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法对移徙工人的保护--兼评《保护所有移徙工人及其家庭成员权利国际公约》被引量:3
- 2020年
- 移徙是人类维持生存和追求更高品质生活的本能。世界上没有任何地区、国家没有移徙者的身影,全球化则加剧了国际移徙态势。移徙工人数量大幅增长,极端恐怖活动猖獗,大规模的难民潮,民粹主义、保护主义等逆全球化倾向的抬头,移徙工人在就业国原本脆弱的地位,诸种因素叠加,致使当前移徙工人的人权问题异常突出。《保护所有移徙工人及其家庭成员权利国际公约》是联合国通过的保护移徙工人人权的专门性公约,但该公约所固有的局限性致使绝大部分移徙工人的人权无法籍此获得实际保护。联合国其他核心人权条约以及一般国际法的某些原则、规则和制度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移徙工人人权保护国际标准的不足。通过国际合作,实现安全、有序、正常的国际移徙,是移徙工人人权保障的理想路径。
- 张爱宁
- 关键词:国际法人权
- 私分国有资产罪与贪污罪辨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私分国有资产罪是1997年《刑法》从贪污罪中分立出来新增的一个罪名。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严重流失,其中以单位私分国有资产为甚,但1979年《刑法》对私分国有资产行为却没有规定。司法实践中,对私分国有资产行为处理不一致,有的按违反财经纪 律或财经法规处理,少数的以贪污罪定罪量刑。
- 张爱宁
- 关键词:私分国有资产罪贪污罪企业改制过程《刑法》财经法规定罪量刑
- 国际人权法的晚近发展及未来趋势被引量:18
- 2008年
- 国际人权法的迅速发展对以国家利益为核心的传统国际法和国际秩序提出严峻挑战。从过去单一强调"国家安全"到人本回归;从"保护的责任"概念的提出,强调国家主权更意味着对人民的保护责任。这些有关国家与个人关系的理念上的变化,表明国际社会越来越强调个人的价值和尊严,国家主权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而国际刑事法院的建立和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诞生,则彰显了国际社会意欲强化国际人权法的实施监督机制的决心,这是国际人权法未来发展的趋势。
- 张爱宁
- 关键词:人权人权理事会
-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坚持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笔谈被引量:3
- 2023年
- 2022年11月8日,中国人权研究会在京举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研讨会,全国人大常委员副委员长、中国人权研究会会长白玛赤林同志出席会议并发表了讲话。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从多角度、多层次对坚定不移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的宏观和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解读阐释。我们摘编了部分专家的发言,以供参考。所选编的文章包括:戴激涛的《运用宪法思维推动人权事业全面发展》、龚向和的《坚持走人权与发展和谐共进的中国人权发展道路》、何志鹏的《中国人权发展道路的核心要素》、化国宇的《新时代中国人权的发展逻辑》、李超群的《中国人权话语体系中的人民话语》、张爱宁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权实现的中国道路》、杨博超的《当代中国人权观的文化底蕴与时代价值》等。希望这组文章对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对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论述,有所助益。
- 戴激涛龚向和何志鹏化国宇李超群杨博超张爱宁
- 关键词:中国人权研究会宪法思维人权事业尊重和保障人权和谐共进
- 从生物生命学发展对人权的影响看当前国际法面临的挑战被引量:1
- 2010年
- 以往科学技术发展影urged改变的主要是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生物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则直接改变人本身。一方面,它使人类福祉充满无限希望与转机;另一方面,它已经深入到改造生命甚至创造生命的阶段,对人类的生命、健康、尊严和福祉构成极大的潜在威胁。
- 张爱宁
- 关键词:生物医学国际法生命科学人权命学
- 国际人权保护实施监督机制的新动向被引量:7
- 2010年
- 近年来,国际人权法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实施监督机制的不断完善和强化,其标志是国际刑事司法制度的迅速发展,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建立,新的人权公约在实施监督机制方面的创新,以及非政府人权组织作为第三方力量在促进、监督国际人权法实施方面作用的日益凸显。这种不断强化实施监督机制的立法倾向表明了国际社会愈来愈注重加强国际人权保护制度的强制力和人权保护的实际效果。
- 张爱宁
- 关键词:国际人权法
- 少数者权利的国际保护被引量:7
- 2004年
- 保障少数者的权利,是国际和平与稳定的因素之一。对少数者给予特别保护是与平等和不歧视原则相一致的。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关于少数者的定义。一国境内是否存在少数者依照主观和客观标准来确定。难民、移民工人和其他非为居留国国民的个人只要他们具备作为少数者的特征,也可以被视为少数者而获得居留国的保护。土著人也受《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27条的保护,并且其权利内容更广泛。中国的法律中不存在少数者的概念,但中国的《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确立了关于少数民族的保护制度。
- 张爱宁
- 关键词:国际法人权土著人
- 中国共产党百年外交中人权主张的演进评析被引量:2
- 2021年
- 中国共产党百年外交中的人权主张是在国内和国际环境相互作用下产生和演变的。要将中国共产党百年外交中的人权主张置于时代背景和历史方位的大框架下予以解读。伴随中国共产党百年外交思想从"革命与战争"到"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变迁,中国共产党外交人权主张的价值核心也从以要求、实现和捍卫民族自决权为表征的集体人权观,逐步演变为个人人权和集体人权并重的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理念。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洞察国际大势,接受国际人权规范,积极参与全球人权治理,坚持把人权的普遍性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总结和提炼自身人权实践经验,向国际社会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包容的全球人权治理体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人权外交之路。
- 张爱宁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 论“不断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标准与路径被引量:6
- 2022年
- 残疾人的人权样态是衡量一个国家实际人权保障水平的标尺,是检验一个政府尊重、保障和实现人权诚意的试金石。中国是《残疾人权利公约》第一批签署国和早期批准国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强调残疾人作为社会大家庭平等成员的地位;强调对残疾人的特别保护;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就推进中国残疾人人权保障事业而言,充分实现残疾人的无障碍权,是保障残疾人能够事实上享有普遍性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前提;秉持包容性平等理念,切实采取特别措施,实际投入资源,根除不利于残疾人的社会文化,提供“通用设计”的产品、环境、方案和服务,提供“合理便利”,以实现机会均等是关键。
- 张爱宁
- 关键词:残疾人
- 发展权与环境权的冲突与平衡:中国的实践被引量:1
- 2017年
- 发展权是一项不可剥夺的人权,但发展权的实现要受环境权的制约。可持续发展是在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的基础上来实现发展权的必由之路。环境权在国际人权法中尚无明文规定的事实并不能否定其作为应有人权的属性。将环境权确立为一项人权,使环境权获得与发展权同等重要的地位,有利于通过保障环境权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中国要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就要切实践行科学发展观,依法理政、严格司法,充分保障公众的环境信息知情权、环境决策参与权和环境损害获得救济权。
- 张爱宁
- 关键词:人权发展权环境权代内公平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