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青帝
-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磁共振H^1-MRS和DTI联合应用诊断胶质瘤的价值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磁共振波谱成像(H1-MRS)和弥散张量成像(DTI)对于判别胶质瘤良、恶性和侵袭性的价值,为临床全面评估胶质瘤生物学特性并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提供影像学支持。方法:13例低级别胶质瘤和12例高级别胶质瘤患者均行常规MRI、MRS和DTI检查,测量相关参数,分别对2组患者组内及组间参数进行比较,并通过纤维束示踪图观察肿瘤周围白质纤维束的改变。结果:与低级别胶质瘤组比较,高级别组胶质瘤患者肿瘤实质、瘤周水肿和水肿边缘的NAA/Cr、NAA/Cho比值和rFA值降低,Cho/Cr比值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组胶质瘤患者瘤周水肿与水肿边缘的各代谢物比值(NAA/Cr0.98±0.19、1.46±0.25;Cho/Cr 2.80±1.20、1.29±0.28;NAA/Cho 0.58±0.19、1.12±0.18)及rFA值(0.56±0.11、0.78±0.06)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级别胶质瘤对纤维束的影响轻微,主要表现为为纤维束受压、稀疏及局部轻度破坏;高级别胶质瘤对纤维束的影响严重,可使该区域内纤维束移位甚至中断。结论:MRS联合DTI能够在术前评价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及瘤细胞侵袭性,结合DTT直接观察白质纤维束改变,可为胶质瘤治疗方案的制定、判断手术效果及预后判定提供影像学依据。
- 程艳华刘洋张青帝周宏伟兰文婧王静武薇谷艳英
- 关键词:磁共振波谱成像弥散张量成像胶质瘤
- BOLD-fMRI和DTI在视觉通路病变联合应用的价值
- 联合应用BOLD-fMRI与DTI探讨视觉通路病变患者视放射的解剖学结构变化及视觉皮层功能改变的特征,并进一步探讨二者相关性从而为视觉通路疾病的临床术前风险评估、手术治疗方案的确定及预后评价提供重要依据。本文对21例不同...
- 张青帝
- 关键词:弥散张量成像视觉通路视觉皮层视放射
- 文献传递
- 脑面血管瘤病的CT与MR诊断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脑面血管瘤病的CT和MRI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脑面血管瘤病的CT、MRI资料,9例均行CT、MRI检查,其中2例行MRA检查。结果:单侧病灶7例,双侧病灶2例。患者病侧均有不同程度脑萎缩,CT显示7例脑皮质有点片状及脑回样高密度钙化﹑颅骨板障不同程度的增厚,MRI在CT显示钙化区内仅2例显示为T2WI稍低信号,颅骨板障增厚见4例且脑表见管条状丰富血管影;2例MRA示患侧动脉较对侧细小。结论:CT是诊断脑面血管瘤病的首选检查方法,MRI和MRA有利于显示畸形血管,CT与MR联合应用,更有利于脑面血管瘤病的诊断。
- 张青帝程艳华谷艳英
- 关键词:脑面血管瘤病CTM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