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锋
- 作品数:24 被引量:57H指数:5
-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增容剂对竹粉/HDPE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流变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14年
- 分别以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MAPE)、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辛烯共聚物(MAPOE)和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为相容剂,通过熔融共混方法制备高密度聚乙烯(HDPE)/竹粉复合材料。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维卡软化点测量仪和旋转流变仪对该共混物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MAPE对竹粉/HDPE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增容效果:加入10%MAPE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33.3 MPa,提高了50.8%;弯曲强度为46.3MPa,提高了20.0%;缺口冲击强度达到10.22 kJ/m2,提高了95.0%,同时吸水率也得到改善,从0.71%下降至0.62%。流变实验结果表明,MAPE和EAA增容竹粉/HDPE复合材料的黏度较低,而MAPOE体系黏度较高,加工性能变差。
- 宋剑斌文月琴徐建锋杨文斌
- 关键词:高密度聚乙烯竹粉增容剂力学性能流变性能
- 环状聚酯CBT/木塑复合材料
- 本发明涉及木塑复合材料的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环状聚酯CBT/木塑复合材料。所述木塑复合材料的原料各质量配比为:环状聚酯CBT占40%~70%、聚氨酯PU占0%~30%,竹粉占30%。该配方生产的木塑复合材料其力学性...
- 宋剑斌杨文斌徐建锋文月琴郑峰
- 文献传递
- 木塑复合型材养生室
- 本发明涉及一种木塑复合型材养生室,包括养生室、调湿设备、加热设备及通风设备,所述养生室前部设置有容纳木塑复合型材的隔间,所述隔间的前侧壁设置有出入口,所述隔间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调湿设备,所述加热设备包含微波发生器和蒸汽...
- 杨文斌宋剑斌杨越飞徐建锋郑峰文月琴
- 文献传递
- 纤维素纳米棒原位增强水性聚氨酯涂料
- 本发明提供一种纤维素纳米棒原位增强水性聚氨酯水性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以改性纤维素纳米棒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发生反应,之后与聚己内酯二元醇、2,2-二羟甲基丙酸以及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反应,接着加入助剂,形成纤维素纳米棒原...
- 杨文斌陈丽红宋剑斌李燃钟玉梅徐建锋
- 文献传递
- 可逆热致变色微胶囊制备及其在木塑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 本文研究了两种类型的可逆热致变色材料制备方法并探讨了其在木塑复合材料的应用。 利用原位聚合法,采用脲醛树脂为壁材,结晶紫内酯、热敏玫红分别和十四醇以及双酚A混合为芯材制备了两种可逆热致变色微胶囊。利用生物显微镜、环境扫...
- 徐建锋
- 关键词:木塑复合材料微胶囊改性机理
- 冷氧等离子体处理竹粉/PETG复合材料的时效性被引量:2
- 2014年
- 采用接触角测量仪、红外光谱等表征分析方法进行表征,研究了冷氧等离子体处理过程、处理时间、处理功率,以及处理结束后的保存时间等因素对竹粉/PETG复合材料的等离子处理时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氧等离子体处理的试样,润湿性能明显增强,随着处理时间增加和处理功率的增强,液体在复合材料表面形成的接触角也越小,润湿性增强;随着等离子处理结束后保存时间的增加,处理的竹粉/PETG复合材料的改性效果逐渐减小,试样引入的—CO等极性基团逐渐减少,表现为接触角变大并趋于平缓,表明经等离子体处理后复合材表面引入的极性基团的存在具有时效性。
- 梁文城张贵忠徐建锋马长城杨文斌李燃
- 关键词:等离子体放电功率
- 偶联剂对竹塑复合材料界面及热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为研究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APP)、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MAPE)、超分散包覆剂(YB-510)等3种偶联剂对竹塑复合材料界面及热稳定性的影响,利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观察了竹塑复合材料的断面微观形貌,利用热重—差热联用热分析仪(TG-DTA)分别分析了纯竹粉、低密度聚乙烯树脂(LDPE)及加入不同偶联剂后的竹塑复合材料的热失重(TG)曲线和一阶微分(DTG)曲线。结果表明,添加3种偶联剂后,竹粉都能够均匀地分散在LDPE塑料基体中;MAPE可以提高竹塑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MAPP对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没有明显影响,而YB-510对竹塑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具有不良影响。
- 徐建锋曾春霞杨文斌
- 关键词:偶联剂竹塑复合材料热稳定性
- 增韧剂对竹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5年
- 为研究聚烯烃弹性体(POE)、三元乙丙橡胶(EPDM)、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SBS)3种增韧剂对竹粉/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增韧机理,制备韧性较好的竹粉/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分别加入不同质量分数的POE、EPDM、SBS制成竹粉/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试样,并对其进行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测试。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3种增韧剂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均明显增大,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均减小。当POE、EPDM质量分数为30%,SBS质量分数为40%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最好;流变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低频区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总体随着增韧剂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大,说明随着增韧剂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黏弹性增强。
- 文月琴徐建锋宋剑斌杨文斌
- 关键词:竹塑复合材料增韧剂力学性能流变性能
- 可逆热致变色结晶紫内酯微胶囊的性能表征
- 2014年
- 分别对自制可逆热致变色结晶紫内酯微胶囊和市售蓝色微胶囊进行显微结构观察、粒径分析,测定未处理的微胶囊的变色温度与变色时间,对其进行加热、浸泡有机溶剂、浸泡化学试剂、升降温处理,再测定其变色温度与变色时间。结果表明,和市售蓝色微胶囊相比,自制结晶紫内酯微胶囊粒径较小,变色较灵敏,具有较好的分散性,但变色温度范围较小。自制结晶紫内酯微胶囊具有较好的耐有机溶剂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能,两者均有优良的耐热老化性能和耐疲劳性能。
- 徐建锋杨文斌吴秋宁杨越飞
- 关键词:热致变色性能表征
- 可逆热致变色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被引量:10
- 2015年
- 为探究木塑复合材料(WPC)的可逆热致变色功能,以原位聚合法合成了表面带有硅烷偶联剂KH550的可逆热致变色结晶紫内酯微胶囊,并将该微胶囊以一定比例添加到WPC中,制备了可逆热致变色WPC,通过力学性能和加热前后表观颜色测定确定微胶囊的最佳添加量。同时,通过动态热机械分析对比了可逆热致变色WPC和普通WPC的动态力学性能。随着微胶囊添加量的增加,可逆热致变色WPC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加热前后颜色变化逐渐明显,最后趋于稳定;在动态热机械分析方面,随着温度升高,可逆热致变色WPC和普通WPC的储能模量逐渐降低。和普通WPC相比,加入最佳添加量的微胶囊制备的可逆热致变色WPC在同一温度时的储能模量高于普通WPC,2种WPC的损耗因子峰对应的温度相差很小。结果表明,当微胶囊的添加量为总质量的15%时,可逆热致变色WPC兼具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可逆热致变色功能,和普通WPC相比,可逆热致变色WPC的界面相容性较好,力学性能优良,且具有与普通WPC相近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是一种良好性能的功能型WPC。
- 杨文斌文月琴徐建锋
- 关键词:木塑复合材料微胶囊动态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