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钊 作品数:25 被引量:101 H指数:6 供职机构: 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 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河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RANKL/RANK/OPG通路在口腔相关领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2023年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kappa B Ligand,RANKL)、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kappa B,RANK)、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作为肿瘤坏死因子家族的成员,通过RANKL/RANK/OPG信号通路调节破骨细胞发生及成熟,调控骨代谢,其表达水平直接影响骨质代谢与重塑,现被广泛研究。RANKL/RANK/OPG通路在口腔颌面部形成及改建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直接或间接反映出口腔骨破坏类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状态。该通路的失衡往往伴随RANKL的增加和(或)OPG的减少,RANKL/OPG的比值影响破骨细胞的成熟及功能,但部分疾病中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存在争议,且尚无能应用于临床疾病诊疗的阈值。本文就RANKL/RANK/OPG信号通路调节机制及其在牙周炎、种植、牙齿发育、正畸、颌面部骨缺损修复与再生等口腔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进一步探讨口腔中骨代谢及骨破坏类疾病的调节机制,并评价相关因子作为生物标志物的诊断和预后潜力,以期指导临床诊疗及探寻可能的免疫调节靶点。 王璐 周静 张婧 张钊关键词: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骨保护素 破骨细胞 1例前牙铸瓷贴面美学修复粘接意外病例的四手操作护理配合 被引量:2 2021年 通过对1例前牙贴面美学修复四手操作粘接意外病例的原因分析,详细阐述贴面修复四手操作护理配合的关键步骤及注意事项;为护理人员更好配合诊治医师完成贴面美学修复工作、提高诊治效率及质量、达到最佳美学效果提供临床参考。 刘青 张钊 代清影 苏洁 王梦瑶 郝晓然 黄香河关键词:贴面 四手操作 粘接 美容修复 不同垫底材料和固位深度高嵌体修复上颌前磨牙的抗折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比较不同垫底材料和固位深度的高嵌体修复上颌前磨牙的抗折强度。方法收集80颗离体上颌第一前磨牙,随机分为8组(A无垫底树脂组;B1复合树脂垫底、2 mm固位深度组;B2复合树脂垫底、3 mm固位深度组;B3复合树脂垫底、4 mm固位深度组;C1流动树脂垫底、2 mm固位深度组;C2流动树脂垫底、3 mm固位深度组;C3流动树脂垫底、4 mm固位深度组;D对照组,完整离体牙)。将A-C组离体牙制备为邻牙合缺损1/3洞形,根管治疗后按设计制作IPS e.max CAD高嵌体并粘接在基牙上。于万能力学试验机上测试所有样本抗折强度并记录折裂模式。结果各组抗折强度分别为A(697±104)N、B1(859±113)N、B2(1021±132)N、B3(1101±127)N、C1(714±107)N、C2(844±119)N、C3(972±122)N、D(807±111)N。垫底树脂及固位深度的不同对高嵌体抗折强度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不可修复折裂样本分别为A(10/10)、B1(2/10)、B2(5/10)、B3(10/10)、C1(1/10)、C2(3/10)、C3(9/10)、D(5/10)。无垫底树脂及固位深度4 mm组不可修复折裂数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垫底树脂存在时,固位深度大的高嵌体抗折强度更高,随之发生不可修复折裂的样本量增多,制备高嵌体固位深度不宜超过3mm。同种固位深度下,以复合树脂作为垫底材料的高嵌体较流动树脂垫底高嵌体抗折强度更高,应优先选用复合树脂作为高嵌体垫底材料。 吴洁 张钊 袁硕 马晓平关键词:垫底材料 高嵌体 抗折强度 CAD/CAM纯钛和铸造纯钛与瓷结合强度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比较CAD/CAM(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纯钛和铸造纯钛与瓷的结合强度。方法:分别用CAD/CAM和铸造方法制作钛瓷结合试件,运用三点弯曲方法测试钛瓷结合强度(n=8),并对钛瓷结合界面进行扫描电镜(SEM)观察分析。结果:CAD/CAM纯钛与瓷结合强度为(35.95±3.74)MPa、铸造纯钛与瓷结合强度为(28.37±1.98)MPa,组间比较P<0.05。电镜显示CAD/CAM钛瓷结合界面上钛基底与瓷间有较薄的过渡层,钛与瓷结合紧密,无明显孔隙;铸造纯钛与瓷结合界面上的过渡层较厚,存在微小的孔隙。结论:CAD/CAM纯钛与瓷的结合强度大于铸造纯钛与瓷的结合强度。 吴素然 张钊 袁硕 赵琛 郭长军关键词:铸造纯钛 钛瓷结合强度 三点弯曲试验 CAD/CAM高嵌体与全冠修复上颌前磨牙的抗折性能研究 2023年 目的:比较不同缺损类型的上颌前磨牙分别行高嵌体与全冠修复后的抗折强度。方法:收集大小形态相似的64颗离体上颌第一前磨牙,随机分为4组(n=16),分别制备成以下缺损类型:A牙合面缺损1/3组,B牙合面缺损1/2组,C邻牙合面缺损1/3组,D邻牙合面缺损1/2组。各组按照修复方式不同再分成两个亚组(n=8),A1-D1组行IPS e.max CAD高嵌体修复,A2-D2组行IPS e.max CAD全冠修复。在万能力学测试机上测试各组抗折力,记录折断力值、折断模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嵌体与全冠抗折力最大值均出现在A组,分别为(1203±148)N和(985±103)N。高嵌体修复组中A1组和B1组抗折强度明显高于C1组和D1组(P<0.05),全冠修复组中A2组和B2组抗折强度明显高于C2组和D2组(P<0.05)、C2组明显高于D2组(P<0.05)。同种缺损类型两种修复方式比较高嵌体抗折强度明显高于全冠(P<0.05)。各组间折裂模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前磨牙缺损洞型会对修复强度产生影响,牙合面缺损及邻牙合缺损前磨牙行高嵌体修复较全冠抗折强度更高,可优先选择使用。 吴洁 达云萌 张钊 袁硕 马晓平关键词:高嵌体 全冠 上颌前磨牙 抗折强度 烧结次数对金瓷冠微观结构及强度的影响 金属烤瓷全冠由于兼具金属的强度及烤瓷的美观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在临床修复过程中,由于患者的需要常常要对金瓷冠进行特殊的配色和修饰,使烧结次数增加。此外,在对金瓷冠进行外形修整时也会增加其烧结次数。反复烧结可能对金瓷冠的结构... 张钊关键词:金瓷冠 文献传递 烤瓷熔附金属修复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对烤瓷熔附金属修复体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 ,总结成功及失败的经验教训 ,提高口腔修复水平。方法对 5 97例患者的 719件烤瓷熔附金属修复进行 5~ 8年的临床观察 ,按统一的疗效标准 ,分为优秀、良好、失败 3级。结果优秀 6 17件 ,占 85 .8% ;良好 94件 ,占 13.1% ;失败 8件 ,占 1.1%。结论烤瓷熔附金属修复仍是目前最理想的固定修复方法 ,但在病例选择、修复体设计与制作、基牙的处理以及修复体的选色与配色方面 ,必须遵循相应的原则与方法 。 张方明 孟令强 孙国琪 李雅娟 郭长军 张钊关键词:烤瓷熔附金属 修复体 义齿 聚多巴胺对氧化锆粘接强度的影响及老化后的变化 2024年 目的探究聚多巴胺(polydopamine,PDA)复合涂层处理对氧化锆与自粘接树脂水门汀3M ESPE Rely XTMU200的粘接强度的影响及老化试验后粘接强度的变化。方法将“喷砂”、“喷砂+硅烷化”和“喷砂+PDA复合涂层”表面处理后的氧化锆试件经3M U200与树脂块进行粘接。然后随机分为3组,进行即刻剪切粘接强度的测试和冷热循环老化及PH循环老化后剪切粘接强度的测试。对各组粘接强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喷砂+硅烷化”组的氧化锆与树脂之间的粘接强度最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喷砂+PDA复合涂层”组的粘接强度值略大于“喷砂”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化试验后,各表面处理组的粘接强度均发生明显下降(P<0.05);“喷砂+PDA复合涂层”组粘接强度下降率最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喷砂+硅烷化”组粘接强度下降率稍高于“喷砂”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A复合涂层未能有效增加氧化锆与树脂粘接剂的粘接强度,其粘接强度和老化试验后的粘接稳定性均小于硅烷化涂层。 张婧 吴洁 王璐 周静 张钊关键词:氧化锆 树脂粘接剂 粘接强度 两种口腔镍铬合金离子析出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研究HeraeniumS与TILITE P两种口腔镍铬合金在唾液pH值和成分变化时离子析出行为。方法将两种合金试件在pH6.8正常唾液环境中浸泡一周,再用pH4的酸性及酸性加0.1%F-的人工唾液处理两小时,之后回到正常唾液环境中浸泡一周,观察其在处理前、后镍离子的析出和表面理化状态的改变。结果①在正常唾液环境中HeraeniumS合金镍离子的析出量大于TILITE P合金;②pH降低和氟化物的加入增大了两种合金镍离子的析出量,其中TILITE P合金大于HeraeniumS合金;③在短暂的pH降低和加入氟化物后再回到正常唾液环境中,TILITE P合金的镍离子析出量大于HeraeniumS合金;并且在合金表面可以观察到形态学上的腐蚀破坏。结论口腔镍铬合金的镍离子析出受到口腔环境动态变化的影响,TILITE P合金对环境改变的敏感性更大。 杨敏 陈树国 孟令强 张钊 沈文静关键词:口腔铸造合金 镍铬合金 离子析出 动态pH值变化对口腔铸造合金离子析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口腔动态pH变化对口腔铸造合金离子析出的影响。方法采用浸泡实验,对两种口腔铸造合金在pH变化前后人工唾液中离子析出量进行检测和对比。结果pH值的变化增加了两种合金的离子析出量,并且增大了TILITEP合金在pH变化后回到正常pH环境中的离子析出量,但是对HeraeniumS合金回到正常pH环境中的离子析出量没有影响。结论不同合金在介质pH值变化时的抗腐蚀行为的表现是不同的,从单一的实验条件难以全面评价合金的抗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 杨敏 陈树国 孟令强 张钊 沈文静关键词:口腔铸造合金 离子析出 人工唾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