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龙琪 作品数:53 被引量:121 H指数:5 供职机构: 湖州市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 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2型糖尿病合并不同基因型丙型肝炎抗病毒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 2013年 本研究旨在比较2型糖尿病合并不同基因型丙型肝炎(HCV)患者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效果。入组17例基因1b型HCV,其中合并2型糖尿病者7例;基因2a型HCV 38例,其中合并2型糖尿病者14例,分别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180μg/周)联合利巴韦林(1 000mg/d)抗病毒治疗,基因1b型HCV感染者疗程48周,基因2a型HCV感染者疗程24周,并分别在治疗第4、12、24、48周进行随访观察,比较不同基因型HCV感染者中合并与未合并2型糖尿病感染者的持久病毒学应答(SVR)率。结果显示,基因1b型的HCV感染者中合并2型糖尿病者SVR率为57.14%,未合并2型糖尿病者SVR率为90.00%;基因2a型的HCV感染者中合并2型糖尿病者(14例)及未合并2型糖尿病者(24例)均获得SVR。2型糖尿病合并基因2a型HCV感染者的SVR无明显影响,但基因1b型HCV感染者的SVR明显降低(P<0.05)。HCV基因型是合并2型糖尿病HCV感染者聚乙二醇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疗效的关键影响因素。 张龙琪 王伟洪 童照威 施柏年关键词:2型糖尿病 丙型肝炎 替考拉宁治疗肝硬化患者肠球菌属感染致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调查替考拉宁治疗肝硬化患者肠球菌属感染致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4年1月医院收治的73例肝硬化肠球菌属感染致自发性腹膜炎患者临床资料,均应用国产替考拉宁治疗,疗程7~14 d ,观察其临床、细菌学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73例肝硬化肠球菌属感染致自发性腹膜炎患者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腹胀、腹围增加、尿少等;经替考拉宁治疗后,治愈39例,治愈率53.4%,显效25例,显效率34.2%,有效8例,有效率11.0%,无效1例,无效率1.4%,总有效率98.6%;73例患者无1例出现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肝硬化肠球菌属感染致自发性腹膜炎时应用替考拉宁临床效果佳、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张龙琪 钟剑锋 张春 王伟洪关键词:替考拉宁 肠球菌属 肝硬化 自发性腹膜炎 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性肝硬变12例分析 2004年 张龙琪 陆群英关键词:拉米夫定 药物治疗 乙肝 并发症 中西结合治疗急性重型药物性肝炎1例 张龙琪 施柏年 徐美灵去羟肌苷、司他夫定联合奈韦拉平治疗AIDS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10年 张龙琪 童照威 施柏年 王伟洪关键词: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去羟肌苷 司他夫定 奈韦拉平 成人嗜血细胞综合征3例临床分析 2013年 嗜血细胞综合征(HPS)是一种反应性的单核巨噬系统疾病,是从骨髓细胞学、组织病理学角度提出的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发热、肝睥肿大、全血细胞减少,组织细胞增生和明显吞噬血细胞。发病率不高,以儿童多见, 张龙琪关键词:嗜血细胞综合征 成人 全血细胞减少 骨髓细胞学 组织病理学 吞噬血细胞 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口服整肠生胶囊对血氨的影响 2006年 目的观察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口服整肠生胶囊对血氨的影响。方法6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2组:治疗组在常规护肝的基础上口服整肠生胶囊,对照组仅用常规护肝治疗。比较治疗后2组血氨变化以及肝性脑病发生的情况。结果治疗组血氨下降程度和肝性脑病的发生均较对照组明显有益。结论整肠生胶囊能够调整肠道菌群,减轻高氨血症,降低肝性脑病的发生,且没有不良反应。 张龙琪 刘春燕 王伟洪 施柏年关键词:慢性重型肝炎 血氨 整肠生胶囊 湖州地区输血后感染丙型肝炎病毒患者IL-28基因多态性的流行病学调查 陈海艳 刘春燕 张龙琪 沈雨娟 钟剑锋 钦圣兰 徐美灵 钱福 1.课题来源与背景:湖州地区就诊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多有20世纪90年代输血制品感染史,且感染对象相对集中为本地常住人群。前期抗病毒治疗过程中鲜见进行IL-28基因多态检测者,该研究通过检测IL-28基因多态来指导临床...关键词: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 流行病学调查 输血 去羟肌苷、司他夫定联合奈韦拉平治疗艾滋病患者疗效观察 抗逆转录酶病毒治疗的目的是有效地抑制HIV病毒的复制和长期维持极低的病毒量。虽然无法彻底治愈AIDS,已经成功降低了AIDS患者的病死率。
本研究应用2NRTI(去羟肌苷ddI、司他夫定d4T)联合NNRTI(... 施柏年 张龙琪 童照威关键词:艾滋病治疗 抗病毒药 去羟肌苷 司他夫定 奈韦拉平 文献传递 浙江省湖州地区白细胞介素-28B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丙型肝炎病毒自发清除和抗病毒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分析浙江省湖州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感染患者的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28B rs8099917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HCV感染的自发清除和抗病毒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所有268例HCV感染患者基线水平进行HCV RNA低拷贝定量、基因型、IL-28B rs8099917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检测. 163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完成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 PR方案)抗病毒治疗48周,随访24周;44例患者给予达拉他韦联合索磷布韦抗病毒治疗12周.监测不同IL-28B rs8099917位点基因型患者抗病毒治疗后的病毒学应答情况.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比较.结果268例患者IL-28B rs8099917位点基因型以TT型为主,占84.33%,GT型占15.67%,没有发现GG 型.135例急性 HCV 感染者中有61 例发生病毒自发清除,74 例转为慢性感染,自发清除率 TT 型占47.11%,GT型占28.57%,TT型与GT型的自发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1.072,P=0.30).完成PR治疗的163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治疗结束后24周持续病毒学应答( sustained virological response , SVR)率为86.50%(141例),TT型的SVR率优于GT型(91.67%比4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28.212,P<0.05).基因1b型与基因2a型对24周 SVR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1.525, P>0.05).44例给予达拉他韦联合索磷布韦抗病毒治疗的患者中,TT型和GT型患者治疗结束后24 周SVR率均为100%.结论浙江省湖州地区HCV感染患者的IL-28B rs8099917位点多态性与急性HCV自发清除无明显相关性. PR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中TT型患者的SVR率优于GT型,具有预测价值.达拉他韦联合索磷布韦抗病毒治疗SVR率可达100%. 陈海艳 童照威 张龙琪 王伟洪关键词:抗病毒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