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东妮

作品数:10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安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语言文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英语
  • 2篇翻译
  • 1篇大学英语
  • 1篇言内意义
  • 1篇英语模糊语
  • 1篇英语写作
  • 1篇语篇
  • 1篇语篇分析
  • 1篇语用意义
  • 1篇指称
  • 1篇指称意义
  • 1篇斯诺
  • 1篇思维
  • 1篇思维模式
  • 1篇写作
  • 1篇模糊语
  • 1篇母语
  • 1篇母语负迁移
  • 1篇家信
  • 1篇教学

机构

  • 6篇西安工业大学

作者

  • 6篇徐东妮
  • 1篇张静华

传媒

  • 2篇科技信息
  • 1篇知识经济
  • 1篇大观周刊
  • 1篇Sino-U...
  • 1篇环球市场信息...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1
  • 3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从翻译埃德加·斯诺家信看英语长句的翻译
2013年
埃德加·斯诺通过《红星照耀中国》向世界人民报道了中国红军,如实描述了中国红色革命。笔者有幸参加了斯诺一百封家信的翻译工作,在此笔者选取了斯诺家信中具有代表性的长句翻译为例,探讨了英汉语言的不同特点以及长句翻译的技巧。
徐东妮
关键词:翻译长句
浅析语篇分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1年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主要定位于阅读课,采用语法翻译法进行教学,传统的阅读教学侧重语言知识,这是语言能力的基础,但只能达到对语言的表层理解,语篇分析导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使学生从以单个词语为中心的低层次阅读提升到以短语,句子乃至完整篇章为中心的高层次阅读,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
徐东妮
关键词:大学英语语篇分析教学模式
Viewing on similarities in metaphors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on
2009年
Modern cognitive linguistics claims that metaphor should not be studied simply as a rhetorical device of language, but be associated with mankind's cognitive process, because it reflec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thought and cognition. Owing to this common cognitive basis, metaphors of different languages and cultures have some similarities. The specific examples of metaphors, both in English and Chinese, will be compared to find out their similarities, thus providing the evidence for the cognitive basis of metaphors.
徐东妮
关键词:METAPHORCOGNITIONSIMILARITIES
母语思维负迁移对大学英语写作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由于受到母语汉语的影响,学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常会受汉语思维模式的影响,运用汉语的语言知识进行英语写作,这对英语写作产生了负迁移现象。本文从词汇、句法、文化等三个层面对母语负迁移对英语写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来探求有助于排除负迁移的干扰,提高英语写作水平的途径。
徐东妮张静华
关键词:母语负迁移英语写作思维模式
英语模糊语在广告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9年
语言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既具有精确性又有模糊性。人们总是根据交际需要选择运用语言的这两种特性。模糊语言现象是存在于人类语言中的普遍现象,在任何语言、任何语体中人们都经常运用它。语用含糊是一种重要的交际策略,在不同的场合产生不同的功能。广告语借助于模糊性来树立产品形象,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实现最大程度的劝导性。本文主要通过具体的广告实例探讨英语模糊语在广告中的应用。
徐东妮
关键词:模糊语广告
论三种符号学意义在翻译中的运用被引量:1
2011年
将符号学运用于语言学和翻译学研究已成为当今语言学和翻译学发展的一大趋势:因为语言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符号,翻译是由一语符向另一语符转换的过程;不同的语符系统既相区别又相联系,如何将源语中独特的语符准确地转换为能为本族文化所承载的语符系统,是译学界始终关注的焦点。该文旨在以具体译例对三种符号学意义在翻译中的运用加以论述。
徐东妮
关键词:符号学指称意义言内意义语用意义翻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