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莲
- 作品数:40 被引量:80H指数:4
- 供职机构:吉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吉林省高空观测数据平台
- 吉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开展飞机增雨作业达40多年,期间取得了很多宝贵的观测资料,为了更好地保存并使用这些资料,我们开发了“吉林省高空观测数据平台”这个数据库系统。数据库内容包括:飞行情况(包含日期、起降时间、作业区域、...
- 崔莲陈知新李薇
- 关键词:DELPHI
- 文献传递
- 冰雹云中累积带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 本文应用三维冰雹云模式对2003年5月17日公主岭市一次降雹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冰雹云中是否存在过冷雨水累积带及其对冰雹形成的作用。
- 李薇于勇崔莲陈知新崔红
- 文献传递
- 一次降雹天气过程分析及对人工防雹的几点建议被引量:1
- 2005年
- 利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资料以及对应天气形势和地面实况,分析了2005年吉林省一次冷涡条件下冰雹云的回波顶高、强度、出现的时段、性质、风场结构等参数特征和演变规律,得出冰雹云演变的一些规律,从宏观上为该地区人工防雹作业提供科学的依据。
- 郑娇恒崔莲纪英瑛
- 关键词:冰雹云雷达回波
- 冷涡成雹天气过程分析及对人工防雹的几点建议
- 利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资料以及对应天气形势和地面实况,分析了2005年吉林省一次冷涡条件下冰雹云的回波顶高、强度、出现的时段、性质、风场结构等参数特征和演变规律,得出冰雹云演变的一些规律,从宏观上为该地区人工防雹作...
- 郑娇恒崔莲李薇于勇李永振纪英瑛
- 关键词:冰雹云雷达回波
- 文献传递
- 吉林省积层混合云宏微观特征研究
- 本文对吉林省积层混合云宏微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积层混合云是吉林省增雨作业期的主要降水云系之一,所占比例为36.6%。
(2)吉林省发生积层混合云降水的影响系统以气旋类为最主,其次是冷锋...
- 崔莲
- 关键词:人工降雨积层混合云
- 文献传递
- 火箭增雨与高炮防雹技术探讨
- 郑娇恒金德镇于勇崔莲孙海燕赫峰赵金
- 该课题采用了大气物理学、天气学、大气探测学、数值模拟、数理统计学等方法,结合我省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实际设计了高炮防雹和火箭增雨作业方案。针对当前人工增雨和防雹作业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提出的针对不同云系和不同作业...
- 关键词:
- 关键词:火箭增雨高炮防雹
- 单多普勒雷达在人工增雨中的应用
- 利用吉林省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了层状云降水PPI多普勒径向速度回波特征和VIL分布特征,指出将多普勒雷达径向速度资料分析和VIL分析相结合,能够更好地指导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如对作业天气条件、区域、时机的选择等等。
- 李薇金德镇郑娇恒崔莲
- 关键词:多普勒雷达人工增雨
- 文献传递
- 吉林地区一次积层混合云宏微观结构特征观测分析被引量:4
- 2007年
- 根据吉林100个加密中尺度地面雨量观测系统、雷达和飞机PMS获得的综合观测资料对2005年6月20日一次积层混合云天气系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一是本次东北气旋的发展是由来自贝加尔湖的正涡度平流与东北地区高有效位能的叠加形成的;此次过程的雨量时空分布很不均匀,存在很多小尺度雨量中心,与雷达强回波中心相一致。二是通过飞机PMS探测发现,云滴的平均数浓度与过去我省层状云探测结果接近,但冰晶和雪晶的数浓度明显高于过去的探测结果。三是在云的中上部冷层,云中液态含水量和FSSP-100探测的云滴数浓度有较好的正相关,说明云中液水含量主要由过冷液态云滴浓度决定;云中液态含水量与冰晶浓度呈反相关,表明云中微物理过程是冰水转化过程。四是云中微物理量在水平和垂直方向都存在一定的起伏变化,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不均匀性。
- 崔莲郭学良杨军
- 关键词:积层混合云
- 飞机播撒液态二氧化碳对云的影响分析
- 1 引言人工播撒催化增雨有两个基本的原理假设:一是静力催化原理,主要影响云的微物理过程,一般对云的动力过程的影响不大;另一个是动力催化原理,使过冷水冰晶化,释放潜热,增大云的浮力,使云体变大,从而提高对地面和空中水汽资源...
- 崔莲李永振李薇陈知新
- 文献传递
- 切变线云系微物理特征分析
- 本文对2006年5月8日两次不同切变线云系的探测资料进行了分析,发现处在不同阶段的切变线云系的微物理特征差异很大.当切变线云系处在成熟阶段时,云系具备可播性;在消散阶段云中液态含水量很小,上升气流很弱,小云滴浓度也较低,...
- 崔莲李薇孙海燕陈知新刘岩
- 关键词:微物理特征液态含水量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