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霞
- 作品数:26 被引量:69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雾化吸入利多卡因用于口腔软组织手术术后镇痛效果评价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评价雾化吸入利多卡因在口腔软组织手术术后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择期行口腔黏膜软组织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手术结束后研究组患者给予2%利多卡因10 mL雾化吸入,对照组患者给予生理盐水10 mL雾化吸入,记录两组患者不同时点(T0为雾化吸入开始时,T1~T3分别为雾化吸入后0.5、2、4 h)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生命体征、舒芬太尼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比较,在T0时点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1、T2和T3时点,研究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疼痛VAS评分明显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各时点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24 h舒芬太尼用量(9.00±8.52)μg,对照组患者术后24 h舒芬太尼用量(45.00±13.18)μg,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有1例患者发生恶心,未有患者发生呕吐;对照组有4例患者发生恶心,1例患者发生呕吐。结论在口腔软组织手术术后雾化吸入利多卡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式,能够明显降低阿片类镇痛药物的用量。
- 冯英博王纯张倩张雪迪白晓峰张霞
- 口腔颌面外科学(6) 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急救被引量:3
- 2010年
- 口腔颌面部损伤的同时往往伴发一些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窒息、出血、休克、颅脑损伤及胸腹伤等。这就要求临床医生首先要通过对伤员的呼吸、脉搏、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及意识、瞳孔的检查,判断伤员有无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和体征,并针对这些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急救处理;
- 张霞白晓峰
-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损伤急救处理口腔颌面外科学生命体征临床医生胸腹伤
- 2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液用于头颈部游离皮瓣修复术患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观察2种输注高容量血液稀释(AHHD)液对头颈部游离皮瓣修复术患者的效果。方法 40名头颈部游离皮瓣修复患者随机分为羟乙基淀粉组(H组)和乳酸林格液组(R组)。麻醉诱导后分别在30 min内输入20 ml/kg 6%羟乙基淀粉或乳酸林格液进行高容量血液稀释。记录AHHD前(T1),AHHD 15min(T2),AHHD完成后即刻(T3),游离瓣血管吻合前(T4),血管吻合开始1 h(T5),血管吻合结束时(T6)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氧饱和度(SPO2)。在T1和T3时刻采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和电解质测定。术前及术后查Plt,PT,APTT,并计算出血量,输血量和输血率。结果与AHHD前比较,H组患者HR在T3降低;MAP在T3,T4,T5,T6时升高。与R组比较,MAP在T4,T5,T6时升高。2组患者AHHD后Hb均明显降低,其中H组降低更明显。与AHHD前比较,H组患者在血液稀释后Na+,K+,Ca2+浓度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与R组比较,H组患者在血液稀释后K+,Ca2+浓度明显降低。与R组比较,H组患者输血量和输血率明显降低,皮瓣成活率增高。结论头颈部游离皮瓣修复患者术前AHHD扩容效果确切,羟乙基淀粉做AHHD较乳酸林格液能明显降低术者输血量(率),提高皮瓣成活率。
- 张霞白晓峰姚旺李闯王臻李书涛张倩
- 关键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颌面部手术血液保护羟乙基淀粉乳酸林格液
- 一种带有负压吸引的三腔胃管
- 一种带有负压吸引的三腔胃管,包括胃管,气囊,打气管,负压引流管,引流管套,变频器控制的负压泵装置;其中:胃管的前端带有大通孔,胃管上套有气囊;气囊与打气管连通,打气管与胃管平行布置;负压引流管与胃管平行布置,负压引流管的...
- 白晓峰张霞卢利
- 文献传递
- 一种颏下入路气管内插管装置
- 一种颏下入路气管内插管装置,包括负压吸引装置,电凝止血装置,硬质锥状插管头部,负压吸引管,电凝止血线束管,气管内插管,负压泵连接口,线束连接端口;硬质锥状插管头部插接在气管内插管的前端,硬质锥状插管头部的侧面带有电凝止血...
- 白晓峰张霞杨鸣良周青冯英博
- 文献传递
- 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低氧诱导因子基因转染促进SD大鼠骨组织工程血管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评价重组腺病毒介导的低氧诱导因子基因导入是否具有促进SD大鼠骨组织工程的血管化的作用。方法通过重组低氧诱导因子腺病毒载体转染SD大鼠的骨髓基质细胞,然后将含有目的基因种子细胞与骨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藻酸钙复合成可注射性组织工程骨植入裸鼠背部皮下,应用Masson染色和SP免疫组化法观察异位成骨能力,检测构建组织的微血管密度计数(MVD)。结果动物实验显示,实验组新骨形成和新生血管形成良好,实验组的微血管化密度显著地高于对照组。结论低氧诱导因子基因导入有利于组织工程骨的新骨形成和再血管化。
- 白晓峰张霞李增健
- 关键词:低氧诱导因子基因转染骨髓基质细胞SD大鼠
- 一种经鼻气管导管固定器
- 一种经鼻气管导管固定器,包括软绳,弹性开口环状带,硬质半环,柔性垫圈,斜支撑,支撑平台,卡箍装置。其中:弹性开口环状带的两端连接有软绳,弹性开口环状带的上面中间位置安装有硬质半环,支撑平台通过斜支撑安装在硬质半环上面,支...
- 张霞白晓峰
- 文献传递
- 地佐辛联合利多卡因在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中应用效果评价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评价地佐辛联合利多卡因在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9年5—8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2组。研究组麻醉药物选用2%利多卡因4 mL+地佐辛0.2 mL(1 mg),对照组麻醉药物选用2%利多卡因4 mL+生理盐水0.2 mL。记录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持续时间、术中镇痛效果及麻醉相关并发症。结果研究组麻醉起效时间为(150.90±24.92)s,对照组麻醉起效时间为(228.60±28.47)s,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麻醉持续时间(3.49±0.43)h,对照组麻醉持续时间(2.39±0.31)h,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中镇痛效果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且均有1例出现一过性头晕症状。结论地佐辛联合利多卡因应用于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效果良好,能够有效缩短利多卡因起效时间,延长持续时间,并不会导致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 王纯张雪迪白晓峰卢杨张子奇李静张霞
- 关键词:地佐辛利多卡因
- 双侧上颌磨牙间横向结扎固定治疗上颌骨及腭骨矢状骨折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 探讨上颌骨及腭骨矢状骨折的治疗方法,评价上颌磨牙间横向环状结扎联合犁状孔缘坚强内固定对上颌骨和腭骨矢状骨折的疗效,以进一步提高面中部骨折的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的79例上颌骨及腭骨矢状骨折病例.根据骨折移位程度、咬牙 合情况及伤后至就诊时间等因素选择手术治疗或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采用双侧上颌磨牙间横向环状结扎恢复上颌牙弓宽度,并联合应用微型钛板于上颌骨犁状孔缘完成上颌骨和腭骨矢状骨折的固定.结果 本组患者中,75例随访3~6个月,治疗效果稳定.73例(占97.33%)患者术后咬牙合关系恢复较好,1例术后出现咬牙合无力,1例术后出现单侧咬牙 合不良.结论 采用双侧上颌磨牙间横向结扎固定,可以使上颌骨及腭骨矢状骨折恢复至正常咬牙合关系,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 白晓峰张霞杨鸣良卢利
- 关键词:上颌骨骨折
- 口腔颌面部缺损组织瓣修复重建术输注红细胞成分血调查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收集我院近5年所有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后组织瓣修复缺损手术患者输血资料,记录其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组织瓣类型和输血量。结果显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后组织瓣修复缺损术围术期输血为少量或中等量用血,输血增多常见于老年,肿瘤位于上、下颌骨,修复组织瓣种类为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或双游离组织瓣的患者。
- 刘青鹏张霞
-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手术组织瓣修复血液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