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树兰 作品数:429 被引量:4,689 H指数:38 供职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经典名方枸杞汤治疗糖尿病作用机制分析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枸杞汤改善糖尿病(DM)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查阅文献获得枸杞汤潜在活性成分,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TCMSP、GeneCards、OMIM、TTD和DrugBank数据库预测活性成分的潜在靶点;应用Metascape 3.5平台对潜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运用STRING 11.5数据库和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和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并通过分子对接对预测得到的核心化合物及靶点进行虚拟验证。结果:枸杞汤中94个活性成分通过调控热休克蛋白90AA1(HSP90AA1)、原癌基因酪氨酸蛋白激酶Src(SRC)、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MAPK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等关键靶点,参与蛋白质磷酸化、分泌调节、对细胞因子的反应、老化等1996个生物过程,影响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环磷酸腺苷(cAMP)等203条信号通路发挥改善DM的作用。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关键化合物鳞叶甘草素A和甘草查耳酮B与对应靶点之间有较好的结合活性,验证了网络药理学的预测结果。结论:枸杞汤中多种成分具有影响DM相关靶点的潜在作用,能够通过影响胰岛素抵抗、糖异生、葡萄糖转运、炎症及免疫反应治疗DM,为枸杞汤中不同活性成分调节DM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周洪立 郑慧丽 朱悦 尚尔鑫 宿树兰 段然 段金廒 许惠琴关键词:宁夏枸杞 枸杞叶 糖尿病 网络药理学 一种具有抗氧化活性、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心肌细胞的丹参茎叶总酚酸转化产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心肌保护功能的丹参茎叶总酚酸转化产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其中所述的转化产物是由丹参茎叶总酚酸用盐酸调节pH,再采用高温高压灭菌锅反应得到。本发明的转化产物中,丹酚酸A7~9%,丹参素15%~17%,原... 宿树兰 段金廒 张雯 陈量量 刘海峰基于16S rDNA测序技术分析不同龄期蚕沙中菌群多样性 被引量:8 2017年 该文对不同龄期烘干前后蚕沙中菌群多样性进行分析与评价,以期明确其菌群组成及其丰富度差异,阐明烘干处理对中药材蚕沙中菌群的影响,为其功效科学内涵的揭示提供依据和参考。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蚕沙细菌的16S rDNA-V4变异区序列,应用Qiime,Mothur,PICRUSt等软件整理和统计样品序列数目和操作分类单元(OTUs)数量,分析蚕沙样品中菌群的组成、丰度、分布、Alpha多样性、Beta多样性,菌群差异性及对群落的代谢功能等进行预测。该研究获得用于分析的有效序列数为259 250;稀疏曲线表明测序深度充分,OTU的数量接近于饱和。蚕沙菌群主要由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89.3%)、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5.0%)、厚壁菌门(Firmicutes,4.4%)、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1.1%)、蓝细菌(Cyanobacteria,0.2%)组成,其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烘干后蚕沙的菌群多样性及丰富度降低,五龄蚕沙尤为明显。PICRUSt分析蚕沙菌群对应的基因功能发现膜转运、碳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代谢、脂质代谢、核苷酸代谢,细胞过程与信号传导等基因功能丰度较高。烘干处理可显著降低蚕沙中致病菌的种类和数目,有利于药材药用品质,相比于低龄期蚕沙,五龄蚕沙更适宜入药。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为蚕沙菌群的研究提供了更加准确、科学的数据资源。 郑天瑶 宿树兰 蔡红蝶 戴新新 欧阳臻 段金廒关键词:不同龄期 蚕沙 丹参酚酸类成分生物合成途径及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2016年 丹参酚酸类成分为丹参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显著而确切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随着临床及市场对丹参酚酸类物质需求量的剧增,提高丹参中酚酸类成分的量及提升利用效率对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丹参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及代谢组学等方面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对丹参酚酸类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与调控机制,以及丹参酚酸类成分生物转化利用现状等进行归纳分析,以期为丹参酚酸类物质资源的高效生产与资源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曾慧婷 宿树兰 朱悦 谷巍 钱大玮 段金廒关键词:丹参 酚酸类成分 关键酶基因 生物合成途径 2甲基-5-乙酰-4-呋喃吉玛-1(10)-烯-6-酮在制备镇痛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2甲基‑5‑乙酰‑4‑呋喃吉玛‑1(10)‑烯‑6‑酮在制备镇痛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在2甲基‑5‑乙酰‑4‑呋喃吉玛‑1(10)‑烯‑6‑酮现有药理活性的基础之上,通过大量实验结合多项小鼠疼痛模型对该化合物的... 于光 宿树兰 段金廒文献传递 胶艾汤与四物汤对血瘀模型大鼠活血功效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0 2014年 目的比较胶艾汤和四物汤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和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探讨胶艾汤衍化为四物汤后活血功效变化的机制。方法采用sc肾上腺素加冰水浴复制大鼠急性血瘀模型,检测各组大鼠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HCT)、凝血4项、血小板聚集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全血黏度、血浆黏度、HCT明显升高(P<0.01),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明显缩短,纤维蛋白原(FIB)的量明显增加(P<0.01),血小板聚集率明显增大(P<0.01)。与模型组比较,四物汤组大鼠全血黏度、血浆黏度、HCT明显降低(P<0.05、0.01),TT、PT、APTT明显延长(P<0.05)、FIB的量明显降低(P<0.01),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降低(P<0.01);胶艾汤中剂量组大鼠1 s-1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与HCT明显降低(P<0.05、0.01),APTT明显延长(P<0.05),PT明显缩短(P<0.01),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降低(P<0.05)。与胶艾汤中剂量组比较,四物汤组大鼠PT明显延长(P<0.01)。结论胶艾汤和四物汤均具有不同程度改善血液流变性、延长凝血时间、抑制血小板聚集等活血作用,胶艾汤衍化为四物汤后活血作用增强。 郑传柱 贾梅 张丽 姚卫峰 宿树兰 唐于平 丁安伟 段金廒关键词:胶艾汤 四物汤 急性血瘀模型 凝血功能 银杏叶中聚戊烯醇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研究 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探讨银杏叶中聚戊烯醇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方法。方法:以聚戊烯醇的纯度为指标,筛选冷冻脱杂和硅胶柱层析最佳条件,获得含量90%以上的提取物。先用160倍量的石油醚-乙酸乙酯(9∶1)溶剂冷冻除杂,然后用硅胶柱层析进一步纯化(洗脱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19∶1)。结果:精制后的聚戊烯醇纯度可达92.7%。结论:冷冻脱杂后再进行硅胶柱层析,可明显提高聚戊烯醇纯度,该方法重现性好,经济实惠,简单可靠。 李永辉 宿树兰 欧阳臻 杨克迪关键词:银杏叶 纯化 采用中、高压制备液相法制备丹参酮IIA和二氢丹参酮I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中、高压制备液相法制备丹参酮IIA和二氢丹参酮I的方法,其过程包括:(1)将水提取后的丹参药渣干燥,粉碎,用乙醇提取浓缩后得到丹参醇提物浸膏;(2)将浸膏分别经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取乙酸乙酯部位、浓... 宿树兰 段金廒 钱大玮 郭盛 戴新新文献传递 活络效灵凝胶贴膏剂的制备及体外透皮吸收研究 被引量:10 2023年 活络效灵丹为临床常用活血止痛疗效确切的经典名方,为了使其药效直达病灶以提高疗效,该研究优化了活络效灵凝胶贴膏剂的制备工艺,并进一步评价其体外透皮吸收性能,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初黏力、持黏力、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法确定凝胶贴膏剂的基质用量。建立UPLC同时测定贴膏剂中丹参素、阿魏酸、丹酚酸B、丹酚酸A、藁本内酯、丹参酮ⅡA、11-羰基-β-乳香酸(11-keto-β-boswellic,KBA)、3-乙酰-11-羰基-β-乳香酸(3-acetyl-11-keto-β-boswellic acid,AKBA)8种有效成分的含量。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法评价并比较不加挥发油、直接加入挥发油和加入挥发油微乳的凝胶贴膏剂的体外透皮吸收性能。结果表明,活络效灵凝胶贴膏剂基质的最优处方为NP7001.35 g、甘油7.00 g、微粉硅胶1.25 g、羧甲基纤维素钠0.20 g、酒石酸0.06 g、甘羟铝0.04 g;贴膏剂中8种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依次为0.48、0.014、0.95、0.39、0.57、0.055、0.35、0.97 mg·g^(-1);体外透皮吸收实验结果发现,直接加入挥发油或加入挥发油微乳均可促进有效成分的透皮吸收,药物透过规律符合零级方程或Higuchi方程。通过最优处方制备的凝胶贴膏剂外观性状好,黏附性好,剥离无残留,具有骨架型缓释制剂的特性,便于减少给药次数,为活络效灵丹外用新剂型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赵丽辉 张雯 范若颖 宿树兰 尚尔鑫 钱大玮 段金廒关键词:活络效灵丹 少腹逐瘀汤抑制小鼠离体子宫收缩的效应部位及其效应成分分析与评价 目的:在少腹逐瘀汤对寒凝血瘀原发性痛经效应评价的基础上,对其效应部位(SF-7)的效应成分进行分析与评价。
方法:采用HPLC法对效应部位SF-7中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定量分析;采用小鼠离体子宫收缩模型对效应部位S... 宿树兰 华永庆 段金廒 唐于平 尚尔鑫 鲍邢杰 丁安伟关键词:少腹逐瘀汤 寒凝血瘀 原发性痛经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