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善燚
- 作品数:44 被引量:115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现代宽容与我国刑事司法变革被引量:2
- 2009年
- 现代宽容呈现出强烈的制度化、法律化、普适化倾向。现代司法表明,现代宽容在刑事司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凸现出宽容的独立性价值。我国刑事司法对宽容的制度、政策回应可着力体现为:从报应型司法走向恢复性司法;确立有利于被告原则;确立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
- 张善燚
- 关键词:司法宽容恢复性司法有利被告国家救助
- 创制我国刑事证据规则的思考
- 2001年
- 随着我国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创制进入实质论证阶段,刑事证据规则正为诉讼法学理论界和实务界所广泛关注.笔者拟就此谈些粗浅看法.……
- 张善燚
- 关键词:刑事证据规则英美法系自由心证判例法系刑事诉讼证据
- 宽容:现代司法的一项基本价值被引量:3
- 2009年
- 宽容是经济社会文化转型时期司法伦理的强烈诉求,具有重要的法律价值、道德价值、政治价值。在现代司法过程中,宽容已发展成为一项基本价值,而非衍生性价值。与公正、平等、民主和人权等基本价值相比,宽容在现代司法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司法宽容是平衡个人、国家和社会各方利益,优化司法解纷机制的一项重要而基本的司法伦理准则。
- 张善燚柳成柱
- 关键词:司法宽容法律领域道德领域政治领域
- 论我国高校学生学位撤销制度被引量:16
- 2009年
- 学生学位撤销权是一种行政许可权,而非行政处罚权,但同样具有可诉性。我国现行的学位撤销制度存在标准模糊、程序淡薄、救济缺失等问题。完善我国的学位撤销制度,应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强化学位撤销的发动程序与监督体制;明确和细化学位撤销的标准;规定学位撤销权行使的严格程序和相关救济机制。
- 张善燚李旭
- 关键词:行政许可权学位标准
- 立功制度:价值取向与立法思考被引量:1
- 2016年
- 本文从立功的价值取向及冲突的角度研究立功制度,通过对正义、秩序、效率三大价值内部冲突的阐述,深入剖析立功制度存在的不利于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对被害人权益保障不足、造成刑罚不均衡原则等缺陷,提出应严格控制立功制度,以推行认罪奖励制度来弥补立功制度带来的信用危机和道德缺失。
- 张善燚彭余雪
- 利益关系格局的制度伦理调控——对我国《物权法》的伦理解读
- 2010年
- 正确处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是伦理制度安排的宗旨,也是建立优良的社会伦理秩序的前提。2007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的实施,不仅是我国法律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我国道德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为社会利益关系格局的调整奠定了制度性基础。
- 李建华张善燚
- 关键词:社会利益关系《物权法》伦理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 论行刑交叉案件的处理被引量:3
- 2006年
- 我国在处理行刑交叉案件中适用“以刑止行、先刑后行”的程序。参照英、美、法、德、我国台湾地区的立法例,反思我国“以刑止行、先刑后行”的处理程序的确立原因和弊端,应根据行刑案件的关联性及前提关系,赋予当事人范围不同的有限程序选择权,设计处理行刑交叉案件相关程序。
- 张善燚印波
- 论我国高校学生学位撤销制度
- 2009年
- 一、学位撤销制度的缺陷 学位撤销是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对当事人已被授予的学位予以否定,表现为学位授予单位单方收回已颁发的学位证书的行为,由于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代表国家行使学位授予权,具有授权性行政主体的地位,其做出的学位授予与否的行为是具体行政行为。
- 张善燚李旭
- 关键词:学位证书高校学生具体行政行为学位授予权
- 论强制侦查的法律控制——以刑事不立案的标准为视角被引量:2
- 2007年
- 强制侦查措施的行使大都与公民的基本权相关,若缺乏必要的程序保障措施,强制侦查权就可能被滥用而侵犯公民的宪法性权利。当前,我国全凭侦查机关自行掌握强制侦查权的方式存在重大缺陷,在司法实践中产生了不少弊端。有必要借鉴一些国家强制侦查控制制度良性运作的做法,并对当前我国法律上规定的强制侦查控制机制是否具有内在的正当性进行系统的考察,从而对我国强制侦查制度的法律控制机制建构做一宏观上的设计,以规制我国强制侦查权的行使,保护被追诉人的权益。
- 张善燚许晓夫
- 关键词:强制侦查法律控制裁量权非法证据
- 社区矫正:制度依据及其完善设想被引量:1
- 2016年
- 随着"行刑社会化思想"和人道主义的发展,社区矫正制度应时而生。我国社区矫正的实施肇始于2003年,自试行以来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仍不可忽视其弊端,例如不同时期的立法缺乏融贯性,社区矫正效果的评估标准缺乏科学性,矫正队伍的专业水准良莠不齐。我国应加快《社区矫正法》立法进程,加强立法的协调性;改革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考核标准,侧重考察矫正对象重返社会后的长期表现;提升矫正队伍的专业性与专职性,引导公众正视社区矫正。
- 张善燚何琳
- 关键词:社区矫正社区矫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