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磊 作品数:16 被引量:24 H指数:3 供职机构: 同济大学口腔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多孔性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支架材料体外可吸收性测定 2014年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对不同组分多孔碳酸化羟基磷灰石(PCHA)支架材料的可吸收性进行评价。方法 :将制得的不同孔隙率、不同碳酸根含量的15种PCHA样本(n=3),置于100 m L、p H=4.0的醋酸钠缓冲液(模拟破骨细胞造成的酸性环境)中;对照组为羟基磷灰石(HAP)及脱脂处理过的牛松质骨。每组材料均分别在浸泡1、4、8 h或1、2、3、4、5、7 d后,取0.1 m L浸提缓冲液进行Ca2+浓度测定,以评价材料的可吸收性。结果 :各PCHA实验组和牛松质骨对照组的Ca2+浓度,均随浸泡时间增加而增高,HAP对照组无明显变化。随着碳酸化程度和孔隙率的增加,PCHA的溶解速率也随之增加。其中7-40组、7-60组、8-40组、8-60组、8-70组、9-70组在各时间点测得的PCHA溶出钙离子浓度,与对照牛松质骨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几组PCHA与牛松质骨具有最相似的可吸收性。结论:PCHA材料表现出良好的可吸收性,碳酸化的程度和孔隙率的大小是影响其可吸收性的重要因素。 周琳怡 乔亚南 刘楠 曹寅 张磊关键词:碳酸化羟基磷灰石 多孔性 可吸收性 人工合成骨支架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10年 人工合成骨支架材料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成功应用于临床,由无机生物材料发展到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由单一的支架材料发展成复合材料、表面修饰材料。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人工合成骨支架材料研究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战策 张磊 陈建荣关键词:骨组织工程 纳米材料 水热处理法改善钛种植体骨结合的研究 目的:钛金属因其良好的机械及生物性能被一直作为种植体材料的第一选择。然而,与羟基磷灰石等骨传导性材料相比,钛金属与骨结合较迟缓,钛—骨界面处常可发现纤维组织的介入,其骨结合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在该实验中,我们研究了水热处理... 张磊 鲇川保则 陈建荣 RZ LeGeros 松家茂树 古谷野洁 石川邦夫关键词:种植体骨结合 文献传递 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一流口腔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目的:培养一流口腔医学人才,是社会发展和新医科建设的需求,是高校口腔医学专业的核心任务。同济大学口腔医学院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口腔医学教育体系不断深化融合,全面重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形成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周玥 王佐林 张旗 苏俭生 康非吾 吴珺华 周敏 姜泓廷 施雷鸣 张敏 张磊卓越口腔医师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正>百年同济向来以严谨务实著称,以培养具有科学家素养的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卓越人才为己任,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学院明确提出,以培养具有科研、创新能力的卓越口腔医师为办学目标,以提高医疗教学质量为核心,强化实践教育,提升国际化... 张磊关键词:口腔医师 文献传递 知行合一,培育仁心仁术的未来医者——口腔医学贯通型实践育人体系的改革实践 目的:口腔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现有的口腔医学教学中存在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缺少医者仁心的熏陶、临床训练滞后、创新训练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一现状,同济大学口腔医学院立足学科特色和办学理念,构建并完善'德育先行,知行... 周玥 冯妍慧芝 姜泓廷 施雷鸣 章燕 华咏梅 王佐林 张磊关键词:实践育人体系 医德教育 文献传递 玻璃纤维桩和全瓷冠修复前牙牙体缺损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以玻璃纤维桩和全瓷冠对前牙进行美容修复的护理配合要点和体会。方法:选取43例玻璃纤维桩+全瓷冠修复前牙牙体缺损的病例,对其临床护理和修复治疗效果进行即刻和远期评价。结果:即刻评估中,对护理的满意率为95.3%,修复效果满意率为97.7%。远期评价中,6~18个月的观察期内,修复成功率为100%。结论:玻璃纤维桩+全瓷冠修复前牙牙体缺损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美学效果和功能,修复成功得益于良好有效的医患沟通和默契的医护配合。 黄雯 刘晓芬 金文凤 张磊关键词:纤维桩 全瓷冠 前牙 牙体缺损 生物吸收性多孔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支架的骨传导性体外研究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对新型生物吸收性多孔碳酸化羟基磷灰石(CAP)支架材料的骨传导性进行评价。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诱导后,定植于不同孔隙率及不同碳酸根含量的CAP支架材料上共同培养,通过扫描电镜、细胞黏附及增殖检测(MTT法)、碱性磷酸酶(ALP)定量检测、骨钙素(OCN)定量检测,评价成骨细胞在支架材料上的附着、增殖和分化情况。结果:成骨细胞定植于不同孔隙率及碳酸根含量的支架材料上,4 h均已开始黏附、且增殖情况良好。分化实验中,ALP和OCN在各组支架材料分化良好。不同孔隙率支架材料组间比较,40%孔隙率的实验组对ALP分化的促进作用有明显优势。结论:CAP支架材料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性,是一种良好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汪安 陈建荣 于丽凤 张磊关键词:碳酸化羟基磷灰石 多孔性 骨传导性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钛表面纳米形貌介导的巨噬细胞极化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探究钛表面纳米形貌介导的巨噬细胞极化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的影响。方法:选用机械加工的纯钛片作为对照组(control-Ti组);将180℃下水热反应12 h后的纯钛片作为纳米组(nm-Ti组)。通过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和水接触角测试其表面性能,细胞学实验检测其生物相容性,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RAW264.7巨噬细胞极化的相关基因和BMSCs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巨噬细胞炎症相关因子的分泌水平。结果:经过水热处理后,钛片表面形成纳米形貌,且具有良好的亲水性。相比于control-Ti组,nm-Ti组表面细胞增殖和黏附更为活跃。ELISA结果显示,随时间增加,nm-Ti组分泌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的水平显著升高(P<0.01)。M2极化标志物Arg-1和M1极化标志物iNOS均随时间递增而增多,以Arg-1增多为主,经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刺激后,nm-Ti组的Arg-1表达显著增多(P<0.01),iNOS表达降低(P<0.05)。巨噬细胞条件培养液培养BMSCs后,nm-Ti组成骨相关基因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表达量比正常培养时减少,IL-4刺激培养后,BMP-2和ALP表达均有所升高。结论:钛表面纳米形貌能够影响巨噬细胞极化方向,进而影响BMSCs的成骨分化能力。 王静文 张磊 苏俭生关键词:钛种植体 骨整合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口腔卓越医师培养模式探究 目的: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结合口腔卓越医师所需核心胜任力要素,并以此改革探索新一代口腔卓越医师人才培养模式。方法:深入学习研究国家政策,结合岗位胜任力核心要素,初步明确口腔卓越医师人才培养标准,完善课程体系,改革培养计划... 冯妍慧芝 姜泓廷 张磊 苏俭生关键词:岗位胜任力 口腔医学生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