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庞春华

作品数:2 被引量:34H指数:2
供职机构: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植被
  • 1篇湿地
  • 1篇湿地植被
  • 1篇排序
  • 1篇种群
  • 1篇海拔
  • 1篇表型
  • 1篇表型多样性
  • 1篇不同海拔
  • 1篇茶条槭

机构

  • 2篇山西师范大学
  • 1篇平顶山工学院

作者

  • 2篇庞春华
  • 1篇郝晓杰
  • 1篇刘瑞芳
  • 1篇王丹
  • 1篇王祎玲
  • 1篇赵安芳
  • 1篇高亚卉

传媒

  • 1篇信阳师范学院...
  • 1篇云南植物研究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汾河临汾段湿地植被的数量分类和排序被引量:4
2007年
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法(DCA)对汾河临汾段湿地植被做了分类和排序研究.TW INSPAN分类将湿地植被82个样方分为16个群丛,论述了各群丛的群落学特征.DCA排序结果反映了植物群落类型与环境梯度之间的关系,表明影响群丛分布格局的主导生态因子为土壤水分和海拔高度.
刘瑞芳庞春华赵安芳
关键词:湿地植被排序
茶条槭不同海拔种群的表型多样性被引量:30
2010年
为了揭示茶条槭(Acerginnala)不同海拔种群表型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以山西七里峪天然分布的茶条槭为研究对象,调查不同海拔种群的种实和叶表型性状,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种群的表型多样性。结果表明:17个表型性状中16个存在显著差异,占总表型性状的94.12%。在物种水平上各个性状表现出较丰富的变异,变异系数(CV)在7.05%~38.12%之间。茶条槭种群具有高的表型多样性(1.9253),5个不同海拔种群的平均表型多样性指数为1.9022~1.9837。种群间的表型分化系数均值(13.79%)小于种群内变异(82.71%),种群内的变异是表型变异的主要来源。各表型性状及表型多样性指数与土壤中的N、K、AN、AK、AP、OR、MC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P<0.05),但与海拔高度呈现出不显著的相关性。UPGMA聚类分析显示5个种群形成明显的两组,与其地理分布相一致。不同海拔种群所处微生境的异质性是引起种群间差异的主要原因。茶条槭种群内、种群间变异的利用对其遗传改良具有重要的意义。
王丹庞春华高亚卉郝晓杰王祎玲
关键词:茶条槭表型多样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