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浩淼

作品数:14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经济管理
  • 8篇社会学
  • 4篇政治法律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8篇救助
  • 7篇社会救助
  • 7篇最低生活保障
  • 3篇社会保障
  • 3篇生活保障制度
  • 3篇最低生活保障...
  • 1篇低保
  • 1篇低保制度
  • 1篇动因
  • 1篇职位
  • 1篇职位分类
  • 1篇职位分类制度
  • 1篇社会保险
  • 1篇社会保障体系
  • 1篇社会保障学
  • 1篇社会福利
  • 1篇内在薪酬
  • 1篇农村
  • 1篇农村低保
  • 1篇农村低保制度

机构

  • 14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14篇张浩淼

传媒

  • 2篇学习与实践
  • 1篇改革与战略
  • 1篇兰州学刊
  • 1篇长白学刊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理论与改革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环球市场信息...
  • 1篇理论探索
  • 1篇社会科学论坛...
  • 1篇第三届中国社...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09
  • 8篇2008
  • 4篇200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在薪酬在教育公务员激励中的运用
2015年
内在薪酬,是由特定活动和任务的参与所带给个体的心理状态。在教育公务员激励中有效运用内在薪酬,有利于深入发掘薪酬的激励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教育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主要可以从保证外在薪酬的顺畅落实、明确绩效目标、增加情感管理、设计灵活多样的内在薪酬、提高对教育行政工作的重视程度五个方面来加以应用。
张浩淼
关键词:情感管理职位分类制度非经济性
中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国际视野下的分析、比较与展望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中国社会救助体系的核心,具体从对社会救助的分类而言,它属于普遍型的最低收入支持制度。从国际视野来看,中国虽然建立起了在OECD国家基本普及、在发展中国家难得一见的普遍型最低收入支持制度,但是中国的最低生...
张浩淼
关键词:生活保障制度社会救助
文献传递
关于我国社会救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地位与作用的再认识被引量:8
2008年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即将定型,明确社会救助的地位与作用具有紧迫性与必要性。本文在历史回顾的基础上,对相关现实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尝试对关键问题进行回答,最终认为我国社会救助在新型社会保障体系中应居于基础地位并在此基础上发挥特定的重要作用。
张浩淼
关键词:社会救助社会保障体系
关于贫困问题的社会保障学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贫困问题由来已久,它与社会保障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运用社会保障学这一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立的、交叉的、处于应用层次的社会科学来分析贫困问题,为理解“贫困”的概念与成因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同时可以借助社会保障学来分析社会保障在缓解、预防贫困方面的重大作用以及社会保障与“贫困陷阱”的关系。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理解与分析,有助于认识社会保障在应对贫困问题方面的积极作用及可能产生的消极作用,为我国最大程度地发挥社会保障的缓解及预防贫困的作用,同时避免“贫困陷阱”提供一些启示。
张浩淼
关键词:贫困问题社会保障社会保障学
我国残疾人社会救助: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
人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为保障残疾人最基本的生活而实施物质帮助的社会保障制度,其内容上不仅应包括普遍意义上的针对全体公民的社会救助,还应该包括针对残疾人群体的特殊救助措施,如“分类救助”、特殊教育等,以满足其特殊需要,这...
张浩淼
关键词:残疾人社会救助最低生活保障
中、韩社会救助制度改革比较研究——论中国最低生活保障与韩国国民基础生活保障的确立被引量:1
2008年
中、韩两国在上世纪末在应对突发的贫困等社会问题时,在社会救助制度方面所进行的选择都是设计与实施了新的社会救助项目,即中国用最低生活保障取代了传统的社会救济制度,韩国用国民基础生活保障取代了原有的公共救助制度,也就是说两国都实施了社会救助制度的重大改革。本文即是对这次中、韩社会救助制度改革的背景与动因,改革的过程以及改革的结果与意义进行的考察以及比较性的研究。
张浩淼
关键词:社会救助
中、韩社会救助制度改革比较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在应对新生贫困等社会问题时,中韩两国都选择与实施了新的社会救助项目而放弃了原有的社会救助项目,即中国用最低生活保障取代了传统的社会救济制度;韩国用国民基础生活保障取代了原有的公共救助制度。中国社会救助制度的改革过程是明显的"自上而下"式的,即主要由中央政府和主管部门推动;韩国则是"自下而上"式的,即市民社会团体的推动是决定力量。中韩两国社会救助制度改革所确立的新制度都明确了公民权利的理念,放弃了原有带有恩惠、慈善色彩的旧制度。但是,从保障水平与具体内容来看,中国的最低生活保障与韩国的国民基础生活保障还有很大差距。
张浩淼
关键词:社会救助最低生活保障
中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变迁的转折点与决定因素被引量:1
2008年
中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变迁的过程中,先后出现了四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些转折点对于制度的发展和完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这些转折点的确认与分析,可以发现,社会经济因素固然对制度出现转折有一定影响,但它们并不具有强迫性和明确性以至于能引发重大转折,这些转折点的决定因素是政治方面的因素,即相应的"政治事件"和中央政府最高领导的介入。
张浩淼
关键词:最低生活保障
协调视角下的社会救助被引量:2
2007年
社会救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的子系统,保障着社会脆弱群体的最基本生活,它是“最后的安全网”,对社会公平与社会和谐有重大意义。现阶段要想进一步认识与完善我国的社会救助,必须从协调的视角出发对社会救助进行反思和重新审视,并以社会救助的城乡协调发展,社会救助内部各项目的协调发展以及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的协调发展这三方面为突破口,使我国的社会救助走向公平、有效和可持续发展。
张浩淼
关键词:社会救助最低生活保障社会保险社会福利
社会保障制度安排的模式及其比较
2008年
由于现代社会保障是通过具体的制度安排来达到其特定功能的,因此基于各国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安排来划分与概括其模式显然具有特殊的意义。从这个角度看,目前已被普遍接受的一种划分方式是将其分为社会保险型、福利国家型、强制储蓄型和国家保险型共四种模式。本文基于这种划分方式,既从历史角度对不同制度安排模式的起源进行多因素的探讨并对其沿革进行简要分析,又对不同模式的特点进行概括,并在此基础上对各模式的共同点与差异点进行了多角度的比较。
张浩淼
关键词:社会保障差异点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