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英
- 作品数:53 被引量:122H指数:8
- 供职机构:河北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一种新型的长光程薄层光谱电化学池被引量:5
- 1993年
- 1 前言光谱电化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是把光谱方法和电化学方法结合起来,可进行现场分析的技术.作者曾用夹心式薄层电解池研究过超常价态Ag(Ⅲ)、Cu(Ⅲ),大分子冠醚配合物电还原反应的机理.对于一般的薄层电解池,由于从薄层正面透光,主要有三点不足:(1)由薄层溶液厚度决定的短光程,使得溶液粒子的检测灵敏度较低;(2)
- 顾登平张雪英蒋殿录马子川
- 关键词:光谱电化学电解池
- 新型弱相互作用机制及调控的理论研究
- 曾艳丽孙政李晓艳张雪英孟令
- 该项目属于理论化学研究领域。弱键体系的相关研究涉及到生命机理、大气化学、晶体工程、高效功能材料、药物设计等许多方面。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对开展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本质、材料化学、药物设计等方面的研究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该...
- 关键词:
- 关键词:理论化学药物设计
- 系列氰化物与卤化锂、卤化氢间锂键和氢键的理论研究
- 张雪英孟令鹏郑世钧
- 复合物TEMPO…XY中自由基卤键的性质及协同效应
- 2022年
- 采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研究了2,2,6,6四甲基哌啶1氧自由基(TEMPO)与卤化物XY(X=Cl,Br,I;Y=CH_(3),CF_(3),CN)间的自由基卤键的结构与性质及卤键间的协同效应.复合物TEMPO…XY中的自由基卤键为较弱的闭壳层非共价作用.当Y相同时,卤键强度按照X=Cl,Br,I的顺序依次增强;当X相同时,随着取代基CH_(3),CF_(3),CN吸电子能力的增强,卤键作用逐渐增强.卤键的结合能与卤原子σhole处的静电势值、O…X键鞍点处电子密度、能量密度值及分子间积分电荷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与双分子复合物中的卤键相比,三分子复合物NCX…TEMPO…XCN中O…X卤键作用减弱,卤键之间存在负协同效应;TEMPO…XCN…XCN复合物中O…X和N…X卤键彼此加强,具有正协同效应.
- 郭玉琳单爱婷张利利张雪英
- 关键词:非共价相互作用氮氧自由基
- 成对电合成技术的新进展被引量:20
- 2000年
- 介绍了作者在有机电合成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 ,结合已研究成功的实例 ,简介了每个工艺的原理、最佳工艺条件、所获得产品的电流效率及产物的质量分数。结合有机电合成的发展方向 ,介绍了近期作者在阴极间接电氧化和阳极间接电氧化所做的工作 ,这一研究将会促进有机电合成的发展 ,开拓有机电合成的思路 ,扩大有机电合成的研究范围 ,使阴极、阳极能合成更多、更复杂。
- 顾登平张雪英崔宝秋张越赵建玲
- 关键词:成对电合成有机电合成间接电氧化
- 阴极间接电氧化合成顺环氧丁二酸被引量:3
- 2000年
- 采用钨酸盐 /过钨酸盐媒质由顺丁烯二酸酐在阴极间接电氧化合成了顺环氧丁二酸 ,获取了最佳工艺条件 :反应温度 70℃、钨酸钠浓度 2 0mmol/L、反应时间 90min、pH5、物料的物质的量比 1.0∶0 9,经液相色谱检测 ,环氧化率达 90 %。
- 崔宝秋顾登平张雪英
- 关键词:顺丁烯二酸酐
- 成对电解同时合成丁二酸和乙醛酸被引量:27
- 1997年
- 研究了成对电解新工艺,即在阳极室乙二醛电氧化合成乙醛酸,收率超过70%;在阴极室顺丁烯二酸电还原合成丁二酸,收率可达85%。同一电解槽同时获得二种高附加值的产品,并且比旧工艺节约了40%的电能。该工艺具有投资少,工艺简单。
- 张宏坤张雪英顾登平
- 关键词:电有机合成
- 一些典型分子间相互作用体系中化学键的理论研究
- 张雪英曾艳丽李晓艳许保恩孟令鹏朱敏郝静
- 利用高水平的量子化学计算MP2、DFT等和电子密度拓扑分析方法,对一些典型的分子间相互作用体系中的氢键、卤键和锂键的基态构型、电子结构、成键特性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探讨。一方面为进一步开展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本质研究...
- 关键词:
- 关键词:量子化学化学键理论拓扑分析方法
- 弱键(氢键、卤键和锂键)的电子密度拓扑分析方法研究
- 分子间相互作用对液相物质特别是水的存在以及生物大分子如DNA、RNA和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它还在生命中最重要的过程之一—分子识别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近年来,分子间相互作用特别是弱键作用在超分子化学、分子生物学、晶...
- 张雪英
- 关键词:分子间相互作用氢键锂键电子密度拓扑分析
- 过氧氢自由基HO_2与CH_2S的反应机理及动力学被引量:5
- 2011年
-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在6-311++G(d,p)基组水平研究了HO2与CH2S的微观反应机理.在CCSD(T)/6-311++G(d,p)//B3LYP/6-311++G(d,p)水平上获得了势能面.利用经典过渡态理论(TST)与变分过渡态理论(CVT)并结合小曲率隧道效应模型(SCT),计算了反应通道在200~2500 K温度范围内的速率常数kTST,kCVT和kCVT/SCT.找到了该反应体系的6个反应通道,其中HO2的端位O进攻CH2S中C生成的HOOCH2S及其异构化得到的OOCH2SH均为主反应产物.动力学数据也表明,当温度低于1400 K时,通道(1a)HO2+CH2S→TS1/P1→HOOCH2S是主反应通道,高于1400 K时,通道(2a)HO2+CH2S→TS2/P1→HOOCH2S占优势.
- 刘占荣许保恩曾艳丽李晓艳孟令鹏孙政张雪英张萍
- 关键词:HO2反应机理速率常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