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磊

作品数:30 被引量:79H指数:6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绍兴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肿瘤
  • 4篇退变
  • 4篇退变椎间盘
  • 4篇椎间盘
  • 4篇肠肿瘤
  • 3篇蛋白
  • 3篇蛋白聚糖
  • 3篇直肠
  • 3篇中医
  • 3篇椎间盘退变
  • 3篇疗效
  • 3篇结肠
  • 3篇聚糖
  • 3篇关节
  • 2篇胆酸
  • 2篇型胶原
  • 2篇熊去氧胆酸
  • 2篇阳性
  • 2篇诊治
  • 2篇诊治分析

机构

  • 29篇浙江中医药大...
  • 4篇绍兴市中医院
  • 1篇杭州市第一人...
  • 1篇浙江省人民医...
  • 1篇浙江省新华医...
  • 1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杭州市下城区...

作者

  • 29篇张磊
  • 8篇邹璎
  • 5篇毛捷鸿
  • 4篇夏炳江
  • 4篇刘建
  • 4篇侯明生
  • 3篇姜在龙
  • 3篇陆海娟
  • 2篇钟惠琴
  • 2篇杨育林
  • 2篇倪伟
  • 2篇毛桂红
  • 2篇胡松峰
  • 2篇金红婷
  • 2篇施维群
  • 2篇韩红生
  • 1篇徐涛涛
  • 1篇李响琴
  • 1篇夏国杰
  • 1篇吴溯帆

传媒

  • 3篇浙江中西医结...
  • 2篇浙江临床医学
  • 2篇肿瘤学杂志
  • 2篇中医正骨
  • 1篇首都医药
  • 1篇中国肛肠病杂...
  • 1篇中国针灸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中华医学美学...
  • 1篇中国医刊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医药管理杂...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6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五福饮对大鼠尾部退变椎间盘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观察五福饮对大鼠尾部退变椎间盘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12周龄健康雄性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五福饮组,每组16只。针刺模型组、五福饮组大鼠尾部椎间盘并向椎间盘内注入肿瘤坏死因子-α,空白对照组大鼠不做任何处理。造模成功后(造模开始后4周)五福饮组以20 m L·kg^(-1)剂量的五福饮灌胃,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灌胃8周。分别于造模成功后及药物干预8周后从各组随机抽取8只大鼠,采用麻醉过量法处死后,完整取下Co_(5~6)椎间盘及其相邻两侧椎体,行Micro-CT扫描测量椎间相对高度,采取HE染色观察椎间盘组织形态,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椎间盘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含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a disintesrin and metalloprotease with thrombospondin typeⅠmotifs,ADAMTS)-5基因的表达。结果:(1)椎间隙相对高度。造模成功后,3组大鼠Co_5~Co_6椎间隙相对高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0%,(56.37±11.32)%,(55.63±12.76)%,F=22.148,P=0.000];空白对照组Co_5~Co_6椎间隙相对高度高于模型组和五福饮组(P=0.000,P=0.000);模型组Co_5~Co_6椎间隙相对高度与五福饮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3)。药物干预8周后,3组大鼠Co_5~Co_6椎间隙相对高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0%,(50.35±10.72)%,(80.84±9.43)%,F=31.492,P=0.000];空白对照组Co_5~Co_6椎间隙相对高度高于模型组和五福饮组(P=0.000,P=0.000),模型组Co_5~Co_6椎间隙相对高度低于五福饮组(P=0.001)。(2)椎间盘组织形态。造模成功后,模型组和五福饮组大鼠Co_(5~6)椎间盘均明显退变,表现为髓核细胞数量减少,纤维环排列紊乱且出现裂隙,纤维环与髓核交界区变窄。药物干预8周后,模型组大鼠Co_(5~6)椎间盘退变更明显,而五福饮组大鼠Co_(5~6)椎间盘退变情况明显改善,可见较�
夏炳江侯明生张磊韦金忠胡松峰
关键词:椎间盘退行性变Β连环素蛋白聚糖类
隔姜灸防治晚期恶性骨肿瘤患者化疗后呕吐: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观察隔姜灸对晚期恶性骨肿瘤化疗后消化道反应、生活质量、白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采用阿霉素联合顺铂(AP)的化疗方案,对照组于化疗前1h予盐酸托烷司琼(欧必亭)5 mg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化疗后2 h取内关、足三里、神阙、中脘行隔姜灸治疗,每天1次,每次30 min,化疗、隔姜灸和静脉滴注的疗程均为5 d。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前1 d、化疗后2 d、化疗后7 d的消化道反应程度评级、生活质量评分和白细胞计数。结果:观察组化疗后2 d、7 d的消化道反应为0级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而Ⅲ、Ⅳ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2d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化疗前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7 d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化疗前(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2 d两组白细胞计数均较化疗前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7 d对照组白细胞计数低于化疗前(P<0.05),而观察组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隔姜灸可防治晚期恶性骨肿瘤化疗后呕吐,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白细胞计数水平。
张磊王娅玲娄吉昌夏国杰徐波冯守含关新军
关键词:隔姜灸化疗呕吐
骨健口服液早期干预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观察骨健口服液早期干预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符合要求的SteinbergⅠ、Ⅱ期单侧非创伤性ONFH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常规组,每组60例。2组患者均服用塞来昔布片和维生素D3,并进行局部推拿按摩、电疗及中药外敷等理疗。中药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服用骨健口服液。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开始后6、12、18、24个月拍摄X线片观察股骨头塌陷情况,测定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WOMAC)骨关节炎指数、髋关节Harris评分,记录治疗开始后24个月内2组患者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情况。治疗期间每6个月复查1次肝肾功能。结果:至治疗开始后24个月时,中药组失访8例,常规组失访11例,2组均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者。中药组21例发生股骨头塌陷,12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常规组30例发生股骨头塌陷,26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分别以股骨头塌陷和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为观察终点进行生存分析,中药组的股骨头中位生存时间(股骨头塌陷:15个月;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15个月)大于常规组(股骨头塌陷:9个月;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8个月)(χ^2=4.171,P=0.034;χ^2=5.280,P=0.022)。治疗前后不同时间WOMAC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137.733,P=0.000)。2组WOMAC评分比较,总体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分组效应(F=28.943,P=0.000);除治疗前和治疗开始后6个月外,治疗开始后12、18、24个月时中药组的评分均低于常规组[(26.77±2.51)分,(26.79±3.26)分,t=-0.019,P=0.985;(24.42±2.62)分,(25.32±2.36)分,t=-1.219,P=0.229;(21.68±2.60)分,(23.37±1.80)分,t=-2.488,P=0.016;(17.71±1.85)分,(20.74±2.33)分,t=-5.089,P=0.000;(16.19±2.06)分,(18.84±1.89)分,t=-4.553,P=0.000]。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
张磊金红婷童培建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骨健口服液关节成形术临床研究性
PPH联合芍倍注射液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探讨痔上黏膜钉合术(PPH)联合芍倍注射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的手术效果及近期并发症。方法选取因便秘症状就诊于浙江省新华医院确诊为直肠黏膜内脱垂的61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治疗组31例采用PPH术联合芍倍注射液注射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PPH术治疗,观察术后1周内肛门出血、疼痛、坠胀感、术后尿潴留情况及术后6个月排便次数、排便用力程度、排便不尽感、会阴部不适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在排便用力程度改善及排便不尽感改善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排便次数与会阴部不适方面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周内治疗组术后出血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疼痛、坠胀感及术后尿潴留方面,两者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在术后总体疗效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H联合芍倍注射液注射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近期临床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并且操作简单,优于单纯PPH手术。
毛捷鸿姜在龙张磊邹璎
关键词:直肠黏膜内脱垂PPH芍倍注射液便秘
194例HBeAg阳性HBV携带者中医证候及体质的观察分析
目的:研究观察HBeAg阳性的HBV携带者中医证候及体质特点,分析原因,为中医药及时有效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将194例HBeAg阳性的H3V携带者,根据慢性HBV携带者证候规律研究的病例报告表(CRF)进行问卷调查,结合...
倪伟张磊杨育林毛桂红施维群
关键词:HBV携带者中医辨证证候体质
文献传递
五福饮对大鼠退变椎间盘聚蛋白聚糖与Ⅱ型胶原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观察五福饮对大鼠退变椎间盘聚蛋白聚糖与Ⅱ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大鼠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及五福饮组各16只,模型组及五福饮组大鼠应用细针纤维环穿刺结合肿瘤坏死因子-α椎间盘内注射进行造模,造模成功后3组大鼠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生理盐水及五福饮灌胃治疗8周。采用Micro-CT检测脊柱退变情况,HE染色观察椎间盘退变特征,RT-PCR检测椎间盘聚蛋白聚糖与Ⅱ型胶原mRNA的表达。结果造模后,大鼠椎间盘出现明显退变特征,表明造模成功。灌服五福饮8周后,大鼠造模椎间隙相对高度及组织学退变均有改善。五福饮组大鼠与模型组大鼠相比较,椎间盘聚蛋白聚糖与Ⅱ型胶原mRNA表达均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五福饮可防治椎间盘退变,提高聚蛋白聚糖与Ⅱ型胶原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夏炳江侯明生张磊胡松峰王宁
关键词:椎间盘退变动物实验
太田痣、雀斑、黄褐斑Lab色彩测定和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使用Lab色彩测定太田痣、雀斑、黄褐斑治疗前后数值改变的意义。方法2013年1月至2017年3月,选取60例就诊于浙江省人民医院整形美容中心的色斑患者,使用Lab色彩模式测量正常皮肤、太田痣、雀斑、黄褐斑L、a、b值,分析其特点和差异,评估治疗前后数据。结果正常皮肤L、a、b均值分别为54.4、13.8、19.0,太田痣为34.6、5.17、6.9,雀斑为43.25、16.15、23.05,黄褐斑为40.5、16.8、23.35。雀斑和黄褐斑L、a、b值接近。L值大小顺序依次为:正常皮肤〉雀斑〉黄褐斑〉太田痣;a、b值顺序依次为:黄褐斑〉雀斑〉正常皮肤〉太田痣。随着色斑好转,L、a、b值逐渐趋于正常数值。结论Lab色彩模式可作为皮肤色泽和色斑的数字化描述方法,为临床研究提供测量指标。
张磊李响琴金婷婷汪琴吴溯帆
关键词:太田痣雀斑黄褐斑数字化
叶绿酸铜钠对RKO肠癌细胞系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叶绿酸铜钠(CHL)体外抑制RKO肠癌细胞系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不同浓度CHL作用于RKO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观察CHL对RKO肠癌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免疫组化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结果]CHL对RKO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24h IC50值为0.523±0.061mg/ml,48h IC50值为0.314±0.058mg/ml。随着CHL浓度的增高,RKO细胞抑制率明显上升;CHL能诱导RKO细胞G1期阻滞、降低S期,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CHL对RKO细胞凋亡未见明显影响。CHL能减少RKO细胞PCNA和COX-2蛋白表达,并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结论]CHL能明显抑制RKO大肠癌细胞的生长,并且呈一定的浓度和剂量效应,抑制作用可能与PCNA、COX-2表达下调及细胞G1期阻滞有关。
刘建郑树邹璎毛捷鸿张磊董琦
关键词:结肠肿瘤细胞增殖细胞凋亡RKO细胞
TPB术前DRE、PSA、TRUS、MRI检查的意义
2013年
前列腺癌是男性生殖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活检是常用的微创确诊手段,尽管经直肠指征(DRE)、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经直肠超声(TRUS)、磁共振成像(MRI)有助于前列腺癌的诊断,但特异性均较低。本文通过回顾分析58例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TPB)确诊为前列腺癌资料,探讨TPB术前联合检测DRE、PSA、TRUS、MRI联合检测的意义。
陆海娟钟惠琴张磊韩红生
关键词:MRI检查TRUSDREPSA术前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
194例HBeAg阳性HBV携带者中医证候及体质的研究观察
目的:研究观察HBeAg阳性的HBV携带者中医证候及体质特点,分析原因,为中医药及时有效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将194例HBeAg阳性的HBV携带者,根据慢性HBV携带者证候规律研究的病例报告表(CRF)进行问卷调查,结合...
倪伟张磊杨育林毛桂红施维群
关键词:HBV携带者证候体质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