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加芳

作品数:24 被引量:80H指数:5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腰椎
  • 5篇椎体
  • 5篇椎体后凸
  • 5篇椎体后凸成形
  • 5篇椎体后凸成形...
  • 5篇后凸
  • 5篇后凸成形
  • 5篇后凸成形术
  • 5篇骨折
  • 5篇骨质
  • 5篇成形术
  • 4篇椎间盘
  • 4篇经皮椎体后凸...
  • 4篇脊柱
  • 4篇关节
  • 3篇神经根
  • 3篇生物力学
  • 3篇疼痛
  • 3篇退变
  • 3篇骶骨

机构

  • 14篇福建中医药大...
  • 10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中山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香港大学

作者

  • 24篇张加芳
  • 10篇郑召民
  • 10篇聂达荣
  • 7篇钟继平
  • 5篇刘辉
  • 5篇林增平
  • 4篇庄新明
  • 4篇于滨生
  • 4篇张奎渤
  • 2篇王和鸣
  • 2篇李泽民
  • 2篇章尤权
  • 2篇李佛保
  • 2篇杨善文
  • 1篇王建儒
  • 1篇吴起浩
  • 1篇高姗
  • 1篇刘先国
  • 1篇王泰平
  • 1篇唐劲松

传媒

  • 5篇中国脊柱脊髓...
  • 2篇实用中西医结...
  • 2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山东医药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脊柱外科杂志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骨科临床...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骨科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临床医学进展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频脉冲与水蛭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低频脉冲联合水蛭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术后分别给予低分子肝素钠(对照组)、低分子肝素钠+水蛭(水蛭组)、低分子肝素钠+水蛭+低频脉冲(低频脉冲+水蛭组)预防血栓治疗。比较各组术前、术后的凝血功能、血流动力学、彩超检查结果、下肢消肿时间、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和水蛭组下肢肿胀开始消退时间分别为(5.2±1.4) d和(5.4±1.3) d,低频脉冲+水蛭组下肢肿胀开始消退时间为(3.6±0.9) d,低频脉冲+水蛭组下肢肿胀消退时间早于对照组和水蛭组(P<0.05);术后第7天低频脉冲+水蛭组股静脉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和水蛭组(P<0.05),对照组与水蛭组股静脉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第7天PT、APTT均短于术前(P<0.05),但术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2例术后发生下肢血栓,1例为肌间静脉血栓(未处理),另外1例为股静脉血栓(予介入治疗),余两组均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所有患者最后顺利出院,治疗过程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低频脉冲联合水蛭能够安全、有效地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张加芳钟继平聂达荣林增平高珊
关键词: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低频脉冲水蛭低分子肝素钠
电动牵引治疗腰椎后关节滑膜嵌顿55例被引量:1
2011年
腰椎后关节滑膜嵌顿是引起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常因搬提重物时姿势不正确、用力不协调而致病。该病属于中医“骨错缝”的范畴,目前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治疗方法包括手法复位、痛穴刺激法、电动牵引、局部阻滞麻醉等。
许小真李淑媛张加芳
关键词:腰椎后关节滑膜嵌顿电动牵引局部阻滞麻醉临床医生手法复位骨错缝
补气通络加味方治疗轻中度老年原发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观察补气通络加味方治疗轻中度老年原发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8月1日—2021年9月30日就诊的60例轻中度老年原发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补气通络加味方,对照组予扶他林乳胶剂外用联合口服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持续4周,观察WOMAC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WOMAC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WOMAC评分改善程度较对照组为优(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气通络加味方治疗轻中度老年原发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优异。
吴起浩张喜奎张加芳陈志敏吴希
关键词: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新型经皮置入式腰椎棘突间撑开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单枚及双枚棘突间撑开器植入对腰椎固定节段和邻近节段活动度的影响,同时评价新型棘突间撑开器的抗疲劳能力和材料学性能。 方法:选取6例新鲜人体腰椎脊柱功能单位。单节段植入稳定测试:于L3/4植入棘突间撑开...
张加芳
关键词:腰椎疾病脊柱稳定脊柱融合术人工椎间盘
文献传递
大鼠正常与退变性髓核突出导致神经根性疼痛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正常与退变髓核突出对大鼠疼痛阈值以及背根神经节中TNF-α表达的影响,研究椎间盘退变与神经根性疼痛之间的关系。方法72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18)、假手术组(n=19)、正常髓核(N-NP)组(n=16)和退变髓核(P-NP)组(n=19)。对P-NP组大鼠利用尾椎椎间盘纤维环穿刺的方法建立椎间盘退变模型。分别取出N-NP组和P-NP组大鼠自体的正常髓核与退变髓核组织,置于手术显露后的腰5左侧神经根处,建立髓核突出致神经根性疼痛动物模型。采用行为学测试的方法分别观察各组大鼠术前1天,术后1、4、7、10、14、21天机械刺激阈值与热刺激阈值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术后第4、14天各组大鼠背根神经节中TNF-α的表达。结果行尾椎间盘纤维环穿刺后2周,组织学与MRI检查均证实椎间盘组织发生明显退变。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动物未出现明显的痛觉过敏现象,N-NP组和P-NP组大鼠机械性刺激阈值均显著下降,该痛觉过敏现象持续至术后2周消失;与正常髓核组织相比,退变髓核所致机械性刺激阈值下降程度更为严重。各实验组均未发生热刺激阈值的规律性变化。术后第4、14天对照组和假手术组背根神经节中未见TNF-α明显表达,而正常及退变髓核组TNF-α表达量均显著升高。结论大鼠尾椎纤维环穿刺是建立大鼠椎间盘退变模型的一种有效方法。与正常髓核组织相比,发生退变的髓核组织可导致神经根性疼痛的加重,提示椎间盘退变过程中释放的炎症因子在疼痛的发生机制中可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张奎渤张加芳郑召民刘辉张劲军王建儒王太平刘先国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脊神经根疼痛肿瘤坏死因子Α
X线片与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对踝关节骨折的诊断价值对比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对比X线片与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对踝关节骨折的诊断价值,为踝关节骨折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20年1月-2021年5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185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X线片及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以术中探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X线片与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对踝关节骨折的诊断价值及下胫腓骨联合损伤发生率。结果: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在踝关节骨折Lauge-Hansen分型诊断中的敏感度、准确度均明显高于X线片检查,诊断旋前-外旋型、旋前-外展型、旋后-外旋型、旋后-内收型的特异度明显高于X线片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下胫腓骨联合损伤的检出率要明显高于X线片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片与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均是诊断踝关节骨折的有效方式,而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Lauge-Hansen分型诊断及下胫腓骨联合损伤诊断中具有更大优势,值得临床重视。
李晓卿张加芳唐劲松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X线片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
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症的外科治疗并发症被引量:5
2010年
郑召民吕游张加芳
关键词:退变性脊柱侧凸脊柱侧凸症治疗并发症成人关节退变
尿毒症患者并发单侧股四头肌腱断裂1例被引量:1
2020年
股四头肌肌腱断裂常由于运动损伤导致,发生率低。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由于长期透析,易导致股四头肌肌腱自发断裂或在轻微外力下发生断裂[1]。笔者于2019-06诊治1例因轻微外伤导致右侧股四头肌肌腱断裂的尿毒症患者,采用带线锚钉缝线桥技术修复,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章宏杰钟继平林建华聂达荣林增平高姗张加芳
关键词:尿毒症股四头肌腱断裂带线锚钉
电针+透药疗法治疗腰椎术后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2016年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定向透药疗法促进腰椎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科住院行腰椎术后仍残留坐骨神经根疼痛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电针配合定向药透治疗组与单纯西医治疗对照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的缓解程度(VAS评分)及治疗有效率。结果:电针配合定向药透治疗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3.3%,单纯西医治疗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6.7%,治疗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在治疗第7、10天时,其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相应评分,表明治疗组患者疼痛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电针配合定向药透治疗腰椎术后腰腿痛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张加芳钟继平聂达荣林增平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电针
髂骨短钉骨水泥强化与长钉的固定强度比较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评价两种髂骨钉在承受周期性载荷后的固定强度,探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 hylmethacrylate, PMMA )强化髂骨短钉固定的生物力学作用。方法对11具成人尸体标本(男7具、女4具;年龄41-78岁,平均60.7岁)骨盆标本,行双能X线吸收法(DEXA)扫描以确定骨矿物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平均值为(0.68±0.17)g/cm^2。实验采用配对设计,随机选择一侧髂骨置入直径为7.0mm、长度为(138±4)mm的髂骨长钉,另一侧置入PMMA强化的直径为7.0mm、长度为(70±2)mm的髂骨短钉(短钉定义为60~80mm,长钉定义为100~140mm),PMMA的注入量为2-5ml(平均3.6ml)。随后对螺钉施加30-300N的垂直周期性载荷,载荷频率为2Hz,加载次数为2000次,最后以5mm/min的速度进行两种螺钉拔出试验,获得螺钉的最大拔出力。结果髂骨长钉和髂骨短钉PMMA强化后的初始刚度分别为(249±101)N/mm和(253±122)N/mm,加载周期载荷后,两者的终末刚度分别为(214±92)N/mm和(229±120)N/mm。加载周期载荷后,短钉强化和长钉的最大拔出力分别为(2529±1055)N和(2436±915)N,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固定方式的最大拔出力与骨密度呈线性关系。结论PMMA强化髂骨短钉应用于腰骶骨盆重建是可行的,对于骨质疏松的患者应尽量采用此方法固定。
郑召民张加芳于滨生庄新明张奎渤刘辉李佛保
关键词:髂骨骨螺丝骨黏合剂生物力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