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斯锞

作品数:25 被引量:85H指数:4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成都市卫生局青年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幽门螺
  • 15篇幽门螺杆菌
  • 15篇螺杆菌
  • 7篇根除幽门螺杆...
  • 6篇溃疡
  • 5篇疗效
  • 4篇幽门螺杆菌感...
  • 4篇胃炎
  • 4篇疗效观察
  • 4篇螺杆菌感染
  • 4篇慢性
  • 4篇杆菌感染
  • 3篇萎缩性
  • 3篇萎缩性胃炎
  • 3篇消化性溃疡
  • 2篇炎症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炎
  • 2篇抑酸
  • 2篇十二指肠

机构

  • 22篇成都市第一人...
  • 1篇成都市第二人...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成都市第九人...

作者

  • 25篇斯锞
  • 16篇廖文
  • 11篇刘芙成
  • 5篇杨杰
  • 3篇高中森
  • 3篇黎世尧
  • 2篇靳红
  • 2篇欧阳钦
  • 1篇匡安仁
  • 1篇李晓芳
  • 1篇张瑞
  • 1篇杨丽
  • 1篇卢彩霞
  • 1篇杨杰
  • 1篇陈代云

传媒

  • 7篇四川医学
  • 4篇华西医学
  • 3篇中华腹部疾病...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西部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4
  • 3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溃疡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8
2011年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性胃溃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00例Hp感染相关性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雷贝拉唑10mg、2次/d,阿莫西林1.0g、2次/d,克拉霉素500mg、2次/d治疗;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20mg、2次/d,阿莫西林1.0g、2次/d,克拉霉素500mg,2次/d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Hp根除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疗效总有效率96.0%、溃疡愈合率88.0%、胃镜疗效总有效率94.0%、Hp清除率92.0%、Hp根除率为90.0%,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感染相关性胃溃疡有较高的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少。
廖文斯锞
关键词:胃溃疡螺杆菌雷贝拉唑
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双歧杆菌治疗功能性肠胀气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观察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双歧杆菌对功能性肠胀气的疗效。方法将功能性肠胀气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服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双歧杆菌,B组仅服用双歧杆菌,疗程2周。结果治疗1周,A组症状积分明显下降(P<0.01),B组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2周,A组症状积分下降更为明显(P<0.01),B组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高于A组(P<0.05)。A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1周有效率:腹胀:53.3%VS 17.9%,伴随症状:58.3%VS 28.6%;2周有效率:腹胀:76.7%VS 42.9%,伴随症状:79.2%VS 45.5%)。结论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双歧杆菌对功能性肠胀气有较好疗效。
斯锞廖文
关键词:马来酸曲美布汀双歧杆菌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5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3年
廖文杨丽刘芙成斯锞
关键词:原发性十二指肠癌
雷尼替丁及法莫替丁对白细胞影响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01年
刘芙成斯锞练颖廖文
关键词:雷尼替丁法莫替丁抗溃疡药白细胞影响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及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4年前后比较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及慢性非萎缩性胃炎(NAG)患者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情况及变化趋势。方法纳入经胃镜检查确诊为NUD及NAG患者共2 403例,其中2008年1 042例,2012年1 361例。将NAG患者分为非糜烂性胃炎(NEG)、平坦糜烂性胃炎(FEG)及隆起糜烂性胃炎(REG)三组。所有患者以ASSURE快速血清学方法检测H.pylori感染状态。结果 4年后H.pylori现症感染总体检出率显著下降(35.1%vs 24.8%,P<0.01),在NUD、所有NAG患者及FEG患者中均显著下降(P<0.05)。H.pylori现症感染检出率FEG患者明显高于同期REG、NEG、NUD患者(P<0.05)。REG患者与同期NEG、NUD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年后FEG、REG患者H.pylori既往感染率明显升高(FEG:3.5%vs 10.8%,REG:5.2%vs 12.9%,P<0.05)。结论 2008年至2012年成都地区NUD及NAG患者H.pylori现症感染率显著下降,FEG、REG H.pylori既往感染率明显升高。NAG患者中可能FEG与H.pylori感染关系更为密切。
斯锞廖文杨杰
关键词: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
小肠异位胰腺12例临床分析
2003年
廖文刘芙成卢彩霞斯锞
两种常用根除幽门螺杆菌三联方案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观察两种常用一线根除幽门螺杆菌(H.pylori)三联方案在本地区(成都市)的疗效。方法:纳入70例诊断为消化性溃疡、慢性糜烂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H.pylori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埃索美拉唑(E)20 mg bid+克拉霉素(C)500 mg bid+甲硝唑(M)400 mg bid,B组采用E 20 mg bid+C 500 mg bid+阿莫西林(A)1.0g bid治疗,疗程7天。H.pylori根除失败者以1周四联方案:E 20 mg bid+胶体次枸櫞酸铋(B)220 mg bid+呋喃唑酮100 mg bid+A1.0g bid治疗,观察疗效。结果:64例完成实验。三联方案H.pylori根除率:A组62.5%,B组84.4%,有显著差异(P<0.05)。二线四联方案根除率94.1%。结论:ECA方案H.pylori根除率明显高于ECM方案,可能更适合于本地区根除H.pylori的一线治疗,EBFA方案作为二线治疗具有较高疗效。
斯锞廖文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疗效
胃黏膜炎症活动度对幽门螺杆菌阳性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治疗影响研究
2011年
目的观察根除幽门螺杆菌(Hp)对糖尿病胃轻瘫(DGP)患者的治疗作用及胃黏膜组织学改变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纳入100例Hp阳性DGP患者。治疗前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以了解胃黏膜炎症情况。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给予莫沙比利及雷尼替丁枸橼酸铋三联根除Hp治疗。B组采用莫沙比利及雷尼替丁枸橼酸铋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及停药4周时的症状积分。结果 92例完成实验。A组治疗4周后症状积分明显下降(P<0.01),与停药4周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均明显低于B组同期(P分别<0.05,<0.01)。B组症状积分在治疗4周后明显下降(P<0.01),停药4周后明显高于治疗4周后(P<0.05)。A组胃黏膜有活动性炎症的患者治疗4周后及停药4周后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B组(P<0.05或0.01)。非活动性炎症患者与B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活动性炎症组停药4周后症状积分明显低于轻度组(P<0.05);轻度活动性炎症组及非活动性炎症组均较治疗4周后明显升高(P<0.01),中重度活动性炎症组症状积分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对Hp阳性的DGP患者,尤其是胃黏膜炎症活动度高者,根除Hp可明显提高疗效,并有效防止停药后症状复发。
斯锞高中森靳红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14)C一尿素呼吸试验半定量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被引量:3
1999年
评价简化、微量的14C一尿素呼吸试验(14C-UBT)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半定量诊断价值。方法进入本实验者共140人次。患者空腹钦下37kBq14C一尿素,于饮用前及30min后各采集1次呼吸标本(lmmolCO2),测定14C一活性。以30min计数/本底计数≥3为Hp阳性。每个病人另作组织学检查及快速尿素酶试验(RUT)作为Hp诊断金标准:两项同时阳性为Hp阳性,同时阴性为Hp阴性。结果UBT敏感性92.6%,特异性90.4%,UBT与组织学一致性为87.9%(k值:0.75),与RUT一致性为91.4%(k值:0.81)。另外,14C—UBT值与组织学Hp密度分级是正相关(r=0.7433,P<0.001)。结论简化、微量的14C—UBT对Hp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并有可能对其进行半定量诊断。
斯锞欧阳钦匡安仁陈代云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急性胰腺炎220例病因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的病因。方法220例资料完整的住院AP患者,将其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189例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31例两组。分析AP患者病因,将MAP与SAP组进行比较,并将AP患者高脂血症(HL)患病率及血脂水平与同期住院的急性胆囊炎患者129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AP患者伴胆管疾病者占69.1%,伴HL者占34.1%,酗酒者占11.4%,发病前有不良饮食诱因者占68.2%。AP组HL患病率及血三酰甘油水平高于急性胆囊炎组,SAP组HL患病率及血脂水平高于MAP组。结论AP患者病因以胆管疾病为首,其次为HL(HL与SAP关系更为密切)。不良饮食习惯常为AP发病诱因。
斯锞廖文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病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