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黎

作品数:39 被引量:172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医药卫生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33篇政治法律
  • 5篇文化科学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3篇禁毒
  • 12篇毒品
  • 8篇犯罪
  • 5篇毒品犯罪
  • 4篇侦查
  • 4篇精神活性物质
  • 4篇活性
  • 3篇毒品滥用
  • 3篇易制毒化学品
  • 3篇制毒
  • 3篇化学品
  • 3篇打防对策
  • 2篇电离
  • 2篇毒情
  • 2篇信息化侦查
  • 2篇知识图
  • 2篇知识图谱
  • 2篇少年
  • 2篇实训
  • 2篇实证

机构

  • 39篇中国人民公安...
  • 2篇苏州微木智能...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北京警察学院
  • 1篇北京市海淀区...
  • 1篇公安部禁毒情...

作者

  • 39篇张黎
  • 3篇姜康康
  • 3篇李文君
  • 2篇王志超
  • 2篇邵俊程
  • 2篇张拓
  • 1篇李金璘
  • 1篇王雪
  • 1篇邢艾杰
  • 1篇徐鹏
  • 1篇陈帅锋
  • 1篇陆垚
  • 1篇聂鹏
  • 1篇张丽林
  • 1篇刘嵩岩

传媒

  • 6篇中国人民公安...
  • 5篇云南警官学院...
  • 3篇北京警察学院...
  • 3篇江西警察学院...
  • 3篇广西警察学院...
  • 2篇中国药物依赖...
  • 2篇警察技术
  • 2篇政法学刊
  • 2篇广西警官高等...
  • 2篇北京人民警察...
  • 1篇中国药物滥用...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公安教育
  • 1篇中国边防警察...
  • 1篇现代传播(中...
  • 1篇山西警察学院...

年份

  • 1篇2025
  • 4篇2024
  • 5篇2023
  • 3篇2022
  • 6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体育兴奋剂管制面临的挑战与完善路径
2024年
体育兴奋剂和毒品都属于物质滥用范畴,相关违法犯罪具有隐蔽性,侵犯了多重法益,种类也存在重叠。由于竞技体育中对业绩的盲目追求、物质滥用市场的逐利性和现代科技的介入,兴奋剂问题屡禁不止。同时,我国在体育兴奋剂管制方面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管制种类更新滞后、兴奋剂滥用向青少年体育和社会体育蔓延,以及检测程序存在缺陷等。本文通过借鉴我国毒品管制经验,在完善体育兴奋剂管制制度、动态调整兴奋剂列管种类、加强执法协作、加大科技助力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希望通过借鉴毒品管制经验,积极应对我国当前体育兴奋剂管制所面临的挑战,进一步完善我国体育兴奋剂管制制度。
寇珺张黎徐鹏
J市中学生新型毒品认知、滥用倾向、态度调查及启示——基于4394例样本的实证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现阶段我国以中学生为代表的青少年所面临的毒品诱惑正在不断升级。新种类、新包装、新用途的新型毒品使用近年呈现上升趋势。以我国东部地区某省会城市J市4393例中学生为样本,采用分层抽样方法,调查中学生对新型毒品的认知、滥用倾向、态度及影响因素,得出了中学生新型毒品认知率不高、多数中学生对新型毒品态度模糊,少数中学生新型毒品滥用倾向较高、中学生新型毒品预防教育亟须加强的结论,并为中学生毒品预防教育提供依据。
亢梅力张黎
关键词:新型毒品中学生
合成毒品滥用与首都社会公共安全问题调查报告被引量:2
2015年
调查的目的:搜集掌握近年来我国合成毒品滥用引发公共安全问题的发展态势,首都地区合成毒品滥用情况及其对首都社会公共安全形成的风险隐患。调查的方法:首先是实地调查法,即走访北京市公安禁毒、公安交管、道路交通、安全生产技术监督等相关部门,通过咨询和座谈等方式搜集整理数据及案例等资料;其次是互联网调查法,即通过互联搜索方式,针对我国合成毒品滥用、吸食合成毒品肇事肇祸危害公共安全等信息进行检索固定,分类统计出可靠性强、甄别度高、客观性强的数据信息,并与实地调研所获信息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论与启示:首都地区合成毒品滥用发展态势不容乐观,已引发一系列公共安全领域的风险问题,应当通过理念革新、制度建设、方法创新来加以有效防控。
张黎陆垚
关键词:公共安全
论物流渠道贩毒问题及防治对策被引量:17
2011年
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出台,标志着物流业从传统物流开始向现代物流转变;同时,物流管理体制不健全、相关法律不完善等问题也日益突显。近年来,国内外禁毒执法力度不断加强,迫使贩毒分子千方百计开辟新的贩运渠道,物流渠道逐渐成为其新的选择。针对当前物流业禁毒工作存在的实际问题,应采取一整套包括主管部门、监管制度、阵地控制、资金保障、法律完善等方面在内的全局性、综合性防治对策。
张黎邵俊程
关键词:禁毒
情报导侦模拟实训在侦查专业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侦查部门在信息化侦查的建设和应用过程中,坚持情报主导侦查的发展方向,因此,侦查教学的基础资源、思想理念、教学内容和方法也要与时俱进,进行相关的调整和改进。情报导侦模拟实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战综合应用能力,满足侦查实务部门对于侦查人才培养的要求,进而推动信息化侦查工作的长足发展。
张黎李金璘
关键词:信息化侦查
论我国涉毒演艺人员限制从业制度的完善
2023年
我国演艺人员限制从业制度体现在法律草案、地方性法规、国务院部门规章、行业规范中。《广播电视法(征求意见稿)》规定广播电视部门有权限制违法艺人的节目播放;禁毒地方性法规对涉毒艺人限制从业的期限、范围等内容做了具体规定;国务院部门规章禁止违法失德艺人参与演出;行业规范要求协会成员在行业范围内联合抵制违规艺人。在此基础上,立法机关应修订《禁毒法》相关规定,在法律法规中明确限制从业的具体内容;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应落实行业监管责任;有关行业协会应设立解禁标准、补充救济措施,以完善涉毒演艺人员限制从业制度。
贺伊杰张黎
新精神活性物质的滥用危害与防控问题研究——以构建我国禁毒防控体系为视角被引量:50
2013年
新精神活性物质具有类似毒品的药物依赖性,存在于法律管制之外,合成方法简便,是由精神活性物质转变为毒品的中间过渡形态。毒品犯罪分子善于寻找各国毒品管制范围的差异,利用新精神活性物质的"合法"外衣欺骗和诱使他人滥用,并引发严重的公共健康和公共安全问题。目前,新精神活性物质的滥用危害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新精神活性物质防控应当成为我国禁毒防控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亟需建立新精神活性物质防控机制,通过开展监测、预警、评估和管制等工作,有效遏制新精神活性物质制贩和滥用问题的发展态势,减缓其向流行毒品演化的进程,保障实现我国禁毒防控体系建设的整体目标。
张黎张拓
论邮路贩毒防治对策被引量:3
2011年
毒贩已把邮路当做贩运毒品的"绿色通道",成为贩运毒品的主要途径之一,但是邮政禁毒机制不健全,法律不完善,缉毒措施不到位,实际截获的毒品数量与现实邮路毒品的贩运量还有很大差距。构建行之有效的邮路查毒缉毒防控体系成为禁毒工作当务之急。
李文君邵俊程张黎
关键词:防控对策
比较研究视野下的线人侦查制度构建
2018年
线人侦查是针对隐蔽性有组织犯罪活动开展侦查的重要手段之一,正当科学地使用线人,对提高破案率和侦查效益大有裨益。从内涵看,线人侦查应属于隐匿侦查措施范畴,但我国《刑事诉讼法》《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仅对隐匿侦查的决定权、不得诱人犯罪、不得危害公共安全等方面做了笼统规定,并未对线人侦查的适用条件、审批程序、选用与保护等问题做出具体规制,因而参考国外较为成熟的相关法律制度,结合我国具体实际,构建规范的线人侦查制度尤为必要。
王淑欣张黎
关键词:线人秘密侦查
苯乙胺类物质的滥用危害与管制措施探析被引量:2
2021年
2017年《世界毒品报告》显示:苯乙胺类物质已成为继合成大麻素类、合成卡西酮类之后的第三大合成类毒品。在所有因滥用新精神活性物质导致的临床病例中苯乙胺所占比例高达28.4%[1],苯乙胺类物质因其化学结构灵活多变,由此成为众多非法兴奋剂的演变"载体",加之部分苯乙胺类新精神活性物质兼具兴奋与致幻的双重效应,其危害性较之传统兴奋剂类毒品有过之而无不及。本文将在阐述苯乙胺类物质演变史、滥用危害及国内管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芬太尼类物质整类列管的经验,对苯乙胺类物质的有效管制进行有益探索。
李莎莎张黎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