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庆科
- 作品数:51 被引量:320H指数:9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尿毒症患者肌钙蛋白T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 1995年
- 我们测定了32例尿毒症患者的血清肌钙蛋白T(cTnT)含量,以探讨其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男、女各16例,年龄15~81岁。其中肾动脉硬化症12例,慢性肾炎10例,狼疮性肾炎4例,糖尿病肾病、痛风性肾病、紫癜性肾炎各2例。全部病例按《内科学》标准确诊。平均病程20天~16月,均于血液透析前抽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待测。对照组75例,男38例、女37例,年龄20~72岁,经常规检查均无心脏、肾脏及骨骼肌疾患。采血方法同前。
- 赵文娟于宏伟徐岩徐庆科赵振霄张少静
- 关键词:尿毒症肌钙蛋白T血清
- 急性心肌梗塞时血清肌钙蛋白T的动态变化与临床意义被引量:57
- 1995年
- 应用酶联免疫测定法对32例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心脏特异性肌钙蛋白T(TnT)的释放进行了动态观察。8例AMI病人血清TnT的释放呈双峰性曲线,早期峰值时间约在梗塞后10~18小时,峰值浓度较正常上限值升高约30~120倍;后期峰较为平缓,升高幅度低于早期峰,约在梗塞后70~100小时出现。24例血清TnT呈单峰性曲线,峰值约在梗塞后32~108小时,峰值升高幅度明显高于双峰曲线的后期峰。血清TnT最早升高时间约发病后在3~4小时,多数病人梗塞后第10天左右降至正常。结果表明:血清TnT是一项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心肌损伤性血清标志物,AMI病人血清TnT呈双峰性变化者提示有早期再灌注,梗塞后血清TnT14/32小时比值对判断有无再灌注可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AMI病人血清TnT持续升高提示预后不良。
- 苗志敏于宏伟徐庆科范洪亮赵文娟于素清王士珍王珍
- 关键词:心肌梗塞肌钙蛋白T血清
- 冠心病病人心室晚电位140例分析
- 1993年
- 对140例冠心病病人进行心室晚电位(VLP)检测,其中心绞痛组80人,心肌梗塞组60人。心肌梗塞组VLP阳性率明显高于心绞痛组(P<0.05);心肌梗塞伴有室性心律失常者VLP阳性率明显高于不伴有室性心律失常者(P<0.05),也明显高于伴有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绞痛病人(P<0.05);心肌梗塞病人有8例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其中5例VLP阳性。提示VLP与心肌梗塞后出现室性心律失常,特别是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密切相关。
- 徐庆科刘虹
- 关键词: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室晚电位
- 血清肌钙蛋白T动态监测预测心肌梗塞面积的研究被引量:28
- 1997年
- 对24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心肌梗塞后肌钙蛋白T(TnT)释放量与心肌断层显像测定梗塞相对面积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24小时内TnT峰值与心肌梗塞相对面积无明显相关性(r=0.33,P>0.05);24小时后TnT峰值与心肌梗塞面积呈正相关(r=0.81,P<0.01);累积TnT(ΣTnT)释放量与相对梗塞面积呈显著正相关(r=0.90,P<0.01);24小时后TnT峰值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r=-0.54,P<0.01)。表明,AMI后TnT的后期释放峰值及释放量是判断心肌梗塞面积的良好参数,对预测心肌梗塞后心功能状态亦有参考价值。
- 于宏伟何涛丁荣生苗志敏范洪亮徐庆科沃金善
- 关键词:心肌梗塞肌钙蛋白T
- 离体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肌钙蛋白T的释放动力学及其与左室功能的关系被引量:7
- 1996年
- 利用Langendorff方法灌注心脏,观察了离体大鼠心脏再灌注后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T(CardiacspecifictroponinT,TnT)、磷酸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过程及其与左室功能的关系。结果显示:(1)TnT呈双峰曲线,再理注后TnT迅速上升,5分钟后下降,然后又逐渐升高,4小时仍保持较高水平。CK、LDH呈单峰曲线,再灌注5分钟CK、LDH达高峰,其后逐渐下降,3~4h恢复至基线水平。(2)4小时内LDH、TnT的总释放量(ΣLDH、ΣTnT)与左室压力(LVP)呈负相关(t分别为-0.83、-0.71,P均<0.002),ΣCK与LVP无相关关系。(3)再灌注4小时,1分钟内TnT的释放量与LVP呈负相关(r=-0.68,P<0.002),而CK、LDH与LVP无相关关系。结果表明,TnT可以作为判定心肌细胞坏死程度及左室功能障碍的良好指标,优于传统心肌酶学测定。
- 鲁东成范洪亮于宏伟苗志敏霍玉庆张春祥徐庆科刘松何涛庞继恩
- 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肌钙蛋白T
- 应用心肌催活性评价冠心病介入治疗疗效
- 2007年
- 选择3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介入治疗术前和术后3~6个月分别行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试验,测定目标血管区心肌催活性及射血分数(EF)。发现以心肌催活性≥110%及EF增加≥15%为阳性衡量标准联合评价心肌缺血改善的准确性为86.7%。
- 蔡尚郎郑效云滕志涛徐庆科刘松
- 关键词: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描记术射血分数介入治疗
- 优化的经典技术在经静脉拔除ICD电极导线中的研究:40例患者的前瞻性注册研究
- 目的随着植入式复律除颤器(ICD)植入量的迅速增加,由于感染和电极功能障碍导致的ICD电极导线的拔除已成为不可回避的临床难题。在我国,由于ICD电极导线拔除的高风险性、新型能量鞘的缺乏和昂贵费用,相关研究甚少。本研究目的...
- 褚现明徐庆科李学斌郭继鸿张萍王龙李鼎段江波安毅蔡尚郎
- 重组人纽兰格林对心力衰竭大鼠线粒体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观察重组人纽兰格林(neuregulin,NRG)对心力衰竭(HF)大鼠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雄性Wister大鼠40只,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建立缺血性HF模型。4周后,建模成功的24只大鼠随机分为NRG组[NRG 10μg/(kg·d)],AG825组[AG825 50μg/(kg·d)]及HF组,各组8只,另6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Sham组)。各组干预10 d,于实验结束时提取左心室梗死区外心肌线粒体,测定线粒体膜电位(MMP)、呼吸控制率(RCR)及组织ATP酶活性,同时测定活性氧水平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mRNA水平。结果与Sham组比较,HF组大鼠线粒体功能受损,MMP下降、RCR及ATP酶活性降低,活性氧生成增加,GSHPX mRNA表达减少。与HF组比较,NRG组大鼠MMP增高,线粒体RCR改善,ATP酶活性增多,活性氧生成减少,GSHPXmRNA表达增加,而AG825组RCR、MMP和ATP酶活性均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 NRG明显改善衰竭大鼠线粒体功能,NRG对衰竭心肌线粒体功能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应激作用有关。
- 郭永芳安毅徐庆科张晓霞吴学思
- 关键词:心力衰竭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氧
- 藻蓝蛋白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过度增殖性管腔狭窄的机制研究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联合体内外实验,探讨钝顶螺旋藻藻蓝蛋白(C-PC)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过度增殖、血管损伤后内膜增生和管腔狭窄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培养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用不同浓度的藻蓝蛋白进行干预,用氚标记胸腺嘧啶核苷(3H-TdR)参入率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DNA合成和增殖状态,用Western blot和图像分析方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抑制因子P21、P27的表达。构建大鼠胸主动脉球囊损伤后再狭窄动物模型,用藻蓝蛋白进行灌胃干预,术后14d取胸主动脉应用HE染色、免疫组化和计算机图像分析仪进行形态学、肌动蛋白(SM-α-actin)、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21、P27表达水平检测。结果胎牛血清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活跃,P21、P27低表达;藻蓝蛋白明显促进P21、P27蛋白表达,明显抑制胎牛血清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DNA合成。大鼠胸主动脉球囊损伤后,平滑肌细胞向内膜迁移、过度增殖、形成明显的新生内膜,导致管腔狭窄,SM-α-actin免疫组化证实新生内膜富含平滑肌细胞,PCNA高表达的同时P21、P27处于低表达水平;藻蓝蛋白干预后明显促进P21、P27基因表达,下调PCNA表达,抑制新生内膜形成、病理性血管重构,从而明显抑制管腔狭窄。结论钝顶螺旋藻藻蓝蛋白具有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过度增殖、血管损伤后管腔狭窄的作用,其机制与促进细胞周期关键调节因子P21、P27基因表达有关。
- 褚现明冷敏安毅李冰李丹李永红徐庆科李健
- 关键词:藻蓝蛋白P27球囊损伤
- 肌钙蛋白T检测在判断尿毒症合并心肌损伤中的意义被引量:4
- 1998年
- 应用酶联免疫方法对75例正常人,80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血清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T(cTnT)进行检测,并同时观察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MB亚单位(CK-MB)水平。结果显示:正常人血清cTnT浓度极低,56例cTnT测定值为0,最高值为003μg/L。尿毒症患者血清cTnT测定范围000~394μg/L,其中34例(425%)血清cTnT浓度>0.2μg/L(阳性界限值),范围022~3.94μg/L,增加11~197倍,仅3例患者同时伴CK、CK-MB升高。血清cTnT升高与尿素氮(BUN)、肌酐(Cr)无相关性。研究提示:cTnT升高的尿毒症患者可能伴有急性心肌细胞损伤,其中部分患者可能存在急性粟粒样或小灶状心肌梗塞。血清cTnT测定对诊断尿毒症合并心肌损伤较CK、CK-MB具有更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
- 赵文娟腊岩徐庆科徐岩于宏伟王艳
- 关键词:肌钙蛋白T尿毒症心肌损伤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