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文波

作品数:61 被引量:301H指数:11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60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2篇血管
  • 11篇动脉
  • 1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1篇颈动脉
  • 11篇颈动脉粥样硬...
  • 9篇中医
  • 8篇疗效
  • 7篇眩晕
  • 7篇中医药
  • 7篇斑块
  • 6篇动脉粥样硬化...
  • 6篇血管病
  • 6篇硬化斑块
  • 6篇粥样硬化斑块
  • 5篇动脉供血
  • 5篇动脉供血不足
  • 5篇脓毒
  • 5篇脓毒症
  • 5篇椎-基底动脉...
  • 5篇疗效观察

机构

  • 5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5篇上海中医药大...
  • 13篇上海中医药大...
  • 12篇上海市中医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中西医...

作者

  • 61篇彭文波
  • 37篇霍清萍
  • 35篇王宇新
  • 34篇梁芳
  • 26篇孟胜喜
  • 22篇汪天湛
  • 17篇王兵
  • 15篇黄侃
  • 13篇李文涛
  • 12篇张洪艳
  • 11篇王兵
  • 10篇熊旭东
  • 6篇李学敏
  • 5篇李淑芳
  • 5篇沈晓红
  • 4篇王倩
  • 4篇付剑亮
  • 3篇曹健美
  • 3篇刘华
  • 3篇谢芳

传媒

  • 11篇中西医结合心...
  • 6篇家庭用药
  • 5篇现代中西医结...
  • 4篇中国中医药信...
  • 4篇中国中医急症
  • 3篇第九次全国中...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第十次全国中...
  • 1篇上海医药
  • 1篇河北医药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中医杂志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广西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世界感染杂志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9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5篇2017
  • 6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8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4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稳消Ⅲ号方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不稳定斑块、脂质代谢及踝臂指数的作用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观察稳消Ⅲ号方对颈动脉粥样硬化(CAS)不稳定斑块、脂质代谢、踝臂指数(ABI)的作用。方法:将98例CAS伴不稳定斑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同时加用稳消Ⅲ号方。两组疗程均为24周,观察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状况、血脂水平及ABI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颈动脉斑块状况、血脂水平及ABI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P<0.01),且治疗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期(P<0.05,P<0.01)。结论:稳消Ⅲ号不仅可以减少CAS不稳定斑块形成,还可以改善脂质代谢,降低踝臂指数,从而起到延缓动脉硬化、减少斑块的作用。
孟胜喜霍清萍梁芳黄侃王兵彭文波王宇新汪天湛
关键词:颈动脉不稳定斑块脂质代谢踝臂指数
恒清Ⅰ号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行为学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恒清Ⅰ号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行为学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恒清Ⅰ号方低剂量组、恒清Ⅰ号方中剂量组、恒清Ⅰ号方高剂量组及欧来宁组,每组10只。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制备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造模7 d后,恒清Ⅰ号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0.268 g/mL、0.535 g/mL、1.070 g/mL恒清Ⅰ号方灌胃,欧来宁组给予欧来宁溶液灌胃,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均2次/d,持续灌胃30 d。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各组大鼠的行为学变化,然后测定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水平和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结果与模型组和恒清Ⅰ号方低剂量组比较,恒清Ⅰ号方中、高剂量组及欧来宁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均<0.05),跨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多(P均<0.05);与恒清Ⅰ号方中剂量组和欧来宁组比较,恒清Ⅰ号方高剂量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均<0.05),跨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多(P均<0.05)。与模型组和恒清Ⅰ号方低剂量组比较,恒清Ⅰ号方中、高剂量组及欧来宁组大鼠海马组织中BDNF水平及脑组织中SOD、GSH-Px、5-HT、DA、NE水平均明显增高(P均<0.05),脑组织中MDA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与恒清Ⅰ号方中剂量组和欧来宁组比较,恒清Ⅰ号方高剂量组大鼠海马组织中BDNF水平及脑组织中SOD、GSH-Px、5-HT、DA、NE水平均明显增高(P均<0.05),脑组织中MDA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恒清Ⅰ号方可能通过升高大鼠海马组织BDNF水平及脑组织SOD、GSH-Px、5-HT、DA、NE水平,降低脑组织MDA水平,从而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与记忆能力。恒清Ⅰ号方的量效关系呈正相关,高剂量恒清Ⅰ号方的作用优于欧来宁。
孟胜喜霍清萍王兵付剑亮彭文波王宇新梁芳汪天湛张洪艳余忠海彭学丰李学敏曹健美李文涛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氧化应激单胺类神经递质
恒清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研究恒清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其效应机制。方法将126例VBI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比灵),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恒清汤。两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治疗前后两组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分别检测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收缩峰血流速度(Vp)、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并检测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38%、70.9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病人Vp、Vd和Vm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1),对照组治疗后病人仅Vd、Vm较治疗前有所提高(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Vp、Vd、Vm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恒清汤对VBI性眩晕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其效应机制可能与提高Vp、Vd和Vm,改善病人的血液流变学有关。
孟胜喜霍清萍王兵彭文波王宇新梁芳汪天湛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经颅多普勒超声血痹
恒清汤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作用的临床观察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22
2017年
目的:研究恒清汤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VBI)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方法:收集VBI眩晕的门诊及住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69)及对照组(67)。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下,治疗组采用恒清汤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比灵)治疗,疗程4周,共2个疗程。治疗前后,进行眩晕症状评分、欧洲眩晕量表及国际DHI眩晕障碍量表评分,经颅多普勒检测(TCD)及生化检查,计算动脉硬化指数(ASI)。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51%,对照组总有效率73.1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眩晕症状积分明显降低(P<0.01),治疗前后差值明显降低(P<0.01),EEV分值及DHI分值均明显降低(P均<0.05),两侧VA和BA的Vp、Vm均升高(P<0.05或P<0.01),两侧VA和BA的PI和RI均下降(P<0.05或P<0.01),治疗组的TC下降(P<0.05),HDL-C升高(P<0.05),ASI明显下降(P<0.01),全血高切、全血低切、血浆黏度、RBC聚集指标、纤维蛋白原均下降(P<0.05,或P<0.01)。结论:恒清汤对VBI眩晕患者有显著的疗效,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VA和BA血流速度,降低总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ASI,改善血流变指标来实现的。
孟胜喜霍清萍王兵彭文波王宇新梁芳黄侃汪天湛谈嘉路李文涛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稳消方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血脂的干预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观察中药稳消方对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及血脂的影响,并进行药物安全评价。方法72例CAS斑块形成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稳消方;以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斑块变化,同时测定血脂、肝肾功能等。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干预组平均斑块数量、斑块大小、Crouse积分及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a)不同程度降低(P<0.05或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干预组不稳定斑块病例数、管腔狭窄病例数减少(P<0.05),平均斑块数量、斑块最大厚度、Crouse积分及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亦有所改善(P<0.05或P<0.01);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复方稳消方临床上治疗CAS斑块疗效确切,且可改善血脂状况,药物安全性良好。
黄侃霍清萍王宇新彭文波梁芳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脂中医药治疗
杨炳初教授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经验被引量:3
2013年
杨炳初教授从医40余年,学术上崇尚《内经》、张仲景、李东垣、张景岳、叶天士等对脾胃的理论阐述和诊治经验,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及伴发的肠腺化生、不典型增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临床疗效显著[1]。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
王兵霍清萍王宇新彭文波梁芳杨炳初
关键词:中医药疗法
稳消Ⅲ号方对颈动脉粥样硬化伴失眠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linical efficacy of Wenxiao Ⅲ(?) decoction on the sleep quality of carotid atheroscl...
孟胜喜霍清萍王兵彭文波王宇新梁芳汪天湛
关键词:INSOMNIA
养生祛湿四大招
2017年
每到天气炎热时,一些人尤其是中老年人常会出现胃口不好、口苦口腻、头身困乏、精神不振等症状,人们多认为是天气变热所致。
彭文波
关键词:祛湿养生中老年人精神不振
枫蓼肠胃康颗粒对肥胖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及GLP-1的影响
2023年
目的 探讨枫蓼肠胃康颗粒对肥胖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及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影响。方法 7周龄SD大鼠70只,随机取10只作为分为空白组,给予正常饲料喂养;其余大鼠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结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将造模成功2型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西格列汀组及枫蓼肠胃康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西格列汀组给予西格列汀16.7 mg/kg灌胃,枫蓼肠胃康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2.65 g/kg、5.3 g/kg、10.6 g/kg枫蓼肠胃康颗粒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均1次/d,连续4周。测量各组大鼠造模结束和灌胃4周后体重,检测各组大鼠灌胃4周后血糖、血清胰岛素、血脂[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血清GLP-1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回肠组织中GLP-1表达情况。结果 灌胃4周后,枫蓼肠胃康中、高剂量组及西格列汀组大鼠体重与造模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模型组与枫蓼肠胃康低剂量组大鼠体重与造模后比较均明显降低(P均<0.05)。枫蓼肠胃康中、高剂量组和西格列汀组大鼠空腹血糖、负荷后30 min血糖、负荷后60 min血糖、负荷后120 min血糖和空腹胰岛素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枫蓼肠胃康高剂量组和西格列汀组大鼠负荷后60 min和120 min血糖均明显低于枫蓼肠胃康低剂量组(P均<0.05);枫蓼肠胃康中剂量组和西格列汀组大鼠负荷后60 min胰岛素水平均明显高于枫蓼肠胃康低剂量组(P均<0.05)。枫蓼肠胃康高剂量组和西格列汀组大鼠血清TC、TG、LDL-C水平及枫蓼肠胃康中剂量组大鼠血清TC、TG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枫蓼肠胃康中剂量组大鼠HDL-C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枫蓼肠胃康中、高剂量组和西格列汀组血清GLP-1水平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
张洪艳阮君吴芳孟胜喜梁芳王宇新汪天湛彭文波王兵
关键词:枫蓼肠胃康颗粒2型糖尿病
恒清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2020年
目的探讨恒清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恒清方低剂量组、恒清方中剂量组、恒清方高剂量组和尼莫地平组,各8只。造模前1周灌胃给药(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恒清方或尼莫地平),假手术组与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末次给药30 min后,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性栓塞(MCAO)模型,造模1.5 h再灌注24 h后,评估大鼠神经功能,测定脑指数、脑含水量、脑梗死面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ELISA)检测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及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结果恒清方可降低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脑指数、脑含水量(P<0.05或P<0.01),减小脑梗死面积(P<0.05或P<0.01),提高脑组织SOD活性(P<0.05或P<0.01),降低MDA、NO水平(P<0.05或P<0.01),降低血清IL-6、TNF、IL-1β水平(P<0.05或P<0.01),且量效关系呈正相关,高剂量恒清方作用优于尼莫地平(P<0.05)。结论恒清方可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且量效关系呈正相关,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和抗氧化作用有关。
孟胜喜霍清萍王兵彭文波王宇新梁芳汪天湛张洪艳余忠海刘华彭学丰李学敏曹健美李文涛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反应抗氧化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