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富质洁

作品数:15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福建省立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角膜
  • 9篇准分子
  • 9篇准分子激光
  • 9篇近视
  • 9篇激光
  • 9篇分子
  • 7篇切削术
  • 7篇角膜切削
  • 7篇角膜切削术
  • 6篇疗效
  • 5篇准分子激光角...
  • 5篇准分子激光角...
  • 5篇准分子激光角...
  • 5篇激光角膜切削...
  • 4篇磨镶术
  • 4篇角膜磨镶术
  • 3篇远期
  • 3篇远期疗效
  • 3篇膜炎
  • 3篇高度近视

机构

  • 15篇福建省立医院
  • 1篇福建省卫生防...
  • 1篇福建省心血管...

作者

  • 15篇富质洁
  • 10篇赵希智
  • 9篇裴晓梅
  • 6篇孙慧兰
  • 6篇杨佩菲
  • 2篇孙惠兰
  • 2篇赵健
  • 1篇林桂华
  • 1篇郑松龄
  • 1篇何爱华
  • 1篇江之华
  • 1篇沈晓娜
  • 1篇洪我象
  • 1篇江玲
  • 1篇王友基
  • 1篇林丽芳

传媒

  • 6篇福建医药杂志
  • 3篇中国激光医学...
  • 2篇眼科研究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眼视光学杂志
  • 1篇眼科新进展

年份

  • 1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1
  • 3篇198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铜和锌代谢
1989年
微量元素与健康的关系已经受到人们高度重视。它对眼的生理功能同其他器官一样,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眼的各个部位含量都有一定比例,是一种动态平衡。
杨佩菲富质洁徐美生王友基
关键词:色素视网膜
福州地区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病原初探被引量:2
1989年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主要病原是肠道病毒70型和柯萨奇 A24型变异株病毒。我国于1971年开始在上海,北京等地流行,并分离到肠道病毒70型毒株,而柯萨奇 A24型变异株病毒引起流行除台湾省有报道外,其他地方未见及。福州地区于1986年和1988年均在8,9月份发生“红眼病”暴发流行。在两次流行中采集了发病两天内典型病例眼拭液标本85份,经接种 Hep-2细胞及新生乳小白鼠,分离出71株病毒。
林桂华何爱华沈晓娜杜胜芳王碧锦杨佩菲富质洁何家鑫
关键词:肠道病毒生乳眼结膜炎急性期血清
眼眶透明细胞型横纹肌肉瘤1例
1991年
我们收治1例眼眶透明细胞型横纹肌肉瘤,引起颅内硬膜下血肿,导致迅速死亡,报道于下。患者男,23岁。以左眼球突出、胀痛1个月为主诉于1989年12月6日入院。发病后眼眶CT见左眶球后间隙2×0.8cm肿物影,外缘与外直肌紧连,视神经受压移位,眼球突出,未见骨质改变。
洪我象富质洁江玲郑松龄
关键词:细胞型横纹肌肉瘤眼球突出外直肌左眼球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近视的远期疗效
2001年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PRK)治疗近视的远期疗效。方法  178例 34 4眼屈光度为 - 1 0 0~ - 19 0 0D患者分为 :Ⅰ组 - 1 0 0~ - 6 0 0D ,16 5眼 ,Ⅱ组 - 6 2 5~ - 10 0 0D ,12 9眼 ,Ⅲ组≥ - 10 2 5D ,5 0眼。PRK术后对患者的视力、屈光度、角膜上皮下基质混浊等进行 3年随访。结果  3年时裸眼视力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者Ⅰ组为 90 9% (15 0眼 ) ,Ⅱ组为 72 9% (94眼 ) ,Ⅲ组为 40 0 % (2 0眼 ) ;屈光度在预期矫正度± 1 0 0D以内者 ,Ⅰ组为 95 8% (15 8眼 ) ,Ⅱ组 76 0 % (98眼 ) ,Ⅲ组为 2 8 0 % (14眼 ) ;角膜上皮下基质混浊 ,0~0 5级的Ⅰ组、Ⅱ组均为 10 0 % ,Ⅲ组为 90 0 % (4 5眼 )。结论 PRK治疗近视 ,低中度近视的远期效果满意 ,对 - 6 2 5~ - 10 0 0D的高度近视有效 ,但不如低中度近视的效果好 ,而对于≥ - 10 2
富质洁孙慧兰赵希智裴晓梅
关键词:屈光性角膜切削术近视远期疗效准分子激光
多区准分子激光光学角膜切削术治疗高度近视眼135例临床观察
2001年
目的 采用多区准分子激光光学角膜切削治疗高度近视 ,观察该项技术的效果、预测性及角膜下雾样混浊程度。方法 采用 Summit Omni Med准分子激光多区切削软件对 135例、 2 49眼高度近视进行多区准分子激光光学角膜切削术 ,患者分为 、 两组 , 组为 - 6 .0 0 D~ - 10 .0 0 , 组 - 10 .0 0 D以上。随诊一年以上。结果 手术后一年 , 组未矫正视力≥ 0 .5占 98.7% ,≥ 1.0占 6 5 .0 % , 组≥ 0 .5占 78.0 % ,≥ 1.0占 2 1.0 % ;无严重并发症。角膜下上皮雾状混浊 0 .5级 , 组为 32 .5 % , 组 36 .6 % ;1级的 组仅 1.6 % , 组 15 .4% ;无严重混浊需要再次切削的病例。结论 多区准分子激光光学角膜切削技术对超过 - 6 .0 0 D高度近视是一种可预测、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富质洁杨佩菲赵健裴晓梅赵希智
关键词:高度近视角膜切削术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575例近视的并发症分析
2004年
目的 分析LASIK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探讨其发生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 应用LASIK治疗近视575例1128眼。结果 术中并发症有角膜瓣部分缺损、薄瓣和瓣下金属性细小碎屑或细小纤维残留;术后并发症有角膜瓣皱折、弥漫性板层角膜炎、欠矫和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结论 选择安全性高、重复性好、性能稳定的板层角膜切开刀和熟练掌握手术技巧,恰当处理并发症,是保证LASIK手术成功的关键。
孙慧兰赵希智富质洁裴晓梅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手术治疗近视并发症
急性前色素膜炎与HLA-B_(27)抗原的相关性被引量:2
1991年
对52例急性前色素膜炎患者,50例健康人,19例其他色素膜炎患者进行HLA-B27抗原的测定,结果急性前色素膜炎患者HLA-B27抗原阳性率为60%,正常对照组为2%,说明HLA-B27为急性前色素膜炎的相关抗原。HLA-B27阳性的急性前色素膜炎患者与HLA-B27阴性的急性前色素膜炎患者的临床现象是不同的。
杨佩菲江之华富质洁沈晓莉吴若绮林丽芳
关键词:白细胞抗原前色素膜炎关节炎
准分子激光应用于近视治疗的过期疗效研究
富质洁孙慧兰赵健裴晓梅赵希智杨佩菲
将激光和计算机相结合应用于屈光手术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PRK和LASIK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屈光手术技术,它们都是借助计算机和激光对角膜进行精确的切削,从而达到矫正近视...
关键词: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近视远期疗效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和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的疗效比较
2004年
孙惠兰赵希智裴晓梅富质洁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疗效近视
干扰素治疗单疱病毒角膜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1989年
病毒感染本质上是一种分子感染,它不同于细胞或其他微生物的感染,因此评价一种抗病毒药物的疗效也应当提高到分子水平来认识,就是说能否防止病毒基因物质与宿主细胞的DNA互相作用或清除已整合到细胞DNA的病毒基因.干扰素是一种广谱的抗病毒蛋白质,由被感染的细胞分泌出来,并释放到周围的体液。
杨佩菲富质洁
关键词:角膜炎单疱病毒干扰素药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