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梅昌

作品数:21 被引量:75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临床医学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5篇血液
  • 5篇血液透析
  • 4篇透析患者
  • 3篇血液透析患者
  • 3篇肾脏
  • 3篇尿毒
  • 3篇尿毒症
  • 3篇中医
  • 3篇维持性
  • 3篇维持性血液
  • 3篇维持性血液透...
  • 2篇虚证
  • 2篇阳虚
  • 2篇营养
  • 2篇营养不良
  • 2篇营养状况
  • 2篇证候
  • 2篇证型
  • 2篇肾病
  • 2篇肾衰

机构

  • 11篇南京市中西医...
  • 6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江苏省中医院
  • 1篇济宁医学院
  • 1篇南京市中医院

作者

  • 17篇徐梅昌
  • 5篇王俊
  • 4篇白牧鑫
  • 3篇杨蕾
  • 3篇杨蕾
  • 3篇韩林露
  • 3篇邓旭
  • 2篇邓旭
  • 2篇杨蕾
  • 1篇孙伟
  • 1篇刘松
  • 1篇冯松杰
  • 1篇刘善军
  • 1篇倪正
  • 1篇李蓓
  • 1篇杜长明

传媒

  • 3篇祝您健康
  • 2篇吉林中医药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医学综述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农村百事通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家庭医学(上...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3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2008年
徐梅昌杨蕾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技术肾脏替代治疗
雌激素受体α基因多态性与绝经后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型的关系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中医证型与雌激素受体α(ESR1)基因多态性、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148例绝经后女性DN患者为DN组,120例年龄匹配的女性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DN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测定DN患者血清肌酐(Scr)、血清胱抑素(Cys)C、尿酸(UA)、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肌酐(U-Cr)和尿微量白蛋白(m-Alb),计算m-Alb与U-Cr的比值(ACR)。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两组ESR1基因PvuⅡ(rs2234693,C>T)和XbaⅠ(rs9340799,A>G)位点的多态性。结果两组的PvuⅡ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XbaⅠ位点基因型的分布无显著差异(P>0.05),而等位基因的分布组间差异显著(P<0.05)。DN组中医辨证分型结果显示阴虚热盛证39例(26.4%),气阴两虚证64例(43.2%),阴阳两虚证45例(30.4%)。3种不同证型DN患者的PvuⅡ与XbaⅠ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Scr、CysC、ACR及UA在3种证型的患者差异均显著(P<0.05),且不同证型DN组实验室指标与PvuⅡ与XbaⅠ位点的基因型分布有关(P<0.05)。结论绝经后女性DN患者的中医证型与ESR1基因的PvuⅡ、XbaⅠ多态性相关,且在不同证型的DN患者中,PvuⅡ与XbaⅠ多态性与实验室指标的水平显著相关。
白牧鑫韩林露徐梅昌杨蕾邓旭王俊刘善军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候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激素治疗前后证候演变规律的研究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通过对346例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其主症的观察,归纳辨证分型,客观论述其中医证型的演变规律。[方法]制定并使用统一的观察表,将患者的四诊信息真实地登录到观察表中,观察结束后四诊合参,使用统一的辨证标准进行中医证型判定,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激素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演变的客观规律进行探索。[结果](1)中医证候演变规律:在本虚证方面,在激素使用前,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以脾肾气虚及脾肾阳虚为主;在初始阶段的1~4周,以气阴两虚和脾肾气虚为主;在初始阶段的5~8周,以肝肾阴虚和气阴两虚为主;在撤减阶段,以气阴两虚为主;在维持阶段,以阴阳俱虚和脾肾阳虚为主。标实证的演变,在激素使用前,兼夹水湿、湿浊为主;使用激素1~4周后,以兼夹湿热、瘀血、湿浊为主;5~8周后,以兼夹湿热、瘀血、风动证为主;在撤减阶段,除水湿证外,其余各兼夹症均较明显;在维持阶段,以兼夹瘀血、湿热证为主。湿热、瘀血证在整个激素治疗过程中均较突出。(2)激素初始治疗阶段(1~8周)疗效与中医证型的关系:共入组130人,其中阴虚证组96人,非阴虚证组34人,结果表明,阴虚证组血清白蛋白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疗效均优于非阴虚证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激素在中医中被认为属纯阳之药,机体在纯阳药物作用下容易出现阴虚症状,则表明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越高,而治疗的临床缓解率也越高。另外,可在临床运用激素的同时观察患者证候的变化,以期尽早判断患者对激素的敏感性。
王俊邓旭徐梅昌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糖皮质激素证型阴虚证
补肾远离四大误区
2016年
中医认为,肾是"先天之本",肾脏如果虚了,就会引起各种健康问题,如汗多、腰酸背痛、尿频、性欲下降等。生活中,注重护肾、补肾非常重要,但如果盲目补肾非但起不到治疗作用,还可能适得其反,在补肾过程中应远离以下四大误区。
徐梅昌
关键词:补肾先天之本汗多肾俞穴肾阳虚衰肾阳不足
老年人口服优降糖致低血糖反应2例
2003年
徐梅昌
关键词:糖尿病优降糖低血糖反应
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通过对透析患者进行综合治疗,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营养状况。方法选取40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监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水平、血脂水平、血清蛋白、血清转铁蛋白,透析前后的肾功能等指标。结果经综合治疗后,透析患者的血红蛋白、总胆固醇、血清蛋白、血清转铁蛋白等营养指标均明显改善。结论营养不良是透析患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可以增加患者的病死率,综合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红蛋白、血脂、血清蛋白、血清转铁蛋白等营养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徐梅昌刘松
关键词: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营养不良
男性健康日,解读健康新“男”题
2016年
今年的10月28日是我国第17个男性健康日。生活中相对于柔弱如水的女人而言,作为强者的男性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往往不拘小节,更不注重健康习惯的养成和保持。这可能会引起新的“男”题。
徐梅昌杜长明倪正
关键词:男性健康日衣食住行
温脾汤加味联合常规治疗对早中期慢性肾衰竭脾肾阳虚证的疗效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7
2019年
目的:探讨温脾汤加味联合常规治疗对早中期慢性肾衰竭脾肾阳虚证的疗效,以及对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C)、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慢性肾衰竭患者共140例,采取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温脾汤加味治疗,1剂/d,2次/d。连续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肾功能、脾肾阳虚证主症评分、临床疗效以及氧化应激水平。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24h尿蛋白水平以及脾肾阳虚证主症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8.57%,高于对照组(7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血清SOD、TAC水平高于对照组及MD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温脾汤加味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脾肾阳虚证,可促进患者肾功能、中医证候改善,提高疗效,且发挥了抗氧化作用。
杨蕾韩林露白牧鑫徐梅昌
关键词:温脾汤慢性肾衰竭脾肾阳虚证氧化应激
九种生活方式很伤肾,四大“护肾穴”常按摩
2020年
以下这几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伤及肾脏健康,快看看你有吗?1.经常喝甜饮料。大量摄入含糖、甜味饮料,与肾结石高发有关联。千万不要让喝甜饮料成为补水的主要方式,尤其要少喝可乐等碳酸饮料。美国波士顿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的一项研究发现,肾结石与喝一些甜味高糖饮料有关。2.经常熬夜。经常熬夜的人最缺乏的就是睡眠。人体的身体机能调节都是在昼夜自然进行的,但这是基于规则的作息时间与充足的睡眠周期。如果破坏了这一正常的循环调节规律,那么首先就会对人体的肾脏造成不良影响。
徐梅昌杨璞(整理)
关键词:碳酸饮料作息时间睡眠周期按摩甜味
加味参芪地黄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被引量:7
2023年
目的:探究加味参芪地黄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加味参芪地黄汤和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厄贝沙坦联合黄葵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疾病疗效、血清降钙素原(PCT)及炎症因子水平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低于对照组,肌酐清除率(CCr)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6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18(IL-18)、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通过采用加味参芪地黄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模式,对患者疾病疗效的提升、血清炎症因子指标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升意义重大,同时能够改善肾功能指标。
杨蕾徐梅昌邓旭王俊
关键词:慢性肾小球肾炎加味参芪地黄汤厄贝沙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