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军 作品数:24 被引量:302 H指数:11 供职机构: 黄石市中心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奥拉西坦联合乐脉颗粒辨证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研究 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联合乐脉颗粒辨证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选取2010-04—2013-04 105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2组,对照组予以奥拉西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乐脉颗粒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2.55%,观察组为88.8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6周和12周MMSE、ADL评分以及双侧ICA、V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拉西坦联合乐脉颗粒辨治血管性痴呆临床效果显著。 曹雄彬 宫丽 戴军 匡良洪 刘雅芳 孙元平 南毛球关键词:血管性痴呆 乐脉颗粒 IL-17、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在帕金森病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在帕金森病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68例帕金森病(PD)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健康人群42例为对照组。将68例PD患者按病情进展分为早期20例(H-Y分期<2);中期22例(2≤H-Y分期<3)和晚期26例(H-Y分期≥3)。将68例PD患者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32例(A组)和无认知功能障碍组36例(B组)。统计两组受试者血清IL-17、CysC、Hcy含量,对血清IL-17、CysC、Hcy与年龄、患病年限、H&Y评分、BMI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组、B组血清CysC、IL-17、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A组血清CysC、IL-17、Hcy水平高于B组(P<0.01);晚期组血清CysC、IL-17、Hcy水平最高(P<0.01),中期组血清CysC、IL-17、Hcy水平均高于早期组(P<0.01);观察组患者血清IL-17、CysC、Hcy水平与患病年限呈正相关(P<0.05),与H-Y分期呈正相关(P<0.05);血清IL-17、CysC、Hcy水平之间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IL-17、CysC、Hcy与PD的发病及进展密切相关,可反应病情的严重程度,在PD的进展中起一定作用。 曹雄彬 宫丽 戴军关键词:帕金森病 胱抑素C 白细胞介素17 同型半胱氨酸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炎性因子和脂联素、瘦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 :探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炎性因子和脂联素、瘦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收集12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ACI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给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辅助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患者神经功能情况。疗程结束后,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NIHSS评分、血清炎性因子及脂联素、瘦素水平。结果:ACI临床疗效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5%vs 80.6%,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11.9±2.4)vs(14.3±3.6)]降低,血清TNF-α[(1.67±0.14)ng·L^(-1) vs(2.01±0.23)ng·L^(-1)]、IL-6水平[(65.75±13.86)ng·L^(-1) vs(83.13±15.21)ng·L^(-1)]均降低,IL^(-1)0水平[(3.57±0.72)ng·m L^(-1) vs(2.96±0.61)ng·m L^(-1)]升高,脂联素水平[(8.02±1.41)mg·L^(-1) vs(6.25±1.23)mg·L^(-1)]升高,瘦素水平[(7.53±1.37)vs(8.12±1.83)ng·m L^(-1)]降低,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辅助治疗ACI临床疗效良好,治疗有效率高,能够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减轻机体炎性反应,并且能够升高脂联素水平、降低瘦素水平。 刘雅芳 戴军 戴军 曹雄彬 黄咏梅关键词:参芎葡萄糖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 脂联素 瘦素 80例原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与预后分析 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80例原发性脑干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诊治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80例原发性脑干出血患者死亡49例,病死率为61.3%。入院时血压高、血糖高、出血量>5 ml、GCS评分≤8分、瞳孔异常、早期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病死率更高。结论高血压动脉硬化是原发性脑干出血的主要病因,意识障碍、出血量、GCS评分和早期并发消化道出血是评估脑干出血预后的重要指标。 曹雄彬 匡良洪 宫丽 刘雅芳 南毛球 黄光辉 戴军 石云琼关键词:原发性脑干出血 预后 脑脊液Notch1、DLL1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脑脊液Notch1、DLL1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腰椎穿刺术患者289例,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结核性脑膜炎组127例和非结核性脑膜炎组162例(其中化脓性脑膜炎组146例和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组16例);选取同期入院的72例非感染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测定各组患者脑脊液Notch1、DLL1水平。结果结核性脑膜炎组Notch1>8.5ng/ml的例数显著高于化脓性脑膜炎组、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组及对照组的例数(P<0.05);结核性脑膜炎组DLL1>0.77ng/ml例数显著高于化脓性脑膜炎组、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组及对照组例数(P<0.05)。Notch1及DLL1水平联合检测敏感度、特异性,显著高于单一Notch1及DLL1水平检测(P<0.05);Notch1及DLL1水平联合检测阳性率,显著低于单一Notch1及DLL1水平检测(P<0.05)。结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血清和脑脊液中Notch1、DLL1水平较高,而在非结核性脑膜炎和非感染性神经系统疾病中含量较低,可以将其作为结核性脑膜炎辅助诊断指标,值得应用。 南毛球 戴军 黄光辉 曹雄彬 刘雅芳关键词:脑脊液 NOTCH1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结核性脑膜炎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尿酸水平与脑微出血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CMB)的相关性研究。方法连续性收录作者医院2012-01/2015-0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20例,根据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结果分为CMB组(n=90)和非CMB组(n=130)。分析比较入院当天和出院时血尿酸水平与CMB的相关性。结果入院时CMB组患者尿酸水平明显低于非CMB患者,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MB重度亚组患者明显高于轻度亚组患者,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CMB诊断价值方面,可见入院时尿酸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02,cut-off值为284.22,敏感性为80.30%、特异性为75.71%。出院时尿酸的AUC为0.713,cut-off值为260.31,敏感性为79.14%,特异性为82.22%。入院时尿酸(r=0.722,P<0.05)和出院时尿酸(r=0.682,P<0.05)水平与CMB均呈正相关。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尿酸水平与CMB密切相关,是诊断CMB的潜在生物学标记物。 南毛球 宫丽 匡良洪 刘雅芳 孙元平 戴军 曹雄彬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尿酸 脑微出血 红花黄色素联合尿激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MP-9、S-100B蛋白和NO的影响 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S-100B蛋白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选取1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8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红花黄色素治疗。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比较组间临床疗效、NIHSS评分、血清MMP-9、S-100B蛋白、NO水平。结果脑梗死临床疗效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1.2%vs.80.0%,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降低(13.1±3.6分vs.16.8±4.2分),血清MMP-9、S-100B蛋白、NO水平降低(72.6±11.4 ng/ml vs.90.1±12.5 ng/ml,122.3±35.6 ng/L vs.174.8±40.9 ng/L,65.4±7.3μmol/L vs.70.2±8.5μmol/L),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红花黄色素联合尿激酶在急性脑梗死中治疗效果良好,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并降低血清MMP-9、S-100B蛋白、NO水平,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 南毛球 戴军 黄光群 曹雄彬 刘雅芳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红花黄色素 尿激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 蛋白 瑞舒伐他汀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3月湖北省黄石市中心医院14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V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7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辅助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价患者认知功能。比较两组临床疗效、MMSE积分、血清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7.1%和71.4%,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MSE积分较对照组升高[(20.7±2.4)和(18.9±2.8)分],血清ET-1水平较对照组降低[(75.1±14.0)和(94.5±16.4)ng/L],NO水平较对照组升高[(53.5±8.7)和(43.8±8.2)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治疗VD患者能提高有效率,能显著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 南毛球 戴军 黄光辉 曹雄彬 刘雅芳关键词:瑞舒伐他汀 血管性痴呆 内皮素-1 一氧化氮 血清铁蛋白、S100B及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CH)患者血清铁蛋白(SF)、S100B及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65例HCH患者为观察组,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SF、S100B及NSE水平,对比不同病情HCH患者血清SF、S100B及NSE差异,分析不同预后患者血清各指标动态变化。结果观察组血清SF、S100B及NSE水平及异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SF、S100B及NSE水平及异常率随着病情加重而显著升高,各亚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在入院后各时点血清SF、S100B及NSE水平及异常率均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HCH患者血清SF、S100B及NSE水平显著升高,临床上可通过监测血清SF、S100B及NSE水平初步判断患者病情以及评估预后。 刘雅芳 戴军 戴军 黄咏梅 石云琼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 血清铁蛋白 S100B 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和趋化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9 2017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和趋化素水平的影响。方法连续性纳入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低剂量组(阿托伐他汀20mg/d)、高剂量组(阿托伐他汀40mg/d)和对照组,每组40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检测血清脂肪因子(脂联素和趋化素)和TNF-α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周后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患者血清趋化素、TNFα和IL-8明显下降,脂联素明显上升(P<0.05),且高剂量组趋化素[(3.2±1.2)mg/L vs(5.2±2.2)mg/L,P<0.05],TNF-α[(61.5±18.5)ng/L vs(70.6±20.1)ng/L,P<0.05]和IL-8[(24.5±7.2)ng/L vs(28.2±8.1)ng/L,P<0.05]明显低于低剂量组,脂联素明显高于低剂量组[(12.3±4.9)mg/L vs(9.1±3.8)mg/L,P<0.05]。阿托伐他汀与TNF-α(r=0.610,P=0.001)、IL-8(r=0.351,P=0.005)和趋化素(r=0.624,P=0.001)的变化值呈正相关,与脂联素的变化值呈负相关(r=-0.402,P=0.003),其中高剂量阿托伐他汀较低剂量的相关性更高(P<0.05,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及早应用阿托伐他汀干预治疗,可以明显调节趋化素和脂联素水平异常,降低炎症损伤程度。 南毛球 曹雄彬 宫丽 胡智安 匡良洪 刘雅芳 孙元平 戴军关键词:脑梗死 脂联素 趋化因子类 降血脂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