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提汝媛

作品数:7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中国东部夏季...
  • 3篇夏季
  • 3篇夏季降水
  • 3篇降水
  • 1篇中国气温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气温
  • 1篇网络
  • 1篇古气候
  • 1篇BP神经
  • 1篇BP神经网
  • 1篇BP神经网络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南京大学
  • 3篇南京信息工程...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7篇提汝媛
  • 7篇况雪源
  • 6篇刘健
  • 6篇王红丽
  • 3篇顾亚进
  • 1篇王苏民

传媒

  • 3篇地球科学进展
  • 2篇第四纪研究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近千年来中国气温模拟与重建资料的对比分析被引量:8
2011年
依据全球海气耦合气候模式ECHO-G近千年积分模拟结果,通过对中国气温模拟序列与重建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以验证模式对中国地区气温变化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重建资料都明显体现出了11世纪至14世纪的中世纪暖期、15世纪至19世纪的小冰期及20世纪的现代暖期3个气候特征时期,并且二者在冷暖时期的转换时间上也较吻合,模拟序列较好再现了重建气温的变化特点。对模拟资料的进一步分析表明中国西部可以分为西北地区及青藏高原地区,其中西北地区气温变化与中国东部保持较好的一致性,而青藏高原地区在近千年来的气温变化与周边地区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上升趋势是青藏高原近千年来冬季气温最显著的变化特征,所以就冬季来说,青藏高原地区在中世纪时期气候偏冷。
况雪源刘健王红丽提汝媛
近千年来三个气候特征时期东亚夏季风的模拟对比被引量:11
2010年
利用全球海气耦合气候模式ECHO-G的近千年连续积分资料,选取与降水关系较好的东亚夏季风指数,对不同气候特征时期的东亚环流及季风影响因子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用海陆热力差异定义的东亚夏季风指数Isun在年际尺度上较好地体现了长江流域及华北地区降水的变化,而利用850 hPa纬向风场定义的指数Iwang在年代际尺度上较好地体现了长江流域的降水变化。从不同气候特征时期的环流来看,中世纪暖期夏季风最强,东亚大陆降水明显偏多,现代暖期夏季风较之有所减弱,而小冰期则是夏季风最弱的时期,东亚大陆的降水明显偏少。不同气候特征时期夏季风指数与海温的相关表明,ENSO事件对东亚夏季风的影响在现代暖期有所增强,而与外部强迫因子的相关揭示出中世纪暖期有效太阳辐射变化是影响东亚夏季风变化的主要因子,现代暖期则是温室气体对夏季风的影响更重要。
况雪源刘健林惠娟王红丽提汝媛
BP神经网络在古气候序列重建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9年
当前小区域的古气候变化研究受模拟资料分辨率和可靠性的严重制约。为了将大区域的气候模拟资料应用到小区域的古气候研究中去,亟待建立有效的降尺度方法。为此以徽鄂地区为例,建立了一个3层BP神经网络拟合模型,利用相关气象要素作为拟合因子,拟合并重建了该地区近千年来1月、7月和年平均的温度和降水序列,通过与观测及模拟资料的对比分析发现,该模型拟合及重建的近千年气候序列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能反映小区域气候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信号,提高了模拟资料对小区域气候变化的刻画能力。
王红丽顾亚进刘健况雪源提汝媛
关键词:BP神经网络古气候
近千年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模拟研究
利用ECHO-G海气耦合气候模式模拟的中国东部过去近1000年的降水资料,通过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方法得到了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分布的主要空间型态:华北和华南地区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反位相,即华北和华南地区降水多(少)时长江中下游地...
提汝媛顾亚进刘健况雪源王红丽
关键词:夏季降水
近千年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模拟研究
利用ECHO-G海气耦合气候模式模拟的中国东部过去近1000年的降水资料,通过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方法得到了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分布的主要空间型态:华北和华南地区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反位相,即华北和华南地区降水多(少)时长江中下游地...
提汝媛顾亚进刘健况雪源王红丽
关键词:夏季降水
文献传递
近千年来中国区域降水模拟与重建资料的对比分析被引量:28
2009年
依据中国区域27年GPCP降水观测再分析资料、500年旱涝等级资料及近千年冰芯、树轮、湖芯等降水代用资料,对全球海气耦合气候模式ECHO—G近千年积分模拟降水进行时空变化的对比分析,检验模式对中国地区降水的模拟性能。结果表明模拟降水较好体现了中国区域降水年平均和季节平均的分布型态,并在年代际变化上与历史记录一致。中国西部模拟降水呈现出与重建资料一致的准200年的百年际周期及20~30年左右的年代际周期,并与湖泊盐度的高低时段对应较好。总体而言,模式成功再现了观测及代用资料所体现的中国区域近千年降水的主要时空变化特征。EOF分析结果进一步揭示了3个不同气候特征时期模拟降水存在不同的区域分异特点。
况雪源刘健王红丽提汝媛王苏民
近千年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模拟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利用ECHO-G海气耦合气候模式模拟的中国东部过去近1000年的降水资料,通过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方法得到了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分布的主要空间型态:华北和华南地区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反位相,即华北和华南地区降水多(少)时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少(多)。对31年滑动平均后3种空间分布型的时间系数进行Morlet小波分析和功率谱分析发现,3个地区均存在准60年的年代际振荡周期,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均存在准200年的百年际振荡周期,华南地区还存在120年和80年的变化周期。全球海温场与3个地区夏季降水31年滑动平均后的相关分析表明,在40°~70°S,170°~60°W海域海温与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负相关,与华南地区夏季降水正相关除该区外的南北半球(30°~60°)中高纬海域海温与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正相关、与华南地区夏季降水负相关,说明在年代际和百年际时间尺度上,中高纬海域海温是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南地区夏季降水反相的主要因子之一。最后通过对太阳常数、火山活动等外强迫因子与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功率谱分析发现: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年代际与百年际变化周期大都与外强迫因子的变化周期一致,说明外强迫因子,尤其是太阳常数和火山活动的变化是影响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年代际和百年际振荡的主要原因。
提汝媛顾亚进刘健况雪源王红丽
关键词:夏季降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