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国英

作品数:19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威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流行病学
  • 4篇流行病
  • 3篇血小板
  • 3篇血小板减少
  • 3篇血小板减少综...
  • 3篇疫情
  • 3篇综合征
  • 3篇发热
  • 3篇发热伴血小板...
  • 3篇发热伴血小板...
  • 3篇病例
  • 2篇流行病学特征
  • 2篇病毒
  • 1篇单抗
  • 1篇地下水
  • 1篇地下水源
  • 1篇碘缺乏
  • 1篇碘缺乏病
  • 1篇碘营养
  • 1篇新型冠状病毒

机构

  • 16篇威海市疾病预...
  • 3篇山东省疾病预...
  • 2篇山东大学
  • 2篇威海市立医院
  • 1篇威海市中心医...

作者

  • 16篇张国英
  • 4篇籍继颖
  • 3篇王春萍
  • 3篇何丽萍
  • 3篇吕涛
  • 2篇李继钊
  • 2篇孙琦
  • 2篇王显军
  • 2篇姜晓林
  • 1篇张凌斐
  • 1篇曲文勇
  • 1篇于萍
  • 1篇张晓梅
  • 1篇王芝芳
  • 1篇赵帅
  • 1篇张金波
  • 1篇马晓华
  • 1篇逄博
  • 1篇丁淑军
  • 1篇盛薇薇

传媒

  • 2篇山西医药杂志
  • 2篇中国媒介生物...
  • 2篇预防医学论坛
  • 2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河南预防医学...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糖尿病新世界
  • 1篇中华地方病学...
  • 1篇中华转移性肿...
  • 1篇现代疾病预防...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起因加工食用羊胎盘发现的布鲁氏菌病暴发疫情处置被引量:2
2023年
采用布病个案调查表调查一起由加工食用羊胎盘而陆续发现的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暴发疫情,再根据调查线索通过“主动搜索”的方式进行可疑病例搜索调查和实验室采样检测,综合病例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确定本起疫情为布病暴发疫情,引起原因为加工、食用羊胎盘及日常饲养、配种病羊。疫情提示羊只买卖、饲养、附属物出售均需加强监管,降低布病发病风险。
张国英赵健王春萍李继钊
关键词:羊胎盘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
2004-2021年山东省威海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被引量:11
2023年
目的了解威海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探讨手足口病的有效防控措施。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21年威海市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统计分析,时间分布采用圆形分布分析。结果2004-2021年威海市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59756例,年均报告发病率118.39/10万,其中2014年报告发病率最高为304.25/10万,各年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16.21,P<0.05),流行周期不显著。5-9月为发病高峰,此期间报告病例51633例,占86.41%;各地区发病水平存在差异,环翠区年均发病率最高为234.45/10万;≤5岁病例为53716例,占89.89%,其中3岁组发病率最高为3879.00/10万;男性发病率为139.05/10万,高于女性的97.48/10万(χ^(2)=102.54,P<0.05);不同年份病原构成不同(χ^(2)=1272.68,P<0.05),2008-2011年以EV71为主(占72.11%,243/337),自2011年起EV71型3年出现一个流行高峰,CoxA16型呈现隔年流行,2018年后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重症病例中,EV71型占73.68%,≤5岁占93.90%。177起聚集性疫情中121起发生在城市幼儿园(68.36%)。结论威海市手足口病呈现发病率高、点多面广、季节性明显及发病人群以5岁以下为主的特点,不同年份优势流行株有差异,应进一步加强重点地区、高发季节、高发人群的防控及手足口病病原谱的监测。
王春萍张国英李继钊王子临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病原学特征肠道病毒
某铝厂作业工人认知功能状况调查被引量:4
2017年
大量的实验表明,过量接触铝可造成哺乳动物神经行为异常,学习记忆能力下降。随着铝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职业性铝接触人群不断增多,笔者采用职业流行病学方法调查了某铝厂作业工人的认知功能状况。
籍继颖张国英于萍
关键词:记忆能力职业流行病学
2008~2012年威海市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情况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了解威海市2008~2012年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状况,为进一步提高各医疗机构的疫情报告管理水平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威海市2008~2012年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威海市2008~2012年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平均传染病漏报率为1.98%,漏报前3位病种依次为其它感染性腹泻(0.76%)、病毒性肝炎(0.52%)、肺结核(0.28%)。2008~2012年各年传染病漏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级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级医疗机构传染病卡片报告及时性和完整性在90.00%以上。各级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及时率和审核率保持在99.90%以上。结论各级医疗机构应认真落实疫情报告管理制度;疾控机构应加强对传染病报告工作的业务指导,加大考核力度,最大限度降低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的漏报。
何丽萍吕涛张国英盛薇薇
关键词: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
碘缺乏病干预行动前后威海市孕妇碘营养情况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威海市碘缺乏病干预行动前后(2022、2023年)孕妇碘营养情况,了解碘缺乏病干预行动实施效果,为调整该市碘缺乏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3年5月,对威海市孕妇开展碘缺乏病干预行动。分别于2022年4月和2023年12月,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在该市4个区(市),每个区(市)按照东、西、南、北、中划分为5个片区,每个片区抽取1个乡镇(街道),每个乡镇(街道)抽取不少于20名孕妇作为调查对象,采集其家中食用盐盐样和随机1次尿样,测定盐碘和尿碘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共检测孕妇家中食用盐盐样922份,其中碘盐530份、合格碘盐469份,盐碘中位数为24.00 mg/kg。碘盐覆盖率、碘盐合格率、合格碘盐食用率分别为57.48%、88.49%、50.87%。2022、2023年盐碘中位数分别为24.26、24.00 mg/kg,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8,P=0.113)。2023年碘盐覆盖率、合格碘盐食用率均高于2022年[73.72%(373/506)比37.74%(157/416),65.22%(330/506)比33.41%(139/416),χ^(2)=120.90、92.40,均P<0.001]。共采集孕妇尿样922份,尿碘中位数为135.90μg/L。2022年孕妇尿碘中位数为113.55μg/L,不同地区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7.91,P<0.001)。2023年孕妇尿碘中位数为153.00μg/L,不同地区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3.33,P=0.343)。2023年,环翠区、文登区、乳山市孕妇尿碘中位数(156.60、155.00、140.85μg/L)均高于2022年(93.60、110.00、110.70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5.44、-4.92、-5.99,均P<0.001)。2023年威海市孕妇尿碘中位数高于2022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62,P<0.001)。结论威海市碘缺乏病干预行动取得良好效果,碘盐覆盖率、合格碘盐食用率、孕妇碘营养水平均有所提升。应继续深入推行碘缺乏病干预行动,进一步改善重点人群碘营养水平,保持持续消除碘缺乏状态。
刘树亮孙华强张国英王芝芳修林青张凌斐吴彦君殷敏林蕾赵帅
关键词:盐类孕妇碘营养干预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3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死亡病例危险因素调查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调查威海市文登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的基本特征以及发病和死亡的危险因素,为其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收集病例的临床和流行病学信息;采集同村健康人、动物和蜱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ELISA方法,检测病毒特异性核酸和抗体,比较不同特征标本的抗体阳性率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3例死亡病例的临床表现早期主要为高热、乏力、厌食等全身反应,后期有意识障碍和出血表现,从发病到死亡的时间间隔均短于10 d。3例病例均为65岁以上老年女性,居住在同一村庄的不同位置,无流行病学关联。共采集169份健康人血清标本,IgM抗体检测均为阴性,IgG抗体阳性率为4.14%,各年龄组IgG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87,P=0.030),年龄越大抗体阳性率越高。共采集69份动物血标本,羊和犬血标本总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2.14%和20.00%,貉子、鸡、猫血标本抗体检测均为阴性,不同动物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63,P=0.010);病毒特异性核酸检测均为阴性。捕获蜱6只,其中游离蜱1只,寄生蜱5只,均为长角血蜱,病毒特异性核酸检测也均为阴性。结论该次事件的调查对认识疾病的流行特征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应进一步加强疾病传播途径、病原学特性、发病死亡危险因素等方面研究,重点地区高发季节应加强重点人群的健康宣传教育,提高防病意识。
姜晓林陈德颖吕涛逄博张国英张晓梅王显军丁淑军
关键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血清学
运用集中度和圆形分布法分析山东省威海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季节性特征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分析山东省威海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的季节性分布规律,为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月收集汇总2011-202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报告的现住址为山东省威海市的SFTS病例数,运用集中度和圆形分布法在Excel 2007软件中通过编制计算公式分析山东省威海市SFTS的季节性分布特征。结果2011-2022年威海市累计报告SFTS病例1231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01/10万,死亡率为0.37/10万,12年间发病率呈整体上升趋势(线性趋势χ^(2)=36.501,P<0.001)。山东省威海市SFTS的各月发病数集中度(M)值为0.66,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圆形分布集中趋势值r=0.654,平均角α=195.15°,角离差S=52.76°,雷氏检验Z=527.144,P<0.001,换算发病高峰日为7月17日,发病高峰期为5月25日-9月9日。结论山东省威海市SFTS整体上升的发病趋势应得到足够的防控重视,该病有较强的季节高发性,应在高峰期来临前尽早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减少重症和聚集性疫情的发生。
孙琦张国英高永伟
关键词:集中度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的肺腺癌二线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回顾性研究
2024年
目的比较肺腺癌二线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山东大学附属威海市立医院和威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3例二线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肺腺癌患者病历资料,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28对配对成功(贝伐珠单抗组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组)。采用χ^(2)检验进行临床特征、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全组2年总生存(OS)率为43.9%,2年无进展生存(PFS)率为32.5%。贝伐珠单抗组客观缓解率(ORR)为35.7%、疾病控制率(DCR)为96.4%,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组分别为39.3%、75.0%(P=0.783、P=0.051)。贝伐珠单抗组2年OS率为54.1%,PFS率为39.9%,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组分别为34.6%、29.2%(P=0.211、P=0.419)。贝伐珠单抗组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5.7%与21.4%(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未脑转移是PFS(HR=0.355,P=0.005)和OS(HR=0.363,P=0.005)独立保护因素。结论肺腺癌二线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有效性相当、安全性一致,贝伐珠单抗可作为新的选择。
王淑伟林亚南邵姜超齐越杜佳倩丛秋梅马晓华张国英
关键词:肺腺癌
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征分析与预防控制措施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究分析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征以及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98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回顾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月至6月发病比例为37.88%,10月至12月发病比例为35.86%;3月至6月、10月至12月为流行性出血热高发季节。其中,20岁~45岁发病概率为64.14%,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年龄阶段。农民发病概率58.08%,农民发病概率明显高于其他职业与工人。男性发病概率74.75%,男性发病概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流行性出血热的有效预防措施包括接种疫苗、灭鼠等,同时,临床上还应积极改善人们的健康意识,对高危人群加强健康教育,从而降低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概率。
张国英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预防控制措施
2018-2021年山东省威海市610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及死亡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23年
目的 分析2018-2021年威海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病例的流行特征及死亡危险因素,为防控提供建议和对策。方法 收集整理2018-2021年威海市SFTS病例传染病报告卡、个案调查表及核酸试验数据资料,分析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死亡危险因素。结果 2018-2021年威海市共报告SFTS病例610例,死亡72例,病死率11.80%。发病率呈整体上升趋势(χ^(2)_(趋势)=17.13,P<0.01),病死率呈整体下降趋势(χ^(2)_(趋势)=38.32,P<0.01)。5-10月是发病的高峰(96.72%)。确诊病例平均年龄66.74±10.47岁;职业以农民为主(83.4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加死亡危险增加,文登区(OR=7.029,95%CI:2.472~19.992)和荣成市(OR=3.646,95%CI:1.238~10.736)较环翠区死亡危险高,核酸检测Ct值≤25的危险较高(OR=6.869,95%CI:2.173~21.711)。与发病前一个月居地无蜱相比,居地有蜱死亡危险更高(OR=3.158,95%CI:1.400~7.125)。2周前未被蜱虫叮咬比有叮咬的死亡危险更高(OR=5.590,95%CI:1.250~25.002)。结论 对广大农村从事农业活动的人群加强蜱虫宣传教育,提高当地尤其是重点地区的居民对SFTS的认识是预防该病和降低病死率的首要措施。同时建议在文登、荣成设立SFTS的哨点医院,做到及时监测和治疗。开展疫区蜱虫携带病毒分布的调查研究,精准控制SFTS的传播蔓延。
张国英孙琦籍继颖
关键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病学特征死亡危险因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