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萌

作品数:26 被引量:196H指数:8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糖尿
  • 10篇糖尿病
  • 6篇糖尿病胃轻瘫
  • 6篇胃轻瘫
  • 5篇平胃散
  • 5篇菌群
  • 5篇肠道
  • 5篇肠道菌
  • 5篇肠道菌群
  • 4篇蛋白
  • 4篇胰岛
  • 4篇中焦
  • 4篇湿阻中焦
  • 4篇湿阻中焦证
  • 4篇中医
  • 4篇胃肠
  • 4篇胃肠动力
  • 4篇泻心汤
  • 4篇激素
  • 4篇半夏

机构

  • 26篇成都中医药大...
  • 6篇成都中医药大...
  • 3篇四川好医生药...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成都市新都区...
  • 1篇重庆市中医院
  • 1篇安岳县中医院

作者

  • 26篇徐萌
  • 16篇黄秀深
  • 9篇陈继兰
  • 7篇岳仁宋
  • 4篇张丰华
  • 4篇于毅
  • 4篇张慧慧
  • 2篇刘童婷
  • 1篇贾波
  • 1篇周喜芬
  • 1篇杨旭
  • 1篇邱桂兰
  • 1篇邓利平
  • 1篇高晓斐
  • 1篇张静
  • 1篇叶俏波
  • 1篇陈源
  • 1篇王良
  • 1篇陈芳
  • 1篇李明鉴

传媒

  • 3篇时珍国医国药
  • 3篇中药药理与临...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医杂志
  • 1篇湖南中医杂志
  • 1篇甘肃中医学院...
  • 1篇中草药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现代中医药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2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脾胃升降功能论治糖尿病胃轻瘫
糖尿病胃轻瘫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脾胃功能失调是其发生的基本病机,对其治疗应从脾胃着手,通过控制饮食、消积导滞、辛开苦降、培土健脾等斡旋中焦,恢复脾胃升降之机。中医药对糖尿病胃轻瘫(DGP)的治疗有独特优势,通过调整胃...
徐萌王吉娥黄秀深张丰华于毅
关键词:糖尿病胃轻瘫胰岛素抵抗病因病机
文献传递
平胃散对湿阻中焦证大鼠肝脏水通道蛋白SLC12家族影响的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观察平胃散对湿阻中焦证大鼠肝脏水通道蛋白SLC12家族的影响,探讨平胃散揭示湿阻中焦证可能存在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分成正常组、模型组、自然恢复组、平胃散6.0、3.0、1.5g/kg剂量组,连续灌胃3天。利用酶联免疫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肝脏水通道蛋白KCC1、KCC3、KCC4、NKCC1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胃肠动力明显障碍,肠道吸收明显降低,Na^+-K^+-ATP酶活力显著降低,肝脏组织KCC1、KCC3、NKCC1含量明显上升,KCC4含量明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平胃散组胃肠动力肠道吸收明显改善,Na^+-K^+-ATP酶活力显著增强,以平胃散1.5g/kg剂量组尤为明显,KCC1含量下降,KCC3和NKCC1含量明显上升。结论:平胃散能够减轻湿阻中焦证大鼠症状,可能与平胃散降低胃残留,促进肠道吸收功能,改善Na^+-K^+-ATP酶活性,抑制KCC1,激活KCC3和NKCC1的表达有关。
徐萌黄秀深李晓红陈继兰王吉娥
关键词:平胃散湿阻中焦证水通道蛋白
从脾胃升降功能论治糖尿病胃轻瘫被引量:6
2014年
糖尿病胃轻瘫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脾胃功能失调是其发生的基本病机,对其治疗应从脾胃着手,通过控制饮食、消积导滞、辛开苦降、培土健脾等斡旋中焦,恢复脾胃升降之机。中医药对糖尿病胃轻瘫(DGP)的治疗有独特优势,通过调整胃肠激素水平,不仅能改善胃轻瘫症状,还能够降低血糖减轻胰岛素抵抗,从而改善糖尿病并发症症状。
徐萌王吉娥黄秀深张丰华于毅
关键词:糖尿病胃轻瘫胰岛素抵抗病因病机
平胃散对正常状态肠粘膜屏障功能的副作用机理研究
目的:通过平胃散对正常状态及湿困模型大鼠肠粘膜屏障功能的对比,探讨平胃散对正常状态肠粘膜屏障功能的副作用机理研究. 方法:采用增加湿度,饮食调控,结合睡眠控制的方法建立大鼠湿困脾胃证动物模型,造模20天后给药组...
王吉娥徐萌周艳霞陈继兰刘童婷黄秀深
关键词:平胃散肠粘膜屏障副作用实验药理
文献传递
从“脾主谏议”角度探讨半夏泻心汤对DGP模型大鼠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5
2019年
目的从“脾主谏议”角度探讨半夏泻心汤对DGP模型大鼠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揭示DGP大鼠肠道免疫功能失调的部分分子机制和脾胃调控免疫屏障的作用靶点及半夏泻心汤对其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按体重将12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造模组110只,造模成功的5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半夏泻心汤高剂量组,半夏泻心汤中剂量组,半夏泻心汤低剂量组;药物干预4周后逼迫法无菌采取两组少量新鲜粪便约0.1g,用于检测粪便中肠道益生菌与致病菌的数量;采用化学法检测血清中D-木糖、IgG、sIgA含量;用ELISA法检测IL-6、IL-8、IL-10、TNF-α、CD4、CD8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糖尿病胃轻瘫(DGP)模型大鼠肠推进率显著降低,空腹血糖、胃残留、血清D-木糖水平明显升高(P<0.01);肠道形态结构明显损伤,致病菌明显增多,益生菌明显减少(P<0.01),IgG、IL-6、IL-8、TNF-α、CD4、CD8、CD4/CD8含量明显升高,slgA、IL-10显著降低(P<0.01);与DGP比较,半夏泻心汤剂量组能改善肠道微生态坏境,促进益生菌的增殖,减少致病菌水平,调节免疫蛋白IgG,slgA及CD4、CD8、CD4/CD8含量,降低致炎因子,上调抗炎因子水平(P<0.01)。结论(1)DGP模型可导致高血糖、胃肠动力障碍,引起肠道菌群紊乱,降低肠道菌群多样性损伤肠黏膜免疫屏障。(2)基于“脾主谏议”理论半夏泻心汤通过调理脾胃功能改善DGP大鼠胃肠动力障碍,降低血糖,降低肠黏膜通透性;上调抗炎因子水平,促进益生菌生成,抑制有害菌群,减少肠道菌群对肠黏膜屏障损伤,调控免疫因子sIgA、lgG、CD4、CD8、CD4/CD8含量,这可能是脾胃调节肠道黏膜免疫应答的作用机制之一。
杨旭岳仁宋徐萌陈源张博荀
关键词:肠道菌群糖尿病胃轻瘫半夏泻心汤
基于“肠道菌群-宿主”交互的助脾散精法对DGP大鼠胰岛损伤修复影响的研究
【目的】  基于“肠道菌群-宿主”交互作用,通过大鼠肠道菌群,肠黏膜屏障功能,观察半夏泻心汤对DGP大鼠胰岛伤修复的影响,拓宽半夏泻心汤使用范围及中药复方调节肠道菌群改善糖代谢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研究采用动物实...
徐萌
关键词:糖尿病胃轻瘫半夏泻心汤肠道菌群黏膜屏障
从肠道菌群探讨“助脾散精”治疗糖尿病
肠道菌群是目前医学研究的热点话题,其与糖尿病的相关性已在基因、分子层面进行了揭示.四川省名中医岳仁宋教授通过多年临证探索,提出针对糖尿病治疗的“助脾散精法”,实现了本病的“从本论治”.中医典籍虽无关于“肠道菌群”的明确记...
张博荀陈源杨旭徐萌岳仁宋
关键词:糖尿病肠道菌群
川藿香对胃肠动力障碍模型小鼠胃肠动力吸收及有氧代谢影响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索川藿香对胃肠动力障碍模型的影响,为川藿香的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小鼠胃肠动力障碍模型,将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沙比利(3.375mg/kg)组、广藿香(2.25g/kg)组、川藿香(4.5g/kg、2.25g/kg、1.125g/kg)组和自然恢复组。实验过程中,观察小鼠生长状况、饮食量、粪便性状、精神活动状态、被毛光泽度等变化。给药结束当天,眼球取血,脱颈处死小鼠,检测小鼠胃排空、肠推进率、血清中D-木糖、胃动素和胃泌素的含量观测胃肠动力变化;制备10%肝脏组织匀浆,按试剂盒要求检测肝脏组织葡萄糖、丙酮酸含量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胃残留明显升高,胃肠激素含量及丙酮酸、葡萄糖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川藿香(2.25g/kg)可明显改善胃肠动力障碍小鼠一般状况,对模型小鼠的胃排空和肠推进以及D-木糖吸收有明显促进作用,同时对胃肠激素胃动素和胃泌素的分泌有明显的修复作用;川藿香(2.25g/kg、1.125g/kg)组对丙酮酸、葡萄糖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水平明显升高;川藿香(4.5g/kg)组虽对上述指标有影响,但效果不及川藿香(2.25g/kg、1.125g/kg)组。结论:川藿香(2.25g/kg)对胃肠动力障碍模型小鼠胃肠动力吸收和有氧代谢具有明显调节作用。
徐萌王吉娥张慧慧黄秀深陈继兰
关键词:广藿香胃肠动力障碍胃肠功能
小鼠胃肠动力分型障碍模型探索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初步探索小鼠胃肠动力分型障碍模型。方法:对正常小鼠胃肠动力分析,以小鼠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为指标分别建立小鼠胃肠动力评价标准,将小鼠胃肠动力分为抑制、稳定和亢进三种类型。采用综合造模法建立小鼠胃肠动力障碍模型,分别于造模2、4、6、8、10 d后处死小鼠,测定小鼠胃残留率和小肠推进率,确定小鼠胃肠动力障碍模型的造模时间,选择适合实验的小鼠胃肠动力模型评价指标。结果:正常小鼠胃肠动力标准建立:以胃残留率为标准建立模型评价,小鼠胃残留率在(60.00±15.86)%为稳定型,胃残留率在(98.39±2.71)%为抑制型,胃残留率在(21.86±9.13)%为亢进型;以小肠推进率为标准建立模型评价,小鼠胃残留率在(56.93±21.89)%为稳定型,胃残留率在(8.48±7.20)%为抑制型,胃残留率在(97.30±3.12)%为亢进型。建立小鼠胃肠动力障碍模型,以第2、4、6天作为小鼠胃肠动力障碍模型的造模时间,以小肠推进率为标准建立的模型评价作为小鼠胃肠动力障碍造模方法的评价方法。结论:正常小鼠中存在胃肠动力障碍问题,以胃残留率和小肠推进率为标准分别建立小鼠胃肠动力障碍模型评价标准,以小肠推进率为标准建立的模型评价作为小鼠胃肠动力障碍造模方法的评价方法。
王吉娥刘童婷徐萌黄秀深陈继兰
关键词:胃排空率
醒脑益智方对T2DM痴呆小鼠性激素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醒脑益智方对2型糖尿病痴呆小鼠血清性激素水平及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α,ErβmRNA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设昆明小鼠为空白组,将KK-Ay小鼠血糖≥13.9 mmol·L-1者随机分为模型组、吡拉西坦组、醒脑益智方组。吡拉西坦组ig吡拉西坦片(150 mg·kg-1),醒脑益智方组ig醒脑益智方(7.2 g·kg-1),空白组和模型组每天用等体积生理盐水ig。给药前后行Morris水迷宫测试并记录潜伏期。小鼠麻醉后迅速取血、大脑海马及额叶皮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性激素水平,包括卵泡刺激素(FSH),孕酮(P),雌二醇(E2),睾酮(T)等;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Erα,Erβ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空白组、吡拉西坦组和醒脑益智方组第5天潜伏期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空白组、醒脑益智方组促黄体生成素(LH),T水平明显下降(P<0.05),E2,P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吡拉西坦组比较,醒脑益智方组LH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吡拉西坦组、醒脑益智方组Erβ受体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均不明显。结论:糖尿病痴呆的出现可能与性激素通路有关,醒脑益智方对糖尿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有明显改善作用,这一作用可能通过提高血浆E2,P水平及雌激素受体Eβ表达水平,降低LH,T水平实现。
高晓斐徐萌张静岳仁宋
关键词:醒脑益智方雌激素受体Α雌激素受体Β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