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庆华

作品数:14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巴彦淖尔市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心肌
  • 4篇急诊
  • 3篇心肌梗死
  • 3篇急性心肌梗死
  • 3篇梗死
  • 2篇动脉
  • 2篇中毒
  • 2篇替罗非班
  • 2篇急性中毒
  • 2篇急诊PCI
  • 1篇电机
  • 1篇调速
  • 1篇对心
  • 1篇心动图
  • 1篇心肌梗死患者
  • 1篇心肌再灌注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病
  • 1篇心脏病患者
  • 1篇血栓

机构

  • 10篇巴彦淖尔市医...
  • 1篇内蒙古医学院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作者

  • 10篇张庆华
  • 9篇高雯
  • 3篇王建
  • 3篇苏文军
  • 3篇金洋
  • 3篇马贺
  • 2篇董海德
  • 2篇杨志栋
  • 2篇张宁
  • 1篇陈春
  • 1篇刘美云
  • 1篇张剑
  • 1篇张宁
  • 1篇王健
  • 1篇刘伟
  • 1篇张海梅
  • 1篇袁向珍
  • 1篇金阳
  • 1篇郭曙军
  • 1篇许瑞琴

传媒

  • 6篇内蒙古医科大...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实用心电学杂...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07
  • 1篇200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二尖瓣轻度狭窄与二尖瓣重度狭窄者免疫功能的变化
2007年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RHD)者二尖瓣轻度狭窄与重度狭窄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特点。方法分为二尖瓣轻度狭窄者32例(A组),重度狭窄者22例(B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用液相终点散射免疫沉淀法检测RHD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补体3(C3)、补体4(C4)。用聚乙二醇法测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CIC)两组间比较。结果B组CD3、CD4、CD8、CD19较A组明显低下(P<0.01)。B组IgG、IgA、IgM、C3、C4、CIC较A组高,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B组细胞免疫功能低于A组。
高雯张庆华王建金阳张剑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气管插管后洗胃抢救急性中毒昏迷79例分析被引量:8
2003年
许瑞琴张庆华金洋
关键词:气管插管急性中毒昏迷洗胃抢救
急诊溶栓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心血管疾病的急症,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AMI是指因持续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心肌急性坏死.其病理基础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破裂产生了新鲜血栓致冠状动脉急性闭塞所致,由此产生的心律失常和泵衰竭是AMI住院病死率的主要原因.AMI早期有效的溶栓治疗可以改善AMI的预后,溶栓越早获益越大,最好在接诊后立即进行.现对153例AMI病人的急诊溶栓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高雯马贺张庆华苏文军金洋董海德王建杨志栋
关键词: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急诊
一种急诊用心肺复苏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急诊用心肺复苏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缓冲板,所述安装板的底端中部固定安装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底端设置有复苏柱,所述复苏柱的底端固定安装有...
张庆华高雯李凯
文献传递
急诊PCI术中使用替罗非班对心肌再灌注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途径应用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行急诊PCI术后梗死相关血管TIMI血流分级、术后2h心电图sT段回落率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探讨替罗非班对心肌再灌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01~2015-12入我院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行急诊PCI病人48例。其中男29例,女19例。分为冠脉内注入替罗非班组(A组),经静脉给予替罗非班组(B组),比较两组PCI术后梗死相关血管TIMI血流分级、术后2h心电图sT段回落率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结果:经冠脉内应用替罗非班较静脉内应用有较高的TIMI血流分级分布(TIMl3级96.2%、7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2);术后2hsT段完全回落率(84.6%)较对照组(59.1%)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7,〈0.05)。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3.8%)明显少于静脉组(2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2,〈0.05)。结论:PCI术中经冠脉内应用替罗非班较静脉内应用可更好地改善心肌微循环再灌注,减少慢血流、无复流现象的发生,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推广意义。
张庆华高雯马贺袁向珍
关键词:急诊PCI替罗非班心肌再灌注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中间综合征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226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探讨有机磷中毒合并中间综合征(IMS)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中间综合征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急诊科2006-01~2011-12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226例;按其是否并发IMS分为IMS组26例;非IMS组200例。单因素分析中α<0.05的变量确定为自变量;以IMS为因变量;作前向Wald概率似然比统计法多元Logistic回归;由此确定IMS的独立危险因素和相对危险度(RR)及95%可信区间(95%CI)。结果:毒物种类、中毒途径、中毒程度、APACHEⅡ、中毒后有无肌颤、抬头困难、血白细胞计数、PaO2、PaCO2IMS组与非IMS组有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抬头困难、PaO2降低、PaCO2增高、APACHEⅡ评分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是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中间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抬头困难、PaO2降低、PaCO2增高、APACHEⅡ评分是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中间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
马贺张庆华苏文军刘美云金洋王健高雯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急性中毒中间综合征
替罗非班结合法舒地尔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凝血纤溶状态、炎症反应及超声心动图参数的影响被引量:14
2023年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结合法舒地尔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凝血纤溶状态、炎症反应及超声心动图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PCI治疗的AMI病人20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3例。治疗期间对照组使用替罗非班,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法舒地尔。对比2组术后即刻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分级、心肌灌注分级(TMPG)、不良反应、术后3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以及术前、术后3 d、术后7 d凝血纤溶指标[凝血酶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炎症反应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术前、术后7 d超声心动图参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即刻TIMI分级3级率与TMPG分级3级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2组术后3 d、7 d的PT、APTT水平均较术前提高,FIB、PAI-1、TNF-α、IL-6、hs-CRP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2组术后7 d的LVEF、CI水平均较术前提高,LVEDD、LVESD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法舒地尔治疗可改善AMI病人PCI手术整体治疗效果,降低MACE发生风险,且安全性具有保证。
张宁张庆华靳二冬李凯高雯
关键词:心肌梗死替罗非班法舒地尔炎症反应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比较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过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择期PCI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按照是否为发病12小时以内行PCI治疗分为急诊PCI组(30例),择期PCI组(45例),比较两组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再灌注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及术后1月平均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结果:急诊PCI组平均住院天数缩短,术后1月平均射血分数提高,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低。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高。结论: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
张庆华张宁杨志栋董海德高雯
关键词:急诊PCI急性心肌梗死
负性情绪对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原因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严重的并发症,尽管其发生率不高,但近期死亡率以及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生率很高。负性情绪对支架内血栓形成未引起足够重视,报道较少。现对我院2006-01~2011-11所发生的与负性情绪有关的支架内血栓形成的病例资料分析如下。
高雯郭曙军张宁刘伟张庆华王建苏文军
关键词:负性情绪冠状动脉血栓形成
主动脉夹层诊治体会
2014年
目的:主动脉夹层病人临床表现多样,病情凶险,通过分析62例主动脉夹层病人的诊疗过程,总结经验,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10-05~2013-05我院收治的62例主动脉夹层病人的临床诊治经验与误诊误治原因。结果:35例主动脉夹层病人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确诊;11例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其中8例经超声或CT确诊,3例转院;3例误诊为"急性胃肠炎"、1例误诊为"食道损伤",2例误诊为"急性胆囊炎",1例误诊为"肺炎"、1例误诊为"肺栓塞",后均经会诊、影像学检查,5例确诊为"主动脉夹层",3例转院;8例于外院明确诊断后入院,其中3例为术后。住院至症状好转出院的32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的9例,转上级医院行手术治疗或进一步明确诊断的14例,死亡7例(入院3h^6d)。结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临床医师认识不足,极易误诊、漏诊。
陈春张海梅张庆华高雯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诊治经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