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磊

作品数:9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电气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建筑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3篇BIM技术
  • 2篇弱电
  • 2篇枢纽
  • 2篇建筑
  • 2篇交通枢纽
  • 1篇定位技术
  • 1篇信号
  • 1篇异形建筑
  • 1篇预留
  • 1篇预留预埋
  • 1篇预埋
  • 1篇运行管理
  • 1篇指纹
  • 1篇指纹信息
  • 1篇智能信息
  • 1篇弱电设计
  • 1篇弱电系统
  • 1篇三维模型
  • 1篇施工现场
  • 1篇住宅

机构

  • 7篇华东建筑设计...

作者

  • 7篇张磊
  • 2篇林海雄
  • 1篇沈育祥
  • 1篇王玉宇
  • 1篇吴文芳
  • 1篇邓前进
  • 1篇田建强
  • 1篇瞿二澜
  • 1篇张晓波
  • 1篇王小安

传媒

  • 2篇中国建设信息...
  • 1篇建设科技
  • 1篇智能建筑与城...
  • 1篇现代建筑电气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09
  • 1篇200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综合交通枢纽智能化运行管理技术示范
周鲁平张磊林海雄卢明康沈惠康吴洋章玺
该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为交通运输领域。该项目属于2012年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为2012T03。该项目依托常州客运中心工程实践,结合工程的设计、建设和运营,开展了全项目周期的研究工作。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将...
关键词:
浅析交通枢纽信息弱电系统规划设计总体原则被引量:2
2009年
本文首先分析了通过项目经验总结出的交通枢纽运行管理的总体原则,以及这些原则对信息弱电系统设计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交通枢纽信息弱电系统设计的总体原则。
张磊林海雄
关键词:交通枢纽
基于BIM技术的异形建筑设计
2025年
BIM技术具有设计准确性和可靠性高、生成三维可视化图像高效快捷等优势,应用于异形建筑设计时可实现数据量化,做到多专业协调,促使设计理念、方案要求与施工结果相契合,避免后期施工投入过大,确保施工整体可控,为高水平建设“好房子”提供支撑。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建筑造型的独特性、唯一性有了更深层次的追求,内部空间不拘一格、外立面奇特的流线型异形建筑越来越受欢迎。但从设计角度看,此类建筑细节在传统二维平面中很难表达清楚,而应用BIM技术可以直观地将平面图参数化地转换为三维模型,为设计理念、方案要求与施工结果相契合奠定基础,高水平推进“好房子”建设。
于付勇张磊
关键词:异形建筑建筑造型外立面三维模型
BIM技术在机场项目中的应用
2024年
机场项目建设难度极大,应用BIM技术,可以确保各专业间设计无缝衔接,推动实现图纸及施工现场纠错、方案验证、预留预埋、净高分析、工程量统计等,并串联起整个建造过程,为建设更加智能、绿色、高效的机场提供支持。机场项目的特点在于体量大、专业专项多、工期紧张、施工要求高,因此需要从设计阶段开始进行严格的图纸把控,施工团队也需要密切配合,形成良性的施工顺序及施工方式。解决此类问题,需要从机场项目难点入手,深入探究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应用,达到利用BIM技术辅助施工,降低项目难度,加快项目进程的目的。目前,国内大部分机场项目已经实现BIM技术的普及应用,其中较典型的应用案例是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项目。
张磊于付勇
关键词:施工现场预留预埋工程量统计无缝衔接
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应用策略
2025年
BIM技术具有可视化、模拟化特征,有助于协调设计、施工各方,可进一步提升建筑的施工建造质量。同时,BIM技术也能在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助力装配式建筑的构件生产、施工工艺应用等环节,其核心理念是利用BIM技术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推进装配式建筑更高效的实施与落地。为此,笔者根据近年来对BIM技术的研究,针对于BIM技术对装配式建筑的建造应用提出建议,希望能提升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水平,助力我国建筑领域不断发展。
于付勇张磊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装配式建筑
住宅弱电设计标准图
沈育祥吴文芳张磊林建敏倪晨鸣毛金芳王小安田建强王玉宇瞿二澜张晓波邓前进林松祥黄文伟陶焱升
《住宅弱电设计标准图》图集所涉及的各个系统中,通信系统、有线电视系统、楼宇访客对讲系统、周界报警系统为住宅楼所必须设置的系统,防盗报警系统、电视监控系统、电子巡更系统的设置宜根据住宅小区的档次而决定。各个系统均应采用先进...
关键词:
关键词:住宅弱电
基于WiFi的室内人员定位技术的算法和模型
2016年
比较了几种基于Wi Fi的室内定位方法,指出基于接收信号强度(RSSI)的室内定位技术不增加额外的硬件设备,更加易于推广。分析了基于RSSI的定位模型及指纹信息预测模型,指出指纹信息预测模型法可有效地提高室内定位精度,减少障碍物造成的定位误差。
张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