12年
自体皮瓣、皮片是烧伤整形患者创面最常用的永久性覆盖物,但采用自体皮瓣、全厚或中厚皮片移植来治疗烧伤整形,常常受到供区的限制且供区愈合后亦会形成明显瘢痕^[1]。尤其对于老年烧伤整形患者,由于皮肤松弛、皮下脂肪少,烧伤后愈合慢,自愈时间长^[2],如果采用自体皮瓣、皮片移植往往造成移植区伤口恢复不佳,且移植的皮瓣或皮片成活率较低。近年,
李春江於国军孙勇王光军王一兵
关键词:烧伤整形脱细胞异体真皮自体薄皮片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面颈部瘢痕整形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0年
面颈部是人体的重要部位,在面颈部烧伤、创伤及肿瘤切除术后遗留的创面和瘢痕不但影响外貌,还影响眼耳鼻等器官的功能。传统的整形外科技术包括皮片移植、局部皮瓣和皮瓣转移等,在面部修复重建方面均有各自的局限性。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由于其修复的皮肤颜色、质地、厚薄等均较其他传统的各种手术好,术后瘢痕小并能解决供皮区皮肤不足及其覆盖等问题,在临床上得到应用。
於国军
关键词:皮肤软组织扩张术面颈部烧伤瘢痕整形整形外科技术肿瘤切除术
股二头肌肌皮瓣修复坐骨结节褥疮
王光军张大伟於国军
胰岛素溶液间断冲洗联合封闭式负压持续引流治疗糖尿病下肢慢性溃疡创面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9
2015年
目的观察胰岛素溶液间断冲洗联合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nl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糖尿病下肢慢性溃疡创面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45例糖尿病下肢慢性溃疡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VSD组(A组)、生理盐水+VSD组(B组)、胰岛素溶液+VSD组(C组),每组15例。3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溃疡病程、创面面积、创面深度、糖化血红蛋白、Wagner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清创后A组行VSD持续引流治疗,B组和C组分别行VSD持续引流加固等容量的生理盐水或胰岛素溶液间断冲洗治疗。治疗期间监测每日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随机血糖;取每日引流组织行IGF-1、TNF-α、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含量检测;计算治疗6d后肉芽组织覆盖率、肉芽组织生长厚度及细菌清除率;治疗6d后取创面肉芽组织行病理学观察;根据患者创面情况选择不同手术,记录各组患者创面达二期手术的时间、手术方式及移植皮片或皮瓣成活率。结果A组治疗后新生毛细血管及成纤维细胞较少;B组新生毛细血管较多,结构尚清,增生的成纤维细胞较多;C组大量新生毛细血管,结构清晰,周围有许多增生的成纤维细胞。3组患者治疗期间每日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随机血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d后C组肉芽组织覆盖率、肉芽组织生长厚度及细菌清除率均明显高于A、B组(P〈0.05)。与A组相应时间点比较,C组IGF-1、NO含量明显增高,TNF-α含量明显下降(P〈0.05);与B组比较,C组IGF-1、NO含量分别于治疗3—6d、2~6d明显升高,TNF—α于3—6d下降(P〈0.05)。C组达二期手术的时间明显少于A、B组,移植皮片和皮瓣成活率明显高于A、B组(P〈0.05);3组患者二期手术方式差异无统计�
孙勇范薇杨卫玺王光军於国军张大维王一兵
关键词:胰岛素封闭式负压引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