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宁

作品数:12 被引量:43H指数:5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闵行区卫生局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肝癌
  • 3篇预后
  • 3篇干扰素
  • 3篇Α干扰素
  • 2篇预后预测
  • 2篇评分
  • 2篇评分模型
  • 2篇人肝
  • 2篇人肝癌
  • 2篇人肝癌组织
  • 2篇免疫
  • 2篇关键分子
  • 2篇分子
  • 2篇风险评估
  • 2篇肝癌诊断
  • 2篇肝癌组织
  • 2篇癌组织
  • 2篇标志物
  • 1篇蛋白
  • 1篇胸腔

机构

  • 11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11篇张宁
  • 5篇王鲁
  • 5篇潘奇
  • 3篇成少华
  • 3篇江联萍
  • 3篇朱卫平
  • 3篇刘泽阳
  • 3篇赵一鸣
  • 3篇周嘉敏
  • 3篇王龙蓉
  • 2篇吴海霞
  • 2篇王益林
  • 2篇林镇海
  • 2篇郑鸿
  • 2篇毛岸荣
  • 2篇郭伟剑
  • 1篇肖谜
  • 1篇李纲
  • 1篇陶莉
  • 1篇戴月娣

传媒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肿瘤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铜绿假单胞菌制剂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0年
随着恶性肿瘤发病率的不断上升,恶性胸腔积液作为肿瘤的常见并发症也逐渐增多,胸腔积液控制的程度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整体疗效。既往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是胸腔内注入抗癌药物或化学硬化剂进行治疗,但疗效不满意。我科2008年1月至2009年2月对74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应用铜绿假单胞菌制剂联合顺铂胸腔注入,取得较好的效果,并与顺铂胸腔化疗进行对照,现报道如下。
张宁江联萍成少华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制剂恶性胸腔积液顺铂整体疗效常见并发症
EC-T剂量密度与常规剂量在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辅助化疗中的比较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观察环磷酰胺联合表阿霉素序贯紫杉醇剂量密度化疗在淋巴结阳性乳腺癌辅助化疗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探讨密度方案化疗的临床效果及对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5年9月至2007年4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闵行分院收治的60例采用EC序贯T方案进行辅助化疗的女性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剂量密度组(29例)和常规剂量组(31例),计划每例患者接受EC×4序贯T×4的化疗。剂量密度组每2周重复,常规剂量组每3周重复。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Ⅲ~Ⅳ级毒性反应(包括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和脱发),复发及生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按计划完成化疗。剂量密集组Ⅲ~Ⅳ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20.7%(6/29),显著低于常规剂量组的58.1%(18/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两组均无血小板降低、贫血、心脏毒性、神经毒性发生。两组5年无病生存率和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C序贯T剂量密度方案用于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的辅助化疗,不良反应可以耐受,是一个安全、有潜力的方案。剂量密度方案辅助化疗与常规方案辅助化疗有相似的临床效果,均能改善乳腺癌患者预后。
江联萍张宁吴海霞成少华左丽李纲
关键词:乳腺癌辅助化疗
改良DOC联合DDP和5-FU一线治疗晚期胃癌及胃食管结合部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docetaxel,DOC)联合顺铂(DDP)和5-氟尿嘧啶(5-FU)一线治疗晚期胃癌和胃食管结合部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晚期胃癌及胃食管结合部癌患者,接受改良双周DCF方案化疗;具体为多西他赛37.5 mg/m2第1、8天静脉滴注;顺铂20 mg/m2第1-2、8-9天静脉滴注;5-氟尿嘧啶1.0 g/m2第1、8天用药,每次微泵持续静脉滴注48小时,21天为1周期,治疗≥2周期,分析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78例患者接受平均4.7周期(2-11周期)的改良双周DCF方案的化疗,均无化疗相关性死亡,总有效率为35.9%(28/78);疾病控制率为78.2%(61/78),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5.0月(95%CI:4.3-5.7月),中位生存时间8.9月(95%CI:6.8-11.0月);1年的生存率33.3%(26/78)。结论对于不能耐受3周方案的晚期胃癌及胃食管结合部癌患者,采用改良双周DCF方案一线治疗疗效肯定且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郑鸿祝子华张宁肖迷
关键词:药物疗法紫杉烷类药物疗法
PAPSS1在制备筛选α干扰素治疗肝癌敏感人群标志物的制剂中的用途
本发明属生物医学的临床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PAPSS1在制备筛选α干扰素治疗肝癌敏感人群标志物的制剂中的用途。本发明采用RNA‑seq高通量表达谱测序的方法对α干扰素干预与未干预的肝癌组织样本进行检测分析,筛选出差异表...
王鲁朱卫平赵一鸣潘奇张宁周嘉敏王龙蓉刘泽阳贺西淦
文献传递
结直肠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结直肠癌伴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6例骨转移结直肠癌患者占同期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4.3%;86例骨转移患者中结肠癌占3.3%,直肠癌占5.3%,具有统计学差异(χ2=4.45,P<0.05);发生骨转移合并肺转移占65.1%;未发生骨转移患者肺转移占12.7%,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χ2=17.7,P<0.01)。除1例(1.2%)患者仅有骨转移之外,其余85例(98.8%)患者均合并其他部位转移。单因素分析中,ECOG评分、骨转移时间、骨转移灶数目及其他脏器的转移与结直肠癌骨转移患者的预后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中,仅骨转移时间和其他脏器转移是影响结直肠癌骨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结直肠癌骨转移中,直肠癌所占比例高于结肠癌,结直肠癌骨转移发生可能与肿瘤部位有关;结直肠癌骨转移与肺转移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郑鸿郭伟剑张宁肖谜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骨转移
lncRNA在肝癌诊断以及预后预测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lncRNA在肝癌诊断以及预后预测中的应用,所述lncRNA选自TD‑2574D22.4、SERHL、MIR100HG、SNHG20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通过实验证明了lncRNA TD‑2574D22.4、...
王益林王鲁潘奇张宁毛岸荣林镇海
文献传递
MFAP5蛋白作为筛选α干扰素治疗肝癌敏感人群的试剂盒中的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属于免疫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MFAP5蛋白作为筛选α干扰素治疗肝癌敏感人群的试剂盒中方法及应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MFAP5蛋白在α干扰素治疗肝癌敏感人群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本发明的MFAP5...
王鲁朱卫平赵一鸣潘奇张宁周嘉敏王龙蓉刘泽阳贺西淦
文献传递
lncRNA在肝癌诊断以及预后预测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lncRNA在肝癌诊断以及预后预测中的应用,所述lncRNA选自TD‑2574D22.4、SERHL、MIR100HG、SNHG20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通过实验证明了lncRNA TD‑2574D22.4、...
王益林王鲁潘奇张宁毛岸荣林镇海
Maspin与EGFR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Maspin与EGFR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63例胃癌术后和20例正常胃组织的石蜡标本中Maspin与EGFR的表达水平,结合患者临床及病理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Maspin、EGFR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6%和84.1%,在对照组中为85.0%和0,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Maspin、EGFR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发生部位无关;另外,高中分化的胃癌组织中Maspin的阳性表达率(18/26)显著高于低分化组(69.2%vs.32.4%),而EGFR的表达与患者病理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经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分析,Maspin蛋白与EGFR的表达存在负相关。[结论]同时检测胃癌组织中Maspin与EGFR表达水平,对判断胃癌浸润转移潜能有一定参考价值。
成少华白玉贤陶莉张宁
关键词:胃癌MASPINEGFR临床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
联合奥沙利铂或顺铂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2
2014年
背景与目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二线化疗可选择单药多西他赛或培美曲塞,联合铂类能否提高疗效及延长生存尚不明确。本研究比较单药多西他赛或培美曲塞与联合奥沙利铂或顺铂方案二线治疗晚期NSCLC近期疗效、生存期和安全性。方法:经一线联合顺铂或卡铂治疗失败的12l例晚期NSCLC患者按3:2:1比例随机分组,对照组(n=56):多西他赛75mg/m^2(所有肺癌)或培美曲塞500mg/m^2(非鳞癌),第1天;顺铂组(n=45):顺铂25mg/m^2,第1~3天联合多西他赛或培美曲塞;奥沙利铂组(n=20):奥沙利铂130mg/m^2,第1天联合多西他赛或培美曲塞。3周为1个周期,治疗每个周期评价不良反应,每2个周期评价疗效,回访生存期。结果:3组的治疗疾病反应率、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及不良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0岁老年患者较〈60岁患者PFS更长(HR=O.56,95%CI:0.35~0.90,P=O.015);PS评分0~1分患者PFS和OS更长(HR=1.52,95%C1:1.01~2.30,P=O.048;HR=1.90,95%CI:1.17~3.09,P=0.009)。治疗反应率与PFS和0S相关(HR:2.93,95%CI:2.01~4.26,P=O.000:HR=2.03,95%CI:1.37~3.01,P:O.000)。化疗后发生贫血患者PFS和OS呈缩短趋势(HR=1.59,95%CI:0.97~2.61,P=O.066;HR=I.60,95%CI:0.94-2.75,P=O.085),血小板减少患者0s更短(HR=2.97,95%CI:1.01-8.78,P=O.049)。有神经毒性患者PFS呈缩短趋势(HR=3.36,95%CI:0.92~12.25,P=O.066)。二线治疗失败后接受后续治疗者0S有获益(舰=0.36,95%CI:0.22~0.61,P=O.000)。结论:二线联合奥沙利铂或顺铂治疗NSCLC患者疗效和生存期无提高。疾病反应、PS评分与PFS及0S相关,�
戴月娣张德祥郭伟剑江联萍吴海霞张宁肖迷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化学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