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应垣
- 作品数:20 被引量:174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黄毛鼠行为习性及其在防制和监测上的应用被引量:12
- 1990年
- 在平原水稻、柑桔混种区;黄毛鼠主要在柑地,大排灌渠(包括河)与鱼塘的堤坝,机耕路两侧,较高土丘、坡地栖居。黄毛鼠在柑区上的分布与杂草复盖度密切相关;群体活动范围多数在50M内;日为害作物暮晨双峰型;具有聚集早熟水稻田为害、在田面活动、喜吃新鲜稻谷,尤其是正在成熟的稻谷的习性。黄毛鼠的防制和监测应根据其行为习性采取相应的对策。
- 黄秀清冯志勇陈美梨帅应垣
- 关键词:黄毛鼠行为习性灭鼠效果鼠密度机耕路
- 黄毛鼠为害水稻的研究被引量:7
- 1990年
- 水稻播后至收获均可受黄毛鼠为害,受害高峰期是幼穗形成至抽穗灌浆期。早熟水稻早受害。受害重。以百克体重计,雌鼠为害稻株数比雄鼠多。同一雌鼠,哺乳期比非哺乳期为害稻株多。一只黄毛鼠为害一季水稻损失稻谷3150克。
- 黄秀清冯志勇陈美梨帅应垣
- 关键词:黄毛鼠稻株雌鼠幼穗稻谷产量熟期
- 水稻剪株率与产量损失率关系的研究
- 1990年
- 模拟鼠害,在水稻受害高峰期进行剪株率与产量损失率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两者成直线正相关,相关系数0.995—0.999,差异极显著。结实率随剪株率的增加而提高,但千粒重相对稳定。
- 黄秀清冯志勇陈美梨帅应垣
- 关键词:产量损失率每穗实粒数稻株减产率受害率每穗粒数
- 灭鼠后黄毛鼠种群回升动态及防治时机的研究被引量:1
- 1990年
- 1987年不同时期灭鼠试验结果表明,全年必须全面灭鼠两次。第一次灭鼠宜选在冬春季节的二月中旬,防治效果好,鼠量恢复时间四至五个月。第二次灭鼠应在八月份进行,同时在九月份水稻孕穗期对早熟田块进行局部补充灭鼠,以控制重鼠害田块的出现。鼠量恢复时间只有三个月。
- 冯志勇帅应垣黄秀清陈美梨
- 关键词:灭鼠黄毛鼠鼠密度水稻孕穗期敌鼠钠盐抗凝血剂
- 黄毛鼠种群时空动态和近年来鼠害上升的原因的研究被引量:4
- 1990年
- 本文主要阐述黄毛鼠种群季节消长空间分布和繁殖规律以及近年来鼠害加重的原因,结果表明黄毛鼠种群季节消长曲线呈双峰型,种群的空间分布和繁殖随农田作物生育期的变化而呈有规律的变动。而农田作物布局的变化,为害鼠提供良好的食物条件,栖居场所和越冬条件,是近年来鼠害加重的主要原因。
- 冯志勇黄秀清陈美梨帅应垣
- 关键词:黄毛鼠作物生育期农田作物怀孕率
- 几种新杀鼠剂对黄毛鼠毒杀效果观察被引量:2
- 1990年
- 几种不同杀鼠剂对黄毛鼠的毒杀试验结果表明,敌鼠钠盐灭效高、节约用饵,在未有发现抗性鼠的情况下,可作为首选药物。第二代抗凝血杀鼠剂如杀它仗、溴敌隆、立克命具有配饵方便、适口性好、杀灭率高的优点,除可作为杀鼠剂的替换品种外,还可作为今后毒杀抗性鼠的药剂。
- 陈美梨帅应垣黄秀清冯志勇
- 关键词:黄毛鼠杀鼠剂敌鼠钠盐毒杀效果杀它仗杀灭率
- 杀它仗对鸡鸭鹅安全性试验
- 1989年
- 本试验结果表明,0.005%杀它仗毒谷对鸡鸭是安全的,在可选择试验中,鸡、鸭、鹅对毒谷均有拒食现象,拒食个体鸡占30%,鸭占40%,鹅占70%。在无选择一日饱食量试验中,每公斤体重食人纯药(毫克)量,鸡最高6,18,平均4.965:0.937,鸭最高5.81,平均4.71±1.059,均未达到致死中量。 鹅对杀它仗较为敏感,进食毒谷的个体,死亡率达84.6%。
- 帅应垣黄秀清陈美梨冯志勇
- 关键词:杀它仗安全性试验杀鼠剂
- 平原区柑桔园黄毛鼠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被引量:2
- 1995年
- 本文研究了平原柑桔水相混种区柑桔园的黄毛鼠数量变动和柑桔受害高峰、鼠密度与环境及柑桔受害程度的关系.提出了招低错园田埂、开垦五边荒地种果.适时防除柑园杂草尤其是抓好秋收前柑园除草,破坏和恶化黄毛鼠的栖息环境.抑制其数量增长;同时在关键时期兼用化学灭鼠刑的防治技术.
- 黄秀清冯志勇颜世祥帅应垣
- 关键词:平原区柑桔园
- 农田鼠类抽样技术研究初报被引量:3
- 1995年
- 本文研究了不同布夹数及不同布夹次数所捕获鼠类的数量组成、鼠类生物量及捕获丰的差异;探讨了样区间黄毛鼠的繁殖特征.提出在某一地区进行鼠情系统调查和监测时,应选若干个样区,每个样区每月布夹调查一次.每次布放150夹夜便可.
- 黄秀清冯志勇颜世祥帅应垣
- 关键词:农田鼠类抽样技术
- 广东小菜蛾对苏芸金杆菌的抗性研究被引量:72
- 1996年
- 广东省深圳、东莞、惠阳及博罗等供香港(以下简称供港)菜区小菜蛾对有机化学农药的抗性与广州内销菜区相近或稍高,对Bt杀虫剂的抗性则是供港菜区明显高于广州内销菜区。几种酶抑制剂TPP、SV1及Pb对Bt制剂无明显增效作用,可见小菜蛾对Bt制剂的抗性与酯酶和多功能氧化酶(MFO)的关系不大。用Bt制剂Dipel(大宝)连代选育小菜蛾敏感品系,选育18代,小菜蛾的抗性较选育前提高35倍。该抗性品系小菜蛾对个别菌株Bt及巴丹、杀虫双、速灭杀了、万灵、敌敌畏等无交互抗性,而对昆虫生长调节抑制剂有轻微交互抗性。相反,用巴丹和杀虫双选育出的小菜蛾抗性品系对Dipel仍表现敏感。抗性品系小菜蛾在无触毒条件下饲养,抗性会自然减退,但不同类杀虫剂的抗性减退速率不尽相同。
- 冯夏陈焕瑜帅应垣谢齐贺卢悦昌
- 关键词:小菜蛾BT杀虫剂苏芸金杆菌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