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鹏

作品数:48 被引量:151H指数:8
供职机构: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9篇动脉
  • 9篇冠状
  • 9篇冠状动脉
  • 9篇256层螺旋...
  • 7篇血管
  • 7篇造影
  • 7篇体层摄影
  • 7篇X线
  • 7篇X线计算
  • 7篇X线计算机
  • 6篇体层摄影术
  • 5篇细胞
  • 5篇教学
  • 4篇动脉造影
  • 4篇影像
  • 4篇教学模式
  • 4篇冠脉
  • 3篇动脉疾病
  • 3篇心肌
  • 3篇血管造影

机构

  • 38篇佳木斯大学附...
  • 11篇佳木斯大学
  • 1篇佳木斯市中心...

作者

  • 45篇徐鹏
  • 20篇许传斌
  • 15篇张武
  • 9篇吕佳南
  • 7篇卢晓潇
  • 4篇李萍
  • 4篇刘凤先
  • 3篇郑春梅
  • 3篇唐华羽
  • 3篇杨絮
  • 3篇郑红秋
  • 2篇吕仁杰
  • 2篇李春艳
  • 2篇刘健
  • 2篇张丽
  • 2篇潘宁
  • 2篇郭梦凡
  • 2篇张鹏霞
  • 2篇牟焕晨
  • 2篇杨玉

传媒

  • 17篇黑龙江医药科...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微量元素与健...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化工时刊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山东化工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分子影像学杂...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医学食疗与健...

年份

  • 1篇2025
  • 4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3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研究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MSCTCA/)对冠状动脉近、中段成像结果,并将其与常规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相比较,并分析MSCT冠脉成像与选择性冠脉造影/(SCA/)结果不相同的原因。探讨MSCT冠...
徐鹏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冠状动脉造影
文献传递
MSCTPA评估急性肺栓塞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价值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MSCTPA)对急性肺栓塞(APE)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9月至2024年9月医院收治的APE患者203例,均行MSCTPA检查,根据肺栓塞严重指数(PESI)将患者分为高危组(n=51)及低危组(n=152),另外依据住院期间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生存组(n=35)及死亡组(n=168),对比高危组及低危组右心室短轴最大径(RVMAS)、左心室短轴最大径(LVMAS)、RV/LV及肺动脉直径,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MSCTPA定量参数与APE严重程度的关系;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PE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SCTPA定量参数对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高危组、低危组LVMAS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高危组PESI总分、CT肺动脉阻塞指数、RVMAS、RV/LV、肺动脉直径均高于低危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T肺动脉阻塞指数、RVMAS、RV/LV、肺动脉直径呈正相关(r=0.563、0.527、0.435、0.401,P<0.05)。死亡组、生存组LVMAS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死亡组PESI总分、CT肺动脉阻塞指数、RVMAS、RV/LV、肺动脉直径均高于生存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T肺动脉阻塞指数(OR=1.603,95%CI:1.060~2.424)、RVMAS(OR=1.667,95%CI:1.089~2.551)、RV/LV(OR=2.440,95%CI:1.154~5.159)、肺动脉直径(OR=1.824,95%CI:1.064~3.127)为APE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SCTPA定量参数联合预后APE患者预后的AUC、特异度及灵敏度分别为0.928、88.60%、97.00%,均高于单一指标(P<0.05)。结论MSCTPA可评估APE患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薛雅东刘健王汉卿田佳明徐鹏
关键词:急性肺栓塞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预后
256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鼻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许传斌徐鹏陆秀丽刁欣欣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头颅CT表现
2005年
徐鹏许传斌卢剑秋张武
关键词:X线计算机甲状旁腺血钙血磷
飞利浦256层iCT iDose^4软件在肺部扫描降噪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对比肺部扫描迭代重建(iDose4)与常规剂量下滤波反投影(FBP)重建的图像质量和噪声减低率。方法:收集我院日常行胸部扫描的患者100例,常规剂量扫描后,进行FBP和iDose4(1~6)6种水平的重建,进行主观评价,测量图像的客观噪声SD和CT值,计算MSD、SNR。结果:肺组织CT值在相同电流下不同重建算法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电流下随着iDose4水平的升高,降噪能力逐渐增强。结论:iDose4迭代重建技术与FBP相比能明显减低噪声值。
陈博田庆龙郑红秋李春艳吕仁杰吕佳南许传斌徐鹏
关键词:肺部低剂量
非小细胞肺癌CT影像特征与Ki-6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关系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CT影像特征与Ki-6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关系,为NSCLC的临床诊治及判断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2018年1月~2023年1月112例确诊为NSCLC的患者,采用Philips Brilliance 256iCT检查患者CT影像特征,检测NSCLC组织中Ki-67、VEGF的表达,分析影像特征、临床资料(病理类型、性别、年龄、吸烟史)与Ki-67、VEGF表达水平的关系。结果 CT特征与Ki-67表达关系中,出现毛刺征、深分叶征、动脉期强化CT值≥20 Hu、静脉期强化CT值≥20 Hu、肺门淋巴结肿大、直径≥3 cm,Ki-67阳性表达率高(P<0.05);出现钙化、胸膜牵拉征,Ki-67阳性表达率低(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特征与VERF表达关系中,出现血管集束征、动脉期明显强化≥20Hu、直径≥3 cm、肺门淋巴结肿大,VEGF阳性表达率高(P<0.05);出现空泡征、深分叶征、直径<3 cm,VEGF阳性表达率低(P<0.05)。临床资料与Ki-67、VEGF表达关系中,男性、有吸烟史、患者中Ki-67阳性表达率高,病理类型为鳞癌Ki-67阳性表达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表达与临床资料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CLC患者的CT影像特征与Ki-67、VEGF中的表达状态密切相关,一定程度上可推测免疫组化指标表达情况。
杨奎徐鹏田佳明王汉卿
关键词:CT特征非小细胞肺癌KI-6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葛根素联合唑来膦酸对维甲酸诱导骨质疏松大鼠的治疗作用
2020年
目的:观察葛根素(puerarin,PUE)联合唑来膦酸,对维甲酸诱导的雌性大鼠骨质疏松模型骨密度及其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对照组、唑来膦酸组以及联合组(葛根素联合唑来膦酸),每组10只。除正常组以外,其余各组每日给予维甲酸100mg/(kg·d)灌胃,建模14d。建模后除空白组及模型组外,其余各组根据实验方案给予药物。给药10周后,测定大鼠股骨远端骨小梁结构变化,扫描后将大鼠离体股骨给予脱钙后进行石蜡包埋、HE染色,观察股骨组织形态。取其离体血清样本,检测血钙(S-Ca)、血磷(S-P)的变化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后发现,模型组大鼠股骨BV/TV、Tb.N、Tb.SP、Tb.Th、S-Ca、S-P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联合用药组与唑来膦酸组相比较,大鼠股骨BV/TV、Tb.Sp、Tb.N、Tb.Th、S-P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空白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葛根素联合唑来膦酸,对维甲酸诱导后的骨质疏松型大鼠体内的骨形成具有协同作用。
徐鹏唐华羽
关键词:骨质疏松葛根素唑来膦酸维甲酸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肝硬化门脉高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1年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观察门静脉及其分支、侧支循环及计算脾脏体积,探讨其对诊断门脉高压及预测食管胃底静脉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3例明确诊断为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进行分组。MSCTA观察门静脉及分支管径大小、侧枝循环开放及脾脏体积大小。结果:MSCTA清晰显示门静脉及其分支,门脉高压患者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胃左静脉及脾静脉管径明显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左静脉管径在肝硬化代偿组与失代偿组间存在差异(P<0.05);MSCTA清晰显示83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中侧支血管开放数目;胃左静脉开口位置与食管胃底静脉出血不存在相关性(P>0.05);附脐静脉或(及)食管旁静脉开放与食管胃底静脉出血不存在相关性(P>0.05);脾脏体积在出血组与未出血组不存在相关性(P>0.05),在肝硬化代偿组及失代偿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SCTA在观察门静脉及其分支血管、侧支循环开放情况及预测食管胃底静脉出血方面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夏玮徐鹏王富裕
关键词:MSCTA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出血
iDose4迭代重建技术在胸部CT扫描中最佳方案的探讨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i Dose4迭代重建技术在胸部CT扫描中的最佳电流强度。方法收集行256层螺旋CT胸部扫描的患者135例,随机分为5组,A、B、C、D组各30例,E组15例。其中A组为对照组,行常规剂量100 m As扫描,用传统的滤过反透射法重建,其余各组依次分别为75、50、30、15 m As进行扫描,并在i Dose4-5水平重建图像,对5组图像进行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结果在i Dose4-5水平下,随着电流强度的降低,有效剂量逐渐减小,图像噪声值逐渐增大,B、C、D、E组有效剂量较A组分别减少约27.74%、51.82%、77.01%和83.94%,B、C、D组图像质量评分与A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E组图像质量与A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i Dose4-5水平,电流强度降低至30 m As可以明显减低辐射剂量,且图像质量不受影响,可以作为胸部低剂量扫描的最佳方案。
田庆龙吕佳南许传斌张武吕仁杰徐鹏
关键词:胸部低剂量
PBL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3年
"以问题为基础"(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教学法,这种方法不但用于掌握知识,更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它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基础的讨论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技能。影像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疾病的诊断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了在医学影像学阅片教学中运用PBL教学法的意义。
徐鹏许传斌吕佳南张武张丽卢晓潇郑春梅
关键词:PBL教学法医学影像学医学教育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