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辑哲

作品数:15 被引量:126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4篇信息效应
  • 2篇档案
  • 2篇新论
  • 2篇信息基础
  • 2篇信息形态
  • 2篇信息质量
  • 2篇虚实
  • 2篇文化
  • 1篇档案管理
  • 1篇档案开放
  • 1篇档案利用
  • 1篇电子信息
  • 1篇电子信息技术
  • 1篇信息本质
  • 1篇信息价值
  • 1篇信息能
  • 1篇信息特性
  • 1篇信息文化
  • 1篇信息形式
  • 1篇信息行为

机构

  • 15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北京市档案局
  • 1篇南通市档案局
  • 1篇安徽省档案局

作者

  • 15篇张辑哲
  • 1篇许建华
  • 1篇姜之茂
  • 1篇刘春田
  • 1篇陈智为
  • 1篇崔海燕

传媒

  • 10篇档案学通讯
  • 3篇档案学研究
  • 2篇北京档案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虚实间的精灵:关于信息本质的哲学思考——兼与邬等学者商榷被引量:17
2004年
在对已有关于信息本质及定义的理论学说进行批判性剖析的基础上 ,从“存在”这一哲学本体论范畴角度 ,对信息本质及定义作了新的思考与界定:文章突破了哲学界关于“存在形态”的传统理论 ,提出了将“存在”分为“实在”、“虚在”、“虚实在及实虚在”的新观点 ;并将信息界定在只存在于以生命体为主体方的关系中的“虚实在及实虚在”范畴中 ,认为信息是只对生命体有意义的“虚实在及实虚在”。形象而简单地说 ,信息是游荡于实在与虚在之间的“精灵”。
张辑哲
关键词:信息本质哲学本体论
论“信息所指”“信息所指对象”和“信息能指”的认识论价值被引量:8
2005年
“信息所指”、“信息所指对象”、“信息能指”以及“信息能度”等概念不仅可深化对信息的理论认识,甚至可解决哲学认识论中的重大问题。信息所指即信息自身并不是信息所指对象。生命体的信息能力尤其是信息能度不同,面对同一信息所指对象会形成不同的信息或不形成信息。“信息能指”即“信息能度”的现实表现,它是“可知”与“不可知”之间的理论边界。而且不同生命体的这一边界并不相同。“可知论者”和“不可知论者”的共同错误是漠视了这一边界的存在。
张辑哲
关键词:理论信息学
论信息效度被引量:2
2012年
信息效度,是指可决定信息产生或失去效应以及所产生的效应性状(性质和状态)的"临界点",即信息效应中的"度",或曰"分寸"。在与信息相关的实践中,认清并把握好信息效度也就把握住了信息效应的性状。信息效度在现实中表现得复杂多变,隐秘而微妙。对信息效度的清醒认识和恰当把握,仅靠理性思维是不够的,还必须动用智慧。信息效度可分为个体信息效度和群体信息效度两个方面。
张辑哲
关键词:信息效应
论信息形态与信息质量(下)——论信息的质与量及其意义被引量:21
2006年
信息质由第一质和第二质两个层面构成。第一质是指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正确性(真理性)、深刻性程度;第二质是指信息内容及其形式、物质载体的确定性、恒定性(耐久性)、可靠性程度。第一质是信息质的主导性层面,它从根本上决定着信息的品质与价值;第二质是信息内容、价值和第一质的技术保障层面,它在相当大程度上决定着信息内容、价值及第一质的实现程度。信息量有信息总量和信息分量之分,信息总量是信息分量的总和。信息总量是指所有已存在于生命体中和生命体外(物理时空)的信息总数量,而无论其所指内容和形式、形态、载体是相同或不同;信息分量有异指量(第一分量)、同指量(第二分量)、相对重复量(第三分量)和绝对信息量(第四分量)四种。其含义和意义、价值均不同。信息量对信息质也有相当程度的影响。
张辑哲
关键词:信息基础
论综合性档案馆社会功能的综合性被引量:11
1998年
论综合性档案馆社会功能的综合性张辑哲编者按:档案馆的社会功能,是指档案馆面向社会、面向公众所具有的社会服务功能。充分发挥档案馆社会功能,创造社会效益,是档案馆的生命力之所在。北京市档案馆在庆祝建馆四十周年之际组织了一次学术研讨会,就新形势下如何认识和...
张辑哲
关键词:社会功能人类思维文化意义人类社会档案管理
论信息形态与信息质量(上)——信息形态及其意义被引量:10
2006年
“本态”和“物态”是信息的两个基本形态。“本态”即信息在生命体(信息主体)中的存在形态;“物态”即信息在生命体(信息主体)外的存在形态。“本态信息”有“潜态”和“显态”两种类型(层次、部分);“物态信息”的具体形式很多,但可分为“物理态”和“物质态”两类。“物质态”又可分为“恒定态”和“非恒定态”。同一信息虽可同时具有多种具体形态,但信息的价值、功能只能通过“本态”尤其是其“显态”才能在生命体(信息主体)的心理与行为中实现。“物态”的意义主要在于信息行为即信息的传播、处理、储存以及信息行为的速度、效率和保障信息内容的确定性与可靠性上:“物理态”和“非恒定态”的优势主要在于信息传播、处理、储存的速度和效率;“恒定态”的优势主要在于保障信息内容的确定性与可靠性。
张辑哲
关键词:信息形态信息质量
论信息效律被引量:1
2012年
信息效律是信息效应规律的简称。本文所论及的信息效律,是指信息效应规律中规律性程度较高、规律强度较强的规律性现象,不包括信息效域和信息效度。信息效律主要有条件律、相对律、相关(正相关或负相关)律和自由(非强制)律,分别对信息控制、信息态度、信息策略和信息制度具有基础性的理论指导意义。
张辑哲
关键词:信息效应
新论信息行为的基本内容与模式被引量:8
2010年
信息行为的基本内容可概括为信息的获取、处理、使用,这同时也是信息行为的总体模式。信息处理是信息行为内容和模式的中间阶段,对信息使用具有决定性意义。信息的外化处理是信息内化处理在生命体外的拓展形态,具有群体和社会意义,可增强信息的确定性、可靠性,并大大增加所处理信息的数量。信息行为的分体模式有个体、群体、社会(国家)三种。人类社会(国家)信息行为模式的突出特征,是在信息外化处理中,发展形成了一个具有独立意义的社会信息体,人类的信息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社会信息体进行的。信息技术与信息管理是社会信息体的两个主干,其质量状况决定着信息行为尤其是信息使用的质量与效应,对整个社会的状况也具有深刻影响。
张辑哲
深论信息特性被引量:5
2007年
已有信息理论对信息特性的研究存在着粗浅、错谬之处:信息的可共享性、易变性、可再生性虽已广为人知且被人广泛认同、接受,但在理论阐释上尚很粗浅;更重要、更深刻的虚实兼具性、依存性、不可逆性尚未被认识;而在可替代性上则有明显的错谬,笔者认为那恰恰是不可替代性。正确而深刻地认识信息特性是信息时代把握好信息问题的理性前提与基础。
张辑哲
关键词:信息特性不可逆性不可替代性
论信息的内容、形式与载体被引量:10
2008年
信息内容只能通过信息形式方可存在于物理时空中并充分实现其信息价值;信息内容对信息形式虽具有内在决定性,但信息形式对信息内容也具有相当程度的外在限定性:某些信息内容会因信息形式的限定而不能形式化,不能充分实现其信息价值。信息形式是信息外化处理行为的产物与"工具",有物理形式和物质形式两大类,本态信息①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式。狭义信息载体是信息主体的创造物即"第二实在"②,有"全载体"和"半载体"之分;"全载体"又可分为"直观(直接)载体"和"非直观(间接)载体"两大类。信息形式与信息载体对信息内容以及信息行为和信息效应的性状具有技术性决定意义。
张辑哲
关键词:信息形式信息载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