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锦

作品数:32 被引量:150H指数:7
供职机构: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延安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肝硬化
  • 5篇胃癌
  • 3篇脂肪
  • 3篇文献复习
  • 3篇细胞
  • 3篇消化道
  • 3篇内镜
  • 3篇静脉
  • 3篇酒精
  • 3篇酒精性
  • 3篇出血
  • 2篇胆管
  • 2篇胆管炎
  • 2篇蛋白
  • 2篇血症
  • 2篇炎症
  • 2篇炎症性
  • 2篇炎症性肠病
  • 2篇预后
  • 2篇原发性

机构

  • 31篇延安大学
  • 2篇榆林市第二医...
  • 1篇西安高新医院
  • 1篇榆林市第一医...
  • 1篇铜川市人民医...

作者

  • 31篇张锦
  • 9篇孟存英
  • 6篇韩文
  • 5篇戴光荣
  • 5篇刘鑫
  • 3篇乔丽娜
  • 3篇刘鹏飞
  • 3篇郝婷婷
  • 3篇李艳
  • 2篇马晓鹏
  • 2篇李士新
  • 2篇袁东红
  • 1篇李林娟
  • 1篇刘娜
  • 1篇王会丰
  • 1篇黑江荣
  • 1篇闫丽明
  • 1篇刘欢
  • 1篇古巧燕
  • 1篇郑军

传媒

  • 3篇肝脏
  • 2篇胃肠病学和肝...
  • 2篇疑难病杂志
  • 2篇临床医学进展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临床荟萃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山东医药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陕西中医
  • 1篇中国医学物理...
  • 1篇解剖学研究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延安大学学报...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3篇2023
  • 4篇2022
  • 12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5
  • 1篇2014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线粒体抗体阴性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的诊治新进展
2019年
随着时间推移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最终可发展为肝硬化,大多数患者最终死于肝硬化及其并发症。抗线粒体抗体(AMA)是PBC患者的特异性抗体,约5%~10%的PBC患者AMA为阴性。PBC诊断特异度不高,故AMA阴性的PBC患者更易误诊。目前对于PBC患者主要治疗方案为熊去氧胆酸、奥贝胆酸,以及其他的新型制剂,但药物治疗只能延缓疾病进展,肝移植是终末期PBC患者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就AMA阴性PBC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展开综述,有助于早期确诊AMA阴性PBC患者,早诊断、早治疗,延缓病情进一步发展。
聂伟杰张锦刘佳高晶孟存英
关键词:胆管炎抗线粒体抗体
高脂血症患者血清ALT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胰腺病的关系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究高脂血症患者血清ALT的表达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胰腺病(NAFPD)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90例高脂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MRI检测患者胰腺的脂肪变性严重程度,并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无胰腺脂肪变性,n=22)、胰腺脂肪沉积组(n=20)、胰腺炎组(n=25)和胰腺纤维化组(n=23)。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ALT的表达水平,并分析ALT与NAFPD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各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胰腺脂肪沉积组、胰腺炎组、胰腺纤维化组的BMI和ALT水平均逐步升高,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清ALT、BMI均与NAFPD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11、0.002)。血清ALT评估NAFPD病情严重程度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21,敏感度为97.3%,特异度为82.40%。结论检测高脂血症患者BMI和血清ALT水平有助于辅助评估NAFPD病情严重程度。
张锦韩文刘鑫
关键词:高脂血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体质量指数
脾切除后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肝性脊髓病1例
2021年
肝性脊髓病是一种罕见的慢性肝病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以双下肢进行性无力、痉挛性瘫痪为主要特征,该病发病率低、尚无治愈方法,且临床工作者对其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了解不详,故临床上较易出现误诊、漏诊。
南当当张锦高荣建杨瑞田青鸽
关键词:肝性脊髓病肝硬化肝性脑病
结直肠癌患者微创根治手术后淋巴结检出影响因素及纳米碳示踪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微创根治手术后淋巴结检出的影响因素及纳米碳示踪应用价值。[方法]纳入行微创根治手术治疗CRC患者672例,根据是否采用纳米碳示踪分组,通过倾向评分法完成基线资料匹配,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法评价微创根治手术后淋巴结及阳性淋巴结检出数量独立影响因素。[结果](1)倾向性评分匹配后示踪组与非示踪组患者各37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示踪组检出阳性淋巴结数量显著多于非示踪组(P<0.05)。(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病灶位置、肿瘤最大径及是否行纳米碳示踪均与微创根治手术后淋巴结检出数量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灶位置和是否行纳米碳示踪均是微创根治手术后淋巴结检出数量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3)病理类型、T分期、病理组织学分级、神经侵犯情况及是否合并癌结节均与微创根治手术后阳性淋巴结检出数量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分期、病理组织学分级、脉管侵犯及合并癌结节情况均是微创根治手术后阳性淋巴结检出数量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CRC患者微创根治手术后淋巴结检出数量与病灶位置和是否行纳米碳示踪关系密切;T2~4期、组织学分级3~4级、合并脉管侵犯及癌结节者更易检出阳性淋巴结。
郝婷婷申妮张锦孙海丽孟存英马晓鹏
关键词:结直肠癌手术淋巴结纳米碳
溃疡性结肠炎合并甲状腺癌1例并文献复习
2023年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一种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的非特异性慢性炎症性肠病,且病情易反复,治疗难度较大,治疗通常用氨基水杨酸制剂、皮质类固醇、免疫调节剂、生物制剂等。然而,UC的治疗与肿瘤的发生及复发也常相互影响,故此类患者的治疗对临床医生有很大的挑战,本文旨在提供1例典型病例的病历资料、治疗情况,并探讨其之后的治疗。
吴海丽张锦孟存英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甲状腺癌炎症性肠病
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常见肠道菌群失衡与肝功能分级的关系研究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肝硬化患者常见肠道菌群失调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关系。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CHB肝硬化患者208例,按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划分为A级组(n=101)、B级组(n=86)、C级组(n=21),另纳入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取对象粪便标本,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肠杆菌属、肠球菌属、乳酸杆菌属、双歧杆菌属、拟杆菌属、梭菌属细菌数量。结果:4组杆菌属、肠球菌属、乳酸杆菌属、双歧杆菌属、拟杆菌属、梭菌属细菌数量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杆菌属、肠球菌属数量与Child-Pugh分级呈明显正相关,乳酸杆菌属、双歧杆菌属、拟杆菌属、梭菌属数量与Child-Pugh分级呈明显负相关。肠杆菌、肠球菌、拟杆菌、梭菌属、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细菌数量对诊断Child-Pugh分级B~C级均有可靠价值,ROC曲线下面积分别0.817、0.800、0.747、0.792、0.762、0.932。结论:CHB肝硬化患者普遍存在肠道菌群失调,表现为肠杆菌属、肠球菌属数量上升,乳酸杆菌属、双歧杆菌属、拟杆菌属、梭菌属数量下降,且变化程度与肝功能有密切关系。
武琼李艳张宁张锦
关键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肠道菌群肝功能CHILD-PUGH分级
食管静脉曲张及出血的内镜诊治现状被引量:6
2015年
食管静脉曲张(esophageal varices,EV)及其破裂出血是肝硬化最常见、最致命的并发症之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病死率及再出血率高,首次出血病死率可达50%左右,在经有效支持治疗之后,仍有15%20%的出血患者无法止血或5 d内再次出血[1],因此,EV及其出血的防治对延长肝硬化患者生命和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目前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三腔两囊管压迫治疗、消化内镜治疗、手术及介入治疗等。
张锦乔丽娜戴光荣
关键词: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治疗
十二指肠主乳头处Dieulafoy病1例并文献复习
2022年
Dieulafoy病是少见的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尤其以上消化道更为突出。其病灶小,诊断困难,在探查中极容易发生遗漏,并且可导致大出血而危及患者生命。发生在十二指肠主乳头处的Dieulafoy病临床上较为罕见,本文旨在提供1例典型病例的患者病历资料、探讨其诊治情况及文献复习,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和提高对本病的重视,减少误诊率和漏诊率。
吴海丽张锦孟存英
关键词:DIEULAFOY病消化道出血十二指肠
电子超声内镜和电子胃镜检查在老年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 探讨与比较电子超声内镜和电子胃镜检查在老年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8年8月至2022年2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85例老年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电子超声内镜和电子胃镜检查。记录患者病变部位性质与分布,记录电子超声内镜及电子胃镜检查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影像学特征,判断两者的诊断正确率。结果 在85例老年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中,其中间质瘤60例,异位胰腺9例,息肉6例,炎性增生4例,血管性病变4例,囊肿2例。病变部位分布:胃部51例,食管29例,十二指肠5例。良性病变81例,恶性病变4例。电子超声内镜检查时间为(34.19±5.18) min,长于电子胃镜[(30.43±6.06)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子超声内镜检查期间出现的咽喉部不适、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3%,明显低于对照组(1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质瘤主要表现为低回声病变,异位胰腺主要表现为低回声病变,息肉表现为黏膜层高回声区,炎性增生表现为各层结构完整,血管性病变表现为黏膜下层无回声结构,囊肿表现为均匀无回声区。电子超声内镜诊断正确率为98.82%,明显高于电子胃镜(8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电子胃镜,电子超声内镜检查虽然耗时较长,但是可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进行准确定位,具有很高的诊断正确率,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刘鑫陈瑶莉张锦
关键词:电子胃镜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诊断正确率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无创诊断被引量:4
2014年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疾病谱是由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simple fatty liver,NAFL)发展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进一步发展到相关肝硬化及肝癌。虽然NAFLD患者在全世界的流行病学和人口学特征各不相同,但是NAFLD的发病率趋势总休是在上升的。因而,NAFLD已经成为全球不可忽视的公共健康问题。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欧洲国家普通成人NAFLD患病率为20%-30%,
李晓梅戴光荣乔丽娜张锦
关键词:无创诊断肝纤维化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