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克强 作品数:13 被引量:35 H指数:3 供职机构: 焦作市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寰枢关节骨性关节炎与寰枢关节不稳的相关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寰枢关节不稳与寰枢关节骨性关节炎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已筛选的82例寰枢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x线、cT和MRI等影像学资料,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寰枢关节不稳的情况,并与同期82例无寰枢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寰枢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15例存在寰枢关节不稳(18.29%),对照组中3例存在寰枢关节不稳(3.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寰枢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存在寰枢关节不稳倾向,寰枢关节骨性关节炎可能在寰枢关节不稳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廉克强 王利民关键词:寰枢关节不稳 骨性关节炎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及术后功能恢复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价值,分析影响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4年2月该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2例,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临床疗效及可能影响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3、6、9个月,平均(7.69±1.04)个月。82例患者经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后,骨折复位效果优66例(80.49%),良13例(15.85%),满意3例(3.66%),不满意0例(0.00%)。与术后3个月随访效果比较,术后6、9个月Rasmussen评分和关节活动度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82例患者术后有6例(7.32%)伴并发症,8例(9.76%)行二次手术。与年龄小于50岁患者比较,年龄大于或等于50岁患者术后Rasmussen评分及关节活动度均明显下降;与有糖尿病史患者比较,无糖尿病史的患者术后Rasmussen评分及关节活动度均明显提高;与有术后伴并发症患者比较,无术后并发症患者术后Rasmussen评分及关节活动度均明显提高;与术后骨折复位较差患者比较,术后骨折复位较好患者术后Rasmussen评分及关节活动度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糖尿病史、术后并发症及术后骨折复位情况均为影响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因素。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具有较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年龄、糖尿病史、术后并发症及术后骨折复位情况对患者的术后近期功能恢复具有一定影响。 王忠仁 卢斌 曾浩然 廉克强关键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采用PFNA内固定术疗效分析 2014年 目的分析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采用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blade,PFNA)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方法为我院收治的34名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实施PFNA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平均15.5周骨折愈合,术后髋关节功能均良好,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采用PFNA内固定术疗效确切。 王忠仁 曾浩然 廉克强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 老年人 PFNA 骨科 改良手术方法治疗三踝骨折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三踝骨折的治疗方法,改进手术方式。方法:应用腓骨后侧入路进行后踝、外踝骨折块复位,从前踝用螺丝钉固定后踝。结果:骨折愈合快,创伤小,优良率达到91.1%。结论:此方法手术损伤小、简单、易操作,为治疗三踝骨折的良好手段。 王永亮 刘学静 孙晓林 王大伟 廉克强关键词:三踝骨折 下胫腓联合 手术治疗 单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脊柱侧弯效果研究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对比分析单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PVP)与双侧经椎弓根入路PVP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合并脊柱侧弯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62例重度OVCF合并脊柱侧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单侧组接受单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PVP治疗,双侧组接受双侧经椎弓根入路PVP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类指标、术后恢复情况、术前、术后7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疼痛程度、腰椎功能。结果:与双侧组对比,单侧组手术时长较短,X线透视次数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其他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7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NRS评分、ODI评分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双侧经椎弓根入路PVP对比,单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PVP治疗重度OVCF合并脊柱侧弯,不仅能矫正侧弯畸形,恢复椎体高度,缓解疼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还能减少手术时长、X线透视次数。 廉克强 王忠仁 周园家 张晨冲关键词:椎体成形术 椎体压缩性骨折 脊柱侧弯 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腔积液中IL-6表达水平与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KOA)患者关节腔积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水平在预测发生术后并发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3月在本院骨科就诊且行关节镜清理术的150例K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线时关节腔积液中IL-6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对所有KOA患者进行至少随访1年,所有患者分为术后并发症组和无术后并发症组两个亚组。Logistic回归分析KOA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KOA患者关节腔积液中IL-6表达水平在预测发生术后并发症中的临床效能采用ROC曲线分析。结果33例KOA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事件共41件,其中术后并发症主要以关节积液、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及炎症及关节感染等为主。KOA患者K-L分级2级和3~4级关节腔积液中IL-6表达水平分别为(45.12±3.45)mg/ml、(93.23±4.91)mg/ml,与KOA患者K-L分级2级相比,K-L分级3~4级的KOA患者关节腔积液中IL-6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231,P<0.001)。与无术后并发症组相比,共患糖尿病、K-L分级为3~4级、Outerbridge分级为3~4级占比及术前VAS评分、关节腔积液中IL-6水平在术后并发症组中明显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Outerbridge分级(OR=4.021)、K-L分级(OR=4.301)、关节腔积液中IL-6表达(OR=5.332)是KOA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KOA患者关节腔积液中IL-6表达水平预测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曲线下面积为0.933,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为92.25%和95.81%,IL-6最佳截断值为79.15 mg/ml。结论KOA患者关节腔积液中IL-6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与病情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相关性。关节腔积液中IL-6可作为预测KOA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一项生物学标志物。 周圆家 王玮玮 廉克强 李志全关键词:膝骨关节炎 白细胞介素6 前路选择性椎体切除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前路选择性椎体切除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对37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前路选择性椎体切除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观察并记录手术基本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JOA评分及颈椎矢状面活动度(ROM)变化情况。结果 37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2.16±0.48)h,平均术中出血量(239.83±24.16)m L,平均住院时间(4.75±1.39)d,患者骨性融合率97.30%。5例患者出现吞咽困难,1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3例患者出现取骨区疼痛,全部患者无明显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ROM、JOA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ROM显著低于术前(P<0.05),患者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JOA评分显著高于术前(P<0.05)。结论前路选择性椎体切除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确切。 王忠仁 卢斌 曾浩然 廉克强关键词:前路 分节段减压 植骨 融合术 多节段 脊髓型颈椎病 显微镜辅助下经通道固定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观察显微镜辅助下经通道固定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显微镜辅助下经通道固定融合术治疗2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采用疼痛VAS评分及ODI评分评估手术疗效,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估手术的优良率,术后定期复查并统计椎间融合率。结果 手术时间130~180(160.0±15.2)min,术中出血量100~150(120.0±36.3)ml,术后引流量45~75(55.0±15.3)ml。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2(15.4±5.9)个月。VAS评分、ODI评分术后3、12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估手术优良率为24/26。术后复查椎间植骨融合良好,融合率100%,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情况。结论 显微镜辅助下经通道固定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融合率和优良率均满意。 廉克强 王忠仁 张晨冲 周园家关键词:显微镜辅助 微创 腰椎间盘突出症 固定融合术 后路髂骨钉棒及前路钢板固定治疗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研究后路髂骨钉棒及前路钢板固定治疗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焦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例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采用后路髂骨钉棒联合前路钢板固定进行治疗,统计两组手术情况、术后疗效评分及后遗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耗时93~224min,平均14Imin;手术输血量211~1352ml,平均587ml。所有患者手术后3~5d即可在床上行康复锻炼,手术15~17d后即可下地锻炼,手术40~48d后即可独立弃拐行走。术后疗效行Mata评分优良率为8333%,总有效率为9167%。全部病例骨折愈合,无发生下肢不等长或骨盆畸形病例。1例因坐骨神经损伤引发足下垂,其余均无瘸行或腰骶痛发生。1例因膀胱功能受损而轻度尿失禁。结论后路髂骨钉棒及前路钢板固定治疗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疗效确切。 王忠仁 曾浩然 廉克强关键词:钢板固定 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 急性颈髓损伤并发低钠血症的临床分析及治疗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急性颈髓损伤并发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12月急性颈髓损伤并发低钠血症患者136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结果不同颈髓损伤平面损伤程度及是否合并感染各项比较,各组别之间低钠血症发生率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4例低钠血症患者经限制水摄入量和适量的补钠治疗,低钠症状1~2W内改善。结论急性颈髓损伤并发低钠血症患者的并发因素,多与受损颈髓部位的平面损伤程度及合并感染相关限制水摄入量有关,适当补钠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王永亮 刘学静 孙晓林 王大伟 廉克强关键词:颈椎 脊髓损伤 低钠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