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宏颖

作品数:15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常州四药临床药学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心力衰竭
  • 4篇心律
  • 4篇心律失常
  • 4篇衰竭
  • 3篇心肌
  • 3篇心脏
  • 2篇动脉
  • 2篇心肌梗死
  • 2篇心绞痛
  • 2篇心衰
  • 2篇心脏病
  • 2篇药师
  • 2篇用药
  • 2篇疗效
  • 2篇疗效分析
  • 2篇临床药
  • 2篇临床药师
  • 2篇慢性
  • 2篇慢性心力衰竭
  • 2篇绞痛

机构

  • 15篇郑州市第二人...

作者

  • 15篇张宏颖
  • 2篇董艳丽
  • 2篇张晓燕
  • 1篇耿银东
  • 1篇辛克北
  • 1篇黄宗英
  • 1篇卢革新
  • 1篇吴俊荣
  • 1篇范萍
  • 1篇张慧芝
  • 1篇毋淑珍
  • 1篇王娟
  • 1篇谢百福
  • 1篇何慧芳

传媒

  • 2篇河南医学研究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工业医学...
  • 1篇中原医刊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医学信息(手...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北方药学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冠心病患者hs-CRP和sCD40L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行PCI的患者74例为治疗组,同期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两组术前及术后血清sCD40L、hs-CR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术前血清hs-CRP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24hhs-CRP水平明显高于术前和术后lh的水平(均P<0.05);对照组术后hs-CRP水平高于术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4hsCD40L水平明显低于术前(P<0.05),之后逐渐上升,1周时接近术前水平。对照组手术前后sCD40L水平无变化。结论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血清hs-CRP升高和sCD40L水平降低是PCI激活了血管局部或全身的炎症反应,临床应于PCI术后应强化对炎症反应的治疗。
刘清霞董艳丽张宏颖范萍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HS-CRPSCD40L
快速型心律失常应用普罗帕酮静脉给药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7年
目的:探究分析应用静脉注射普罗帕酮对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方法:对采用静脉注射普罗帕酮和胺碘酮的疗效进行分析对比,并探究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心律失常类型以及持续时间对疗效的影响。结果:静脉注射普罗帕酮相比胺碘酮获得了更好的疗效,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使大部分患者恢复窦性心律。疗效与患者年龄、性别等无相关性,但与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类型以及持续时间有关。结论:静脉注射普罗帕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
张宏颖
关键词:普罗帕酮快速型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分析
慢性收缩性心衰患者神经内分泌抑制剂用药规范化比较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药师干预前后,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3类神经内分泌抑制剂的使用情况。方法收集临床药师干预前后的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对患者临床特征、神经内分泌抑制剂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临床药师根据指南评价标准进行用药干预。结果干预后ACEI/ARB、ACEI、β-RI、MRA、ACEI/ARB+β-RI+MRA、ACEI+β-RI+MRA、ACEI/ARB+β-RI、ACEI+β-RI的出院带药率(83.10%、42.62%、88.57%、66.90%、46.30%、24.76%、26.90%、14.05%)均有显著性升高(P<0.05),干预后ARB的出院带药率由干预前的高于ACEI(34.34%vs.32.97%)降为低于ACEI(40.48%vs.42.62%)。ACEI/ARB、β-RI的剂量达标率分别由30.20%、40.91%升高为71.35%、81.48%(P<0.001)。结论我院3类神经内分泌抑制剂使用较规范,但与指南尚有差距,临床药师干预能提高推荐药物的使用率和达标率。
常辰毓张晓燕张宏颖孙世龙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药师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清Betatrophin水平变化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清Betatrophin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将入选的135例患者分为冠心病组(69例)和非冠心病组(66例),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6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测定研究对象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高敏C反应蛋白(Hs CR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Betatrophin水平,分析Betatrophin与其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患者TG、LDL-C、Hs CRP及Betatrophin水平均高于非冠心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患者HDL-C水平略低于非冠心病组与健康对照组(P>0.05);非冠心病组与健康对照组TG、LDL-C、Hs CRP和Betatrophi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Betatrophin与TG、FPG和TC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312、0.245和0.238(P<0.05)。结论 Betatrophin可能通过调控糖脂代谢进而影响冠心病的发生、发展。
耿银东卢革新姜辉毋淑珍刘清霞张宏颖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血脂异常
糖尿病心脏病心力衰竭行盐酸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 观察分析盐酸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糖尿病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资料选自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6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抗心衰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盐酸贝那普利和螺内酯,分析观察两组患者在疗程结束后左室舒张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情况及疗效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LVEDD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LVEF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心率较对照组减慢,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功能改善的总有效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糖尿病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且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张宏颖
关键词:心力衰竭盐酸贝那普利螺内酯
左旋精氨酸对家兔右冠状动脉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左旋精氨酸对家兔右冠状动脉缺血再灌注心率失常的作用。方法将试验用家兔32只随机进行分组,观察组16只家兔进行缺血30min,再灌注120min;对照组先注射左旋精氨酸,缺血30min,再灌注120min,对两组家兔的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对记录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左旋精氨酸的作用。结果在两组家兔的缺血期,伴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两组家兔的心律失常分数均发生上升,就是发生心律失常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但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组;在再灌注期,两组的心律失常情况逐渐好转,但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使用左旋精氨酸对由于缺血导致的心律失常有缓解的作用。
张宏颖
关键词:左旋精氨酸家兔心律失常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符合WHO诊断标准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10例,随机分为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组)60例和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照组)50例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控制心绞痛治疗组总有效率84.3%,对照组总有效率66.2%,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心电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65.7%,对照组总有效率44.6%,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降低血液黏度作用显著(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能明显改善心肌缺血,缓解心绞痛,降低血液黏度,作用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理想药物。
张宏颖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银杏叶提取物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使用美托洛尔预防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梗早期使用美托洛尔减少室性或室上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将86例急性心梗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美托洛尔25-50mg/次,一日2次;对照组仅予常规治疗。结果:在治疗后的第3个月和第6个月时,美托洛尔组患者发生室性、室上性心律失常及心律失常性死亡的患者明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梗早期使用美托洛尔能减少室性和室上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刘清霞张宏颖
关键词:心肌梗死美托洛尔心律失常
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联合应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二磷酸腺苷(ADP),花生四烯酸(ACA)做诱导剂检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联合应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组和单用阿司匹林组的血小板聚集率变化。结果联合用药组对ADP诱导聚集的抑制与阿司匹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联合用药组与阿司匹林组对ACA诱导聚集的抑制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显著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对需加强抗凝的患者,有较好的价/效比。
吴俊荣谢百福张宏颖
关键词: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氯吡格雷ADP诱导联合用药组
TIMI、NT-proBNP等临床因素对AMI患者急性期MACE发生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研究心肌梗死溶栓疗法(TIMI)危险评分、血清心肌标志物及其他临床因素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急性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及预测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300例,根据患者在发病1个月内是否发生过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将患者分为发生组和不发生组,分析患者的TIMI危险评分、血清心肌标志物及其他临床因素对MACE发生与否的影响,进一步将发生过MACE的患者预后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分析影响患者死亡的因素。结果在300例患者中,MACE发生组196例,不发生组104例,其中纳入生存组的患者有150例,纳入死亡组的有46例,单因素分析结果为:年龄、TIMI危险评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值、高血压在MACE发生组与不发生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影响患者的死亡因素,年龄、TIMI危险评分、血清NT-proBNP、高血压为MACE患者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T-proBNP值大于4 200 pg/m L及TIMI危险评分>9分患者死亡风险较高。结论 TIMI评分和血清心肌标记物等临床因素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作用,患者的TIMI危险评分越高、血清NT-proBNP值越大,其发生MACE的可能性越大。
张宏颖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主要心脏不良事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