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春妤

作品数:25 被引量:197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6篇卵巢
  • 5篇细胞
  • 5篇超声
  • 4篇胎儿
  • 4篇子宫
  • 4篇妇产科
  • 4篇产科
  • 4篇产前
  • 3篇预后
  • 3篇上皮
  • 3篇透明细胞
  • 3篇透明细胞癌
  • 3篇肿瘤
  • 3篇子宫内膜
  • 3篇细胞癌
  • 3篇卵巢透明细胞...
  • 3篇卵巢肿瘤
  • 3篇耐药
  • 3篇内膜
  • 3篇浆液

机构

  • 20篇北京大学第三...
  • 2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大同市第三人...
  • 1篇北京市上地医...

作者

  • 22篇张春妤
  • 7篇郭红燕
  • 6篇梁华茂
  • 5篇韩劲松
  • 4篇刘朝晖
  • 4篇魏瑗
  • 4篇张爱青
  • 4篇乔杰
  • 4篇宋雪凌
  • 4篇卢珊
  • 3篇童春
  • 3篇龚丽君
  • 3篇张璐芳
  • 3篇熊光武
  • 3篇王妍
  • 2篇赵扬玉
  • 2篇叶泰荣
  • 2篇种轶文
  • 2篇李蓉
  • 2篇马彩虹

传媒

  • 4篇中国微创外科...
  • 3篇中华妇产科杂...
  • 3篇中华医学超声...
  • 2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中国生育健康...
  • 1篇中国妇产科临...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1
  • 7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卵巢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特点、耐药及预后相关因素的研究
本文探讨了卵巢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特点、耐药特征,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研究组为2000年1月1日至2008年5月31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第二医院及第三医院收治的卵巢透明细胞癌 (OCCA)患者共47例,对照组为同时期北京...
张春妤郭红燕宋雪凌叶泰荣
关键词:卵巢透明细胞癌耐药特征
胎儿侧脑室增宽的诊断和处理被引量:5
2020年
胎儿侧脑室增宽(fetal ventriculomegaly,VM)指胎儿侧脑室宽度增大,是产前超声检查最常见的胎儿颅内异常表现之一,其发生率约0.78%~2.2%[1]。VM的围产儿预后与其致病原因、伴发异常有关,在产前诊断与处理上极具复杂性。
张春妤魏瑗
关键词:产前超声检查围产儿预后产前诊断FETAL胎儿
促排卵药物治疗与卵巢肿瘤的发生(附一例报告)
目的随着辅助生育技术(ART)的飞速发展,控制性促排卵(COH)治疗已经成为 ART 重要的组成部分。在 ART 中,卵巢肿瘤不时被发现,本文通过一例特殊病例来探讨促排卵药物和卵巢肿瘤发生之间的关系。病例介绍:29岁女性...
张春妤郭红燕韩劲松王丽娜乔杰
关键词:卵巢肿瘤促排卵药物浆液性囊腺瘤
文献传递
阴道镜下宫颈量化指标在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宫颈萎缩患者术式选择中的价值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宫颈量化指标在绝经后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患者术式选择中的价值。方法对2012年1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年龄≥50岁宫颈HSIL,因无法宫颈锥切而直接行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的绝经后宫颈萎缩患者(全切组)以及行锥切后再行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患者(锥切组)进行1∶1配对,每组各41例。阴道镜下分别测量宫颈前后径D1和宫颈横径D2。根据D1和D2构建判别模型,研究判别模型的灵敏度、特异度及与手术分组符合率。另外选取35例锥切术进行验证。结果全切组D1、D2分别为(1.58±0.41)cm和(1.69±0.39)cm,锥切组分别为(2.10±0.31)cm和(1.90±0.39)cm,2组间D1和D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15)。根据D1和D2构建的判别模型与手术分组相比,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93%(95%CI:70.90%~94.95%)和75.61%(95%CI:61.89%~89.33%)。2组患者通过分类判别函数分类后术式符合率为79.27%(65/82),35例验证分类判别函数分类后术式符合率为82.86%(29/35)。结论阴道镜下宫颈径线测量可以更客观地反映患者宫颈情况,与主观判断选择手术方式有一定的一致性,可考虑作为术式选择的临床量化指标。
徐海洋徐海洋王爽游珂梁华茂游珂张春妤
关键词:阴道镜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G2、F2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意义被引量:6
2014年
化疗耐药作为影响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预后的重要因素一直是卵巢癌研究领域的热点.化疗耐药机制复杂,其中之一是由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adenosine triphosphate-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protein,ABC)介导.ABC蛋白是1个跨膜蛋白超家族,可以完成多种分子的跨膜转运,包括细胞膜及细胞内膜结构;也可将药物从细胞内排出.ABCG2是最晚被发现的ABC蛋白.多种肿瘤中ABCG2的表达与肿瘤类型、分化、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以及复发、侵袭相关[1-5].ABCF2可能通过诱导与化疗耐药相关的因子造成肿瘤化疗耐药[6].也有研究发现,ABCF2在卵巢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增高,ABCF2可能使卵巢透明细胞癌更易耐药[7].卵巢癌中以浆液性腺癌最为常见,而透明细胞癌等其他类型则更易发生耐药,本研究通过检测卵巢透明细胞癌及卵巢浆液性腺癌组织中ABCG2及ABCF2的表达,探讨ABCG2及ABCF2的表达与卵巢癌耐药的关系.
张春妤郭红燕韩劲松熊光武张璐芳李圆乔杰
关键词:卵巢上皮性癌组织ABCG2三磷酸腺苷卵巢透明细胞癌卵巢癌耐药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妇产科临床见习现状调查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了解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4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妇产科学临床见习现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自编问卷调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4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35名学生的妇产科学临床见习现状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57.1%(20/35)的学生认为在妇产科学见习过程中存在困难,知识点繁杂琐碎、见习时间不足、理论专业性强和患者拒绝配合是最主要的见习难点。85.7%(30/35)的学生对妇产科学见习进行了预习,94.3%(33/35)的学生会进行复习,教材或推荐读物是学生最喜欢的预习和复习形式。结论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妇产科学见习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大部分学生对利用课下时间获取知识有较高的接受度。未来可以采用更加灵活的见习方式,引入线上教学模型并且适当采用模拟教学;合理利用课下时间,建立序贯课程体系,以提高妇产科学临床见习的整体效果。
张春妤王妍梁华茂
关键词:妇产科临床见习
卵巢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特点耐药特征和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探讨卵巢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特点和耐药特征,并分析影响预后的相父因素。方法收集47例卵巢透明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耐药特征和预后影响凶素。以同期收治的53例卵巢浆液性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结果卵巢透明细胞癌和卵巢浆液性腺癌患者的发病年龄分别为(49.09±11.80)岁和(55.51±1.38)岁,其中血CA125升高者分别占53.3%(24/45)和98.0%(50/51),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者分别占46.8%(22/47)和7.5%(4/53),早期(I、Ⅱ期)患者所占的比例分别为80.9%(38/47)和11.3%(6/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卵巢透明细胞癌和卵巢浆液性腺癌患者的耐药率分别为26.1%(12/46)和24.0%(12/50),差异尢统计学意义(P=0.814);但晚期卵巢透明细胞癌患者的耐药率(87.5%)明显高于卵巢浆液性腺癌(25.0%,P=0.003)。卵巢透明细胞癌(OR=21.774,95%CI为2.438—194.431)以及分期晚(OR=58.329,95%CI为5.750~591.703)是与卵巢上皮性癌耐药密切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晚期卵巢透明细胞癌与卵巢浆液性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OS)分别为11和2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病理类型为卵巢透明细胞癌、肿瘤晚期、手术不满意、化疗〈6个疗程以及化疗耐药足与卵巢上皮性癌患者OS密切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与卵巢浆液性腺癌相比,卵巢透明细胞癌患者的发病年龄早,多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早期患者所占的比例较高;但卵巢透明细胞癌易发生耐药,在晚期患者中更明显,预后更差。
张春妤郭红燕李华温宏武梁旭东乔杰
关键词:卵巢肿瘤腺癌透明细胞肿瘤预后
卵巢上皮性癌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化疗二例被引量:2
2010年
例1 患者50岁,2003年因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行肾移植术,术后因免疫排斥而失败,一直接受血液透析治疗。2007年6月因卵巢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Ⅲc期(G2)、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肾移植术后失败,行全子宫+双侧附件+大网膜+盆腔腹膜切除术。
张春妤郭红燕李华叶泰荣韩劲松杨艳郭文萍
关键词:卵巢上皮性癌肾功能不全卵巢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肾移植术后化疗尿毒症期
子宫内膜采集器在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探讨应用子宫内膜采集器进行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的准确性。方法2008年1~5月,对193例在我院门诊需要进行子宫内膜检查的患者用子宫内膜采集器进行宫腔细胞学检查,并与诊断性刮宫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93例中,内膜采集器标本合格率93.8%(181/193),诊刮标本合格率为99.0%(191/193)(χ2=7.412,P=0.006)。诊刮确诊为子宫内膜恶性病变13例,细胞学诊断子宫内膜恶性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9.2%(9/13)及100.0%(166/166),准确率为97.8%(175/179);诊刮确诊为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18例,细胞学诊断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27.8%(5/18)及98.8%(159/161),准确率为91.6%(164/179);诊刮确诊为子宫内膜良性非增生性病变共10例,细胞学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60.0%(6/10)及98.8%(167/169),准确率为96.6%(173/179);80例取材满意的不孕症患者宫腔细胞学检查判断有无腺体分泌的准确率为100%。结论子宫内膜采集器宫腔细胞学检查对于诊断子宫内膜恶性病变及不孕症患者的子宫内膜检查有一定意义,但对于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及良性非增生性病变的诊断价值还需进一步探讨。
张春妤郭红燕李华王晓晔卢珊王洁净
关键词:子宫内膜病变细胞学检查
双胎之一完全性葡萄胎产前超声特征与临床结局对照分析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探讨双胎之一完全性葡萄胎产前超声声像图特征及超声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产前超声诊断或可疑为双胎之一完全性葡萄胎11例孕妇的临床、超声图像检查资料进行分析,并与胎儿临床结局及病理诊断结果对照。结果 11例孕妇中产前超声提示孕11~13周双胎之一完全性葡萄胎9例,可疑双胎之一完全性葡萄胎2例(1例分娩后证实为双胎之一胚胎停育后胎盘梗死灶,1例产后证实为部分性葡萄胎),其中6例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妊娠,均移植新鲜或冻胚胎2枚,1例为服用促排卵药物后妊娠。双胎之一完全性葡萄胎声像图均表现为宫腔内正常发育的胎儿、胎盘,另可见胎盘旁葡萄胎声像图。9例双胎之一完全性葡萄胎中8例早孕期超声检查(孕6~10周),其中5例均存在异常声像图,其声像图均表现为宫腔内正常胎囊、胎芽及胎心搏动,另可见胎囊旁不均质不规则团块状中等或低回声,类似宫内早孕合并宫腔积血或胚胎停育的声像图表现。全部病例均经病理和染色体分析证实。结论孕11~13周双胎之一完全性葡萄胎具有典型的声像图特征,早孕期超声检查具有异常声像,需与宫内早孕合并宫腔积血或双胎之一胚胎停育鉴别;需根据β-h CG水平与增长情况、葡萄胎大小与增长情况、孕周及有无并发症决定继续妊娠或终止妊娠等临床处理方式。因此,超声在双胎之一完全性葡萄胎诊断及后续治疗中均有重要临床价值。
张爱青魏瑗张春妤刘朝晖龚丽君王威李平卢珊童春种轶文
关键词:葡萄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