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融

作品数:9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杭州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多奈哌齐
  • 2篇血管
  • 2篇血管性痴呆
  • 2篇盐酸
  • 2篇盐酸多奈哌齐
  • 2篇证论治
  • 2篇卒中
  • 2篇辨证
  • 2篇辨证论治
  • 2篇波谱
  • 2篇痴呆
  • 2篇磁共振
  • 2篇磁共振波谱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水平
  • 1篇心动过缓
  • 1篇血管性痴呆患...
  • 1篇血清
  • 1篇血清C反应蛋...
  • 1篇血压

机构

  • 9篇杭州市中医院

作者

  • 9篇徐融
  • 3篇杨聘
  • 3篇章昕
  • 3篇何迎春
  • 3篇李瑾
  • 2篇张如富
  • 1篇管月帆
  • 1篇乐先杰
  • 1篇崔凤
  • 1篇毕莉珠
  • 1篇陈远园
  • 1篇徐精彩

传媒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海峡药学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盐酸多奈哌齐干预血管性痴呆患者后的磁共振波谱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利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1H—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技术研究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患者颞叶海马区细胞代谢水平及给予盐酸多奈哌齐后,细胞代谢水平的改变及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脑卒中VD组18例,男性16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76.9±2.7)岁,符合痴呆的《神经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脑卒中非VD组13例,男性11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76.2±3.6)岁;正常对照组来源于门诊就诊者,共14例,男性12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75.1±2.4)岁。所有人组者均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以及^1H—MRS检测患者双侧颞叶海马区细胞代谢水平。脑卒中VD组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6个月后复查MMSE评分及’H—MRS检查。结果脑卒中VD组患者双侧颞叶海马区N-乙酰天门冬氨酸盐(NAA)/肌酸(Cr)比值较正常对照组及脑卒中非VD组均有显著下降(F=4.23、4.98,均P〈0.05);而双侧胆碱复合物(Cho)/Cr比值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05、0.010),较脑卒中非VD组左侧有显著升高(P=0.038),但右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6)。脑卒中非VD组NAA/Cr比值及Cho/Cr比值较正常对照组虽有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卒中VD组MMSE评分与双侧颞叶海马区NAA/Cr及Cho/Cr比值有相关性,且MMSE分数越低,NAA/Cr比值越低,而Cho/Cr比值则越高。应用盐酸多奈哌齐干预治疗脑卒中VD组患者6个月后,患者MMSE及ADI。评分均有显著提高(均P〈0.05);双侧颞叶海马区NAA/Cr比值无明显改善(t=-2.02、-2.04,均P〉0.05),而双侧颞叶海马区Cho/Cr比值有显著下降(t=2.86、2.23,均P〈0.05)。结论^1H—MRS技术可能有助于早发现脑卒中后�
李瑾徐融何迎春
关键词:卒中磁共振波谱学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高血压流行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了解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本区高血压病防治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整群抽样的方式对西湖区8个社区年满35岁以上的居民入户进行问卷调查及相关体格检查,数据用Epidata3.1进行录入,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杭州市西湖区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为46.5%,男性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51.9%比41.3%;P<0.0001)。该社区高血压的知晓率为70.2%,控制率为23.8%。随着年龄的增加,男性和女性的患病率均呈增高趋势(P<0.0001)。与正常体质指数者相比,超重、肥胖患者的高血压患病率显著升高(51.5%和59.0%比36.1%;P<0.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饮酒、超重/肥胖、糖代谢异常及高甘油三酯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杭州市西湖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人群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征,高血压的预防控制应结合本地特点进行针对性干预。
徐融李瑾章昕
关键词:高血压
窦性心动过缓的辨治经验被引量:2
2014年
根据历代文献和临床实践,介绍窦性心动过缓的辨治方法,包括益气强心、温养心肾、温经散寒、理气通阳、祛浊宽胸、补肺纳肾。
徐融
关键词:窦性心动过缓辨证论治
葛根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及意义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 研究葛根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的影响 ,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 84例经CT或MRI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随机分为 2组 ,2组均予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葛根素 0 .4 g静滴 ,分别在确诊 72h内和治疗 2周时使用免疫比浊法测定 2组患者的血清CRP水平。结果 患者血清CRP水平均增高 ,治疗组治疗 2周后血清CRP水平明显降低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葛根素可以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水平 。
章昕徐融
关键词:葛根素C反应蛋白急性脑梗死
血管性痴呆及其药物干预的磁共振波谱分析研究
李瑾何迎春张如富崔凤乐先杰毕莉珠徐融章昕
血管性痴呆(VD)是老年期痴呆中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痴呆类型。15﹪60~70岁和52﹪80岁以上的卒中人群会发生痴呆。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技术的应用使得我们可以无创性研究活体脑神经能量代谢的变化及脑损伤后病...
关键词: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药物干预磁共振波谱盐酸多奈哌齐
培土益髓开窍法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体内P物质影响的研究
何迎春杨聘张如富陈远园徐融管月帆
培土益髓开窍方是以启脾饮为基础加减而成,在其临床和初步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观察培土益髓开窍方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外周血P物质水平及其安全性。结果表明:培土益髓开窍方可以提高患者外周血P物...
关键词: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
补肾活血针刺法对SAMP8小鼠认知功能及海马神经元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调控作用的研究
2025年
目的探究补肾活血针刺法对加速衰老的小鼠模型SAMP8小鼠认知功能和海马神经元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SIRT2)介导的内质网蛋白4B(RTN4B)/β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BACE1)通路的影响。方法6只SAMR1小鼠为正常对照组,18只SAMP8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针刺治疗组、非针刺治疗组,各6只。针刺治疗组血海、膈俞施捻转泻法,肾俞、百会施捻转补法,运针1 min,留针10 min;非针刺治疗组在非经非穴点进行抓捉刺激;均干预8周。通过Morris水迷宫试验评估小鼠认知功能。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评估海马神经元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和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SIRT2途径相关蛋白SIRT2、RTN4B、BACE1和β淀粉样前体蛋白C-末端片段(APP-CTF)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逃避潜伏期延长,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减少,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5),海马组织Aβ42和CD68阳性面积增大(P<0.01),血清Aβ42水平增高,海马组织中SIRT2、BACE1和APP-CTF表达明显增加,RTN4B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及非针刺治疗组比较,针刺治疗组逃避潜伏期缩短[第1天:(37.80±10.42)s比(49.80±6.14)s、(44.60±7.40)s,P<0.05;第2天:(36.80±12.69)s比(48.80±5.97)s、(44.20±7.72)s,P<0.05;第3天:(38.60±9.71)s比(51.20±5.54)s、(43.60±6.46)s,P<0.05;第4天:(36.00±11.20)s比(46.40±5.81)s、(45.20±7.36)s,P<0.05;第5天:(36.60±11.37)s比(47.80±5.31)s、(43.80±9.44)s,P<0.05],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增加[(7.83±0.98)s比(1.00±0.63)s、(3.33±0.52)s,P<0.05],穿越平台次数增加[(13.33±1.03)次比(3.17±1.17)次、(7.33±0.52)次,P<0.05];海马组织Aβ42和CD68阳性面积减少(P<0.01),血清Aβ42水平显著降低[(11.38±1.57)μg/mL比(23.14±2.41)μg/mL、(17.16±1.27)μg/mL,P<0.05];海马组织中SIRT2[(1.98±0.19)比(4.21±0.31)、(3.22±0.23),P<0.05或P<0.01]、BACE1[(1.81±0.14)比(2.80±0.19)、(2.43±0.13),P<0.05或P<0.01]和APP-C
杨聘徐融谢立全
关键词:小鼠AΒ沉积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78例患者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将7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给予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4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中药清热化痰平喘汤剂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血气分析、临床疗效、血浆IL-6、IL-8、IL-17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能(FEV1/FVC及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动脉血气分析(PaO2和PaCO2)、血浆炎症因子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同时治疗组上述多项指标(FEV1/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PaO2、血浆IL-17、IL-6水平)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总有效率(85.57%)高于对照组(73.68%),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有利于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通气功能,纠正缺氧状态,值得推广应用。
徐融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中西医结合炎症因子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DPN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在采用相同的基础治疗上,对照组口服甲钴胺片,治疗组采用口服中药汤剂与针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疗程结合后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神经病变积分(MDNS)、及肌电图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60.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糖尿病神经病变积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改善,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口服中药与针刺联合治疗DPN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充分发挥中医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徐融杨聘徐精彩
关键词:中医综合疗法辨证论治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