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芳
-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 制造共识的“世俗传教士”——乔姆斯基媒介研究探析
- 2009年
- 英国哲学家以赛亚·伯林将巴枯宁笔下的"红色官僚"称为"世俗传教士"。乔姆斯基引用这一名称,揭示了资本主义民主宣传制造的假象,以及媒介控制的实质。乔姆斯基认为,企业精英与国家机器出于对共同利益的追求,通过媒体"制造共识",媒体对语言的夸张、滥用、和曲解则是这种"思想控制"的关键步骤。以因特网为代表的全球媒体是资本主义的新传教士。
- 王瀚东文芳
- 关键词:语言因特网
- 中国大陆传播学译著出版的历史与现状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从最初的学科理论介绍到以概念阐释和问题研究为主要内容,中国大陆出版的传播学译著对推动传播学科的发展,启发传播学研究的新视角、新路径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译著的质量也影响着读者对原著思想观点的准确把握,应该引起编译出版方以及读者的共同关注。
- 文芳
- 关键词:译著出版传播学
- 控制的“宣传模式”与自由的“理想社会”——论乔姆斯基“宣传模式”的思想渊源被引量:3
- 2011年
- 乔姆斯基的语言学表明,人类的本质在于自由和创造,然而,国家作为统治者的工具,限制了民众自由,扭曲人性发展,通过媒体"制造共识",实现思想控制。对"宣传模式"的批判,体现了乔姆斯基对人类本质的认识,以及对自由互助的理想社会的追求。在资本主义的宣传模式中,知识分子既是宣传的主要推动者,也是宣传的首要目标,更是宣传的牺牲品。公共知识分子当如乔姆斯基,拒当"世俗传教士",勇为真理"催化剂"。
- 文芳王瀚东
- 关键词:理想社会公共知识分子
- “传播概念”中的概念传播——《传播概念·Public Opinion》的翻译问题
- 2010年
- 概念是传播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基本单位和出发点。'传播概念译丛'全面解析了传播学若干重要概念的来源、演变和研究前景。为传播学研究者准确辨析、正确使用这些概念提供了参考。对于译著而言,翻译的过程也是概念传播的过程。译者对关键概念的理解,对某些句式和关联词的处理会直接影响读者对相关概念的准确把握。本文分析了《传播概念·Public Opinion》译本中出现的翻译问题,提请译者和读者共同关注传播概念中的概念传播。
- 文芳王瀚东
- 关键词:译著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