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常智
- 作品数:14 被引量:80H指数:7
- 供职机构:世界自然基金会更多>>
- 发文基金:美国内政部鱼和野生动物管理局老虎与犀牛保护基金World Wildlife Fund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中国野生东北虎数量监测方法有效性评估被引量:17
- 2012年
- 虎数量监测是虎保护的核心内容之一。野生虎现存数量少、领域宽广,加之习性机警,很难对其数量和种群变化趋势做出准确的评估。合适的虎数量监测方法随着监测目标、监测尺度、虎密度、猎物密度、气候及其它环境因素的变化而不同。2002—2011年,用东北虎信息收集网络法,样线调查法,猎物生物量和捕食者关系法,对东北虎数量进行监测。(1)用老虎信息收集网络法研究2006年完达山东部地区东北虎的种群现状,结果显示东完达山地区2006年东北虎数量为6—9只,由1只成年雄虎,2—3只成年雌虎,2—4只亚成体虎和1只小于1岁的幼体虎组成;(2)用猎物生物量和捕食者关系法得到东完达山地区2002年东北虎的密度为0.356只/100 km2,能容纳22—27只东北虎;(3)用样线法在黑龙江的老爷岭南部和吉林省大龙岭北部面积1735.99 km2的区域内设置样线64条,总长609 km,没有发现东北虎足迹链。样线调查的结果表明,在2011年2—3月该调查区域东北虎的数量为0只。监测结果表明,用猎物生物量和捕食者关系得到东北虎数量远远超过现实数量,人们对有蹄类的盗猎和猎套对老虎的伤害可能是其主要原因;样线法调查得出的结果低于现实种群,主要原因是老虎数量极低和调查者对野生虎行为学了解甚少,较难在野外有效的发现虎信息;且样线法监测仅应用于当东北虎以一定的密度(即有定居虎)存在的情况下(多数监测样线能发现虎信息)。虽然和样线法一样存在着诸如专家估计密度和真实密度之间的关系,老虎足迹数量和老虎真实密度间关系不确定,保守估计等内在缺点,在目前中国东北地区野生东北虎种群密度极低,且多是穿越于中俄边境地区的游荡个体的现状下,信息收集网络法是一种高效,可行东北虎监测方法。因此,建议建立更广泛的监测信息收集网络,培训监测人员,严格执行信息收集程
- 张常智张明海姜广顺
- 关键词:种群数量
- 中国长白山区野生东北虎猎物种群恢复计划
- 石全华彭健羽张常智李琦
- 关键词:东北虎马鹿梅花鹿补饲
- 东北虎及其猎物种群监测和人虎冲突研究
- 2002-2013年应用大样方法、样带法、传统的俄罗斯有蹄类调查方(FMP法)、网络信息收集法、样线法、样线片段足迹链占有法等野外抽样调查技术,结合Bootstrap重抽样、蒙特卡洛模拟、多元统计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
- 张常智
- 关键词:东北虎马鹿样线法种群监测
- 文献传递
- 东北虎猎物足迹链调查法准确性和精度探讨
- 张常智张明海
- 关键词:样线法东北虎狍子野猪
- 半散放东北虎产仔行为的初步观察被引量:11
- 2006年
- 1999年4月至2003年6月,采用随机取样法、扫描取样法和目标取样法对黑龙江东北虎林园半散放条件下12只成年雌性东北虎的产仔行为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半散放雌性东北虎的产仔行为可分为9种站立、行走、躺卧、嗅闻、努责、梳理、生产、亲仔和舔食。雌性东北虎的躺卧和亲仔行为时间最长,分别为42.9%和34.5%;躺卧、努责和亲仔行为发生频率较高,分别为21.1%、16.9%和24.6%。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不同雌性东北虎个体间躺卧、亲仔等行为有显著差异;不同年份雌性成年东北虎的站立、躺卧、梳理等产仔行为也具有显著差异。相关分析显示,躺卧行为与亲子行为(rs=0.602,P<0.05)、梳理行为(rs=0.589,P<0.05)均呈负相关。
- 张明海张常智刘丹
- 关键词:东北虎
- 黑龙江省完达山地区东北虎猎物种群现状及东北虎生境利用研究
- 本研究采用大样方法,在研究地区完达山东部布设面积约10km2的样方53个,调查样方面积累计达557.7km2,超过调查总面积5000km2的10%,结合GPS(全球定位系统)、GIS(地利信息系统)、多元统计分析,调查了...
- 张常智
- 关键词:东北虎植被类型
- 文献传递
- 中国雪豹的威胁与保护现状被引量:9
- 2019年
- 大部分保护机构只有能力在特定种群层面上保护大型食肉动物,而物种的灭绝风险却是在全球尺度进行评估的。因此,要填补这一尺度断层,多机构的工作与意见汇总非常必要。本研究综合了文献和18家中国雪豹(Panthera uncia)研究与保护机构共24位一线工作人员提供的信息,经过两次集体讨论和填写评分表格的方式,识别出21种威胁因素,在全国层面和青海、西藏、新疆、四川和甘肃5个主要雪豹分布省区层面对威胁进行了排序,并汇总了各保护机构实施的17项保护行动,以及各项行动所应对的威胁。全国评分前三的威胁依次是基层保护部门能力不足(9.5分)、气候变化(8.0分)、当地社区保护动力不足(6.8分),不同省区的威胁排序则体现出很大差异性。其中,目前仍没有任何行动措施应对气候变化。虽然已有一些保护行动来应对基层保护能力不足和当地社区保护动力不足的问题,如保护区能力建设、开展社区监测等,但行动的覆盖尺度仍远远不够。
- 李小雨肖凌云梁旭昶程琛冯琛赵翔刘炎林卞晓星何兵张常智Justine Shanti Alexander邢睿黄亚慧阿旺久美谢然尼玛宋大昭黄巧雯扎西桑俄彭奎尹杭连新明杨欣李晟施小刚杨创明吕植
- 关键词:雪豹
- 谈野生东北虎监测方法
- 2009年
- 介绍了目前世界上较流行的四种不同的野生东北虎监测方法,同时力求研究、寻找适宜我国监测野生东北虎的方法。
- 孙永军闫长喜任树红张常智
- 关键词:东北虎监测方法
- 黑龙江省东完达山地区东北虎猎物种群现状及动态趋势被引量:20
- 2011年
- 猎物种群丰度是限制虎分布和数量的关键因子,因此猎物种群密度监测和估算是虎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应用采用大样方法,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多元统计分析,研究了黑龙江东完达山东部地区东北虎猎物种群(马鹿、狍子和野猪)现状及动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研究地区马鹿的种群平均密度为(0.2010±0.0270)只/km2、狍子的平均种群密度为(0.4980±0.0436)只/km2、野猪的平均种群密度为(0.3423±0.0275)只/km2。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在相同生境下,3种有蹄类密度在在阔叶混交林中和杂木林中差异极为显著;不同的生境,3种猎物的猎物的密度也存在着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马鹿密度和野猪密度程正相关,而马鹿密度和狍子密度、狍子密度和野猪密度则不相关。同1989年该地区东北虎猎物种群相比:1989—2002年的13 a时间内马鹿的年平均递减率为13.48%、狍子的年平均递减率为12.69%、野猪的年平均递减率为1.89%。
- 张常智张明海
- 关键词:东北虎马鹿狍子种群密度
- 浅谈野生虎生态学研究被引量:9
- 2006年
- 虎在生态系统中处在食物链的顶端,是自然保护中的旗舰物种,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科学价值。目前,虎的分布范围及数量已经明显减少,成为最受威胁的大型猫科动物之一。针对虎的这种濒危状况,虎的研究得到了极大关注,尤其是野生虎的生态学研究。本文综述了野生虎生态学的研究,从野生虎生态学的研究历史出发,作者认为野生虎的保护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减少人为干扰;保护好现有虎栖息地,对现有虎种群实行异质种群管理;建立新的保护区,扩大虎的栖息地;设法扩大虎猎物种群的数量。
- 张常智张明海刘宝权
- 关键词:生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