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玮
- 作品数:11 被引量:45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1917—1935年全国铁路运输会议述论被引量:1
- 2011年
- 民国时期,全国铁路运输会议是交通部(铁道部)下属的以讨论铁路运输及附属运输各业务之改良统一及进行为宗旨的非常设机构。通过以往论者用之甚少的运输会议纪录等史料,考察运输会议的创立、运输会议的议题以及运输会议的意义等内容,可揭示运输会议与中国铁路运营管理制度变迁之关系。
- 张玮安宝
- 关键词:议题
- “药价虚高”的成因分析及政策建议被引量:2
- 2009年
- 本文简要介绍药品价格虚高的现状、药品定价政策的演变及企业自主定价的基本方式,医疗机构用药现象,分析药品价格虚高的成因,对遏制药品价格虚高提出相应对策。
- 张玮
- 关键词:药品管理价格虚高
- 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四“点”建议被引量:5
- 2015年
- 京津冀地区的发展潜力和实际发展效果之间的巨大差异,发达的京津两市与较贫穷的环京津的河北省之间的巨大差异,京津对于环境的敏感与河北省重化工业的产业结构之间的巨大差异使得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问题日益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关注。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调研时提出,要谱写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京津“双城记”,同年8月,在北戴河主持研究河北发展问题时,再一次提出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 薄文广陈飞张玮
- 关键词: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潜力产业结构重化工业
- 1978-2000年中国手工业的发展与不发展
- 2022年
- 1978年改革开放后,国家经济战略从重工业转向轻工业,分布在乡村和城镇的手工业在经济体制变革中因着生产技术和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而分化走向不同的道路,呈现“发展”与“不发展”的特征。从“量”上看,手工业的产出呈现爆发性增长,此为“发展”的一面;在整体增长的同时,呈现明显行业结构性消长,保留较多传统与手工生产特征的工艺美术行业相对产量和重要性呈现下降趋势,此为“不发展”的一面。从“技术”上看,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手工业的发展表现为一些手工业行业向现代工业趋同,生产设备和技术从以手工、半机械化为主走向以机械化、半自动化、自动化为主;与之形成对照的是,传统工艺美术行业的手工生产体系在“工业化”的裹挟之下溶解,表现为传统手工技艺传承断档、手工生产体系被工业化肢解。
- 张玮
- 关键词:分化
- 国际经济史学研究的新趋向--从第十五届世界经济史大会谈起被引量:2
- 2010年
- 世界经济史大会是由国际经济史学会主办,每3-4年召开一届的经济史学界盛会。大会的议题往往代表着国际经济史学研究的最新动向和发展趋势。纵观第十五届世界经济史大会的讨论内容,学者们围绕着"贫穷和不平等"两个主要议题,从不同的视角、运用多元化的研究手段探索了全球化、东西方的发展路径问题。关于全球经济史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从长时段看全球化中的贫穷和不平等;第二,全球化视野中的市场和地区;第三,战争、政治经济、制度与经济增长差异;第四,围绕造成经济增长差异的可能要素展开的研究。其中,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描述是一个重要却又薄弱的部分,特别是从经济发展的量和结构两个面刻画中国经济水平还有很大进步空间。
- 王玉茹张玮
- 关键词:中国经济史
- 中国货币供应量的产出、通货膨胀效应实证分析被引量:29
- 2010年
- 采用中国1978~2008年的年度数据,运用VAR模型实证分析中国货币供应量政策对总产出和通货膨胀的效应。主要进行了脉冲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并结合中国货币供应量政策的特点,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对产出有影响,在长期是中性的;(2)货币供应量无论在长期还是短期内都对物价具有系统性影响;(3)中国货币政策有效,但效果有限;(4)中国货币供应量受到物价和产出变动一定的影响,即货币供给具有一定内生性。
- 张玮苏珺
- 关键词:货币供应量向量自回归脉冲响应分析
- 市镇社会变迁研究的一个新视角:——华北铁路沿线市镇商会会员初探(1904—1937)被引量:1
- 2012年
- 市镇社会变迁是市镇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尚无研究成果从商会会员这一角度进行研究。文章以存留至今的华北铁路沿线市镇商会档案为中心,通过对1904—1937年间华北铁路沿线市镇商会会员数量与行业、来源与身份、商会会员与市镇社会变迁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等多项内容的考察,试图为更深入微观地从市场个体身份以及组织建构来把握区域市场网络和乡村社会变迁这项研究奠定一个初步基础。
- 熊亚平张玮
- 关键词:商会会员铁路市镇社会变迁
- 华北铁路沿线集镇的教育发展(1905—1937)被引量:1
- 2015年
- 1905—1937年间,随着通商口岸的开辟、矿产资源的开发和铁路运输业的发展,华北铁路沿线集镇的企业职工教育、企业职工子弟教育以及非企业所办的小学、中学、职业和专业学校、私塾等各类教育,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从企业教育的开展、企业职工子弟学校的开办、非企业所办教育的发展等方面考察这一时期华北铁路沿线集镇教育的发展并对其特征及影响进行总结,不仅有益于深化近代华北集镇研究,而且能够丰富关于铁路与华北区域社会变迁及城镇化进程之间关系的认识。
- 张玮熊亚平
- 关键词:铁路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