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干梓
- 作品数:84 被引量:240H指数:8
-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论中国农民的贫困与农村的积弱
- 2000年
- 全面分析了中国近年来农产品价格大幅下跌、乡镇企业发展放慢、农民增收趋缓、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等农村积弱的种种表象 ,预测了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 ,逐步取消大中城市对农民的限制 ,加快小城镇发展和农村城镇化进程 ,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 ,提高农村居民收入 。
- 彭干梓
- 关键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农村居民收入农业剩余劳动力农产品价格农村经济结构
- 全文增补中
- 蒋介石的生产教育与职业教育思想述评被引量:1
- 2008年
- 在上世纪30年代,蒋介石把发展生产教育、职业教育作为巩固其政权的一种手段。政府的主导思想,是把生产教育与职业教育视同一体,推动了生产教育、职业教育的发展。1949年到台湾后,他反思在大陆教育的失败。还认为“最急需的就是如何复国的精神教育和生产教育,也就是道德教育和职业教育”。
- 彭干梓
- 张之洞的《劝学篇》与实业教育思想述评被引量:2
- 2006年
- 本文简要评述被后人称为洋务思潮代表作的《劝学篇》,其在教育思想上所反映出的过渡时代的转型特质,以及张之洞作为近代实业教育的开创者和实践者,在中国教育思想史上占有的重要地位。
- 彭干梓夏金星
- 关键词:张之洞《劝学篇》实业教育
- 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比较分析被引量:28
- 2004年
- 对国际农业职业教育进行比较分析,结合中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中央政府加大调控力度、教育行政部门应给予农业职业教育特别关注、地方政府应加强统筹工作等建议.
- 夏金星彭干梓
- 关键词:农业职业教育
- 杜威、孟禄的职业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 2007年
- 杜威、孟禄20世纪20年代初相继来华讲学,是中国现代文化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那时正值知识界热议学制改革,平民教育与职业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后者的制度化,出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广泛流传播的热潮。本文简要介绍杜威、孟禄来华讲学的史实及其影响。
- 彭干梓夏金星
- 关键词:孟禄平民教育职业教育
- 突出省属院校办学的特色努力为本省经济建设服务
- 1994年
- 突出省属院校办学的特色努力为本省经济建设服务湖南农学院校长彭干梓湖南是农业大省,80%的人口在农村,68%的劳动力从事农业。在全省高等院校中,农业院校只有一所。改革开放后,我院确定了服务于湖南农村经济建设的办学思想,把当前、当地需要与“三个面向”结合...
- 彭干梓
- 关键词:重点学科建设高等农业院校观赏园艺培养应用型人才
- 农业产业化与职业教育
- 1998年
- 改革开放使中国农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较好地发挥了农业对国民经济的基础作用。但从总体上说,农业的基础地位仍很脆弱。 当代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都存在农业资源和农民利益大量流失、农业的比较效益下降的问题。中国既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又是一个耕地资源紧缺的国家。
- 彭干梓刘宪光黄晖
-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职业教育农村职业教育文化技术素质中介组织中国农业
- 中国职业教育走进新的发展阶段被引量:6
- 2007年
- 本文探讨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对世纪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停滞、衰落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职业教育发展阶段论”和“中国职业教育走进新的发展阶段”的论断;并对“职业教育应该是面向人人的教育”、职业教育“使劳动者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从和谐社会职业教育的属性、价值的角度进行了解读。
- 彭干梓
- 关键词:职业教育和谐社会面向人人
- “三个代表”论述和农业院校改革的历史进程
- 2002年
- 本文论述“三个代表”要求对高等农业院校的重要指导意义 ,历史地分析了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我国高等农业院校改革的进程 ,探讨了农业院校正确认识和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 ,明确办学方向 ,推动教学改革和科技进步与创新 ,以及加强党的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 彭干梓
- 关键词:农业院校党的建设办学方向
- 毛泽东早期教育思想溯源被引量:3
- 2004年
- 青年时期毛泽东的教育思想的四个根源分别是儒家思想的大同观、空想社会主义中的新村运动、农业社会主义思想以及杜威的实用主义。毛泽东毕生致力于打破正统教育模式,建立自己的理想教育模式。他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和现实针对性,但农业社会主义、新村主义所描绘的社会蓝图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更多的是基于一种理想主义。毛泽东在建国后对农业教育的一系列指示也表现出类似的思想倾向。
- 彭干梓
- 关键词:毛泽东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