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孟龙

作品数:9 被引量:55H指数:5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定位法
  • 2篇置管
  • 2篇置管术
  • 2篇三指定位法
  • 2篇锁骨
  • 2篇锁骨下
  • 2篇锁骨下静脉
  • 2篇锁骨下静脉穿...
  • 2篇锁骨下静脉穿...
  • 2篇锁骨下静脉穿...
  • 2篇脓毒
  • 2篇综合征
  • 2篇下静脉
  • 2篇静脉
  • 2篇静脉穿刺
  • 2篇静脉穿刺置管
  • 2篇静脉穿刺置管...
  • 2篇穿刺
  • 2篇穿刺置管
  • 2篇穿刺置管术

机构

  • 8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绵阳市第三人...
  • 1篇西安市中心医...
  • 1篇滨州市人民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榆林市第一医...
  • 1篇四川省医学科...

作者

  • 9篇宋孟龙
  • 4篇苏明华
  • 3篇冯璇璘
  • 2篇李俊英
  • 2篇董芸
  • 2篇常莉
  • 2篇邓磊
  • 2篇周平
  • 2篇李依
  • 2篇杨鹏
  • 1篇罗强
  • 1篇董云
  • 1篇周睿
  • 1篇康熙雄
  • 1篇张胡金
  • 1篇高建忠
  • 1篇高淑芳
  • 1篇张国军
  • 1篇章晓红
  • 1篇刘阳

传媒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血栓与止血学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5
  • 3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紫花前胡素对百草枯中毒大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肾组织HSF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紫花前胡素对百草枯中毒大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肾组织HSF1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分成5组: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20 mg/kg)、紫花前胡素低剂量组(40 mg/kg)、紫花前胡素高剂量组(80 mg/kg),模型组、地塞米松组、紫花前胡素低、高剂量组建立百草枯中毒大鼠急性肾损伤模型,6 h后地塞米松组、紫花前胡素低剂量组、紫花前胡素高剂量组立即接受相应药物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试验周期为7 d。试验结束后,测定肾/体比值、24 h尿蛋白、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学改变,RT-PCR法、Western-blot法、Elisa法测定肾脏中HSF1基因和蛋白水平及IL-2、IL-6、TNF-α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肾/体比值、24 h尿蛋白、Scr、BUN、IL-2、IL-6、TNF-α蛋白水平升高(P<0.05),HSF1 mRNA和蛋白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地塞米松组、紫花前胡素低剂量组、紫花前胡素高剂量组肾/体比值、24 h尿蛋白、Scr、BUN、IL-2、IL-6、TNF-α蛋白水平降低(P<0.05),HSF1 mRNA和蛋白水平升高(P<0.05)。与地塞米松组比较,紫花前胡素低剂量组肾/体比值、24 h尿蛋白、Scr、BUN、IL-2、IL-6、TNF-α蛋白水平升高(P<0.05),HSF1 mRNA和蛋白水平降低(P<0.05);紫花前胡素高剂量组肾/体比值、24 h尿蛋白、Scr、BUN、HSF1 mRNA和蛋白、IL-2、IL-6、TNF-α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肾泡组织结构正常;模型组肾组织出现肾小球破坏,炎性细胞浸润及空泡变性,肾间质明显充血水肿,伴胶原蛋白沉淀;地塞米松组、紫花前胡素高剂量组肾损伤明显减轻,管腔呈现轻度狭窄,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紫花前胡素低剂量组肾损伤较模型组减轻。结论:紫花前胡素对百草枯中毒大鼠急性肾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减轻大鼠急性肾损伤炎症反应;其机制与紫花前胡素能促�
唐晋彭超华陈雪梅吴薇肖影宋孟龙
关键词:百草枯急性肾损伤热休克因子1
低龄化高血压脑出血血脂水平的多中心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索低龄化(30~40岁)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的血脂水平特点。方法2011年6月至2016年6月在8家医院收集HICH患者血液标本,再将其按发病年龄分为低龄HICH组(30~40岁)和高龄HICH组(50~60岁),同时间点随机选取低龄体检健康人群(30~40岁)和中老年体检健康人群(50~60岁)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液中总胆固醇(TCH)、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表达;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对比分析低龄HICH组与低龄体检健康人群、中老年HICH组与中老年体检健康人群血脂中TCH、TG、HDL-C和LDL-C的表达差异。结果低龄HICH组TG和HDL-C与低龄体检健康人群比较[(1.95±1.34)mmol/Lvs(1.25±0.63)mmol/L;(1.18±0.45)mmol/Lvs(1.34±0.36)m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5.40、3.23,P<0.001、P=0.001),低龄HICH组TG表达水平高于中老年HICH组[(1.95±1.34)mmol/Lvs(1.43±1.09)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39,P=0.001),HDL-C的表达水平则低于高龄HICH组[(1.18±0.45)mmol/Lvs(1.35±0.38)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30,P=0.001),同时在低龄HICH组TG升高异常率为46.5%。结论TG或HDL-C表达异常是低龄化HICH的重要危险因素,监测控制血脂水平(如TG)对低龄化HICH具有重要的预防意义。
柴源刘卫平鲜盼盼罗强苗宇张胡金樊才瑞高建忠贾晨光刘阳宋孟龙张玉奇龙乾发
关键词:低龄化高血压脑出血血脂三酰甘油
脓毒性休克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0与血清降钙素原动态变化相关关系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 监测脓毒性休克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与降钙素原(PCT)动态变化相关关系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2014-01~2016-01我院EICU收治的6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动态监测入院第1、3、5、7天PCT、TNF-α、IL-10,PCT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TNF-α、IL-10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法)进行测定。结果 存活组与死亡组TNF-α均于第3天达到峰值水平,之后逐渐下降,存活组第1、3、5、7天TNF-α值(ng/L)为108.2±29.3、 126.1±32.2、85.9±23.4、47.7±13.2,死亡组为135.1±36.3、 162.2±41.9、126.7±34.5、88.1±31.6,相同时间点组间比较P值分别为0.011、0.005、0.006、0.004,均为死亡组显著高于存活组;两组IL-10均逐渐升高,第5天达到峰值水平,之后存活组第7天显著下降,而死亡组仍维持高水平,存活组第1、3、5、7天IL-10值(ng/L)42.1±13.5、53.9±17.1、69.8±17.7、38.2±13.1,死亡组为53.4±15.8、79.2±26.5、109.3±31.4、107.7±25.9,相同时间点组间比较P值分别为0.008、0.004、〈0.001、〈0.001,均为死亡组显著高于存活组,其中存活组第5、7天比较P值 0.003,死亡组第5、7天比较P值 0.36。存活组第1、3、5、7天PCT值(μg/L)6.3±2.7、15.5±9.1、4.6±2.9、1.5±0.9,第3天达到峰值水平,之后逐渐下降,相邻监测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第1、3、5、7天PCT值(μg/L)11.8±5.6、43.5±17.9、42.7±19.8、45.1±18.2,第3、5、7天持续维持高水平,相邻两时间点两两比较,P值分别为0.16、0.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与死亡组第1、3、5、7天相同时间点PCT比较,P均〈0.001,死亡组均显著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存活组TNF-α、IL-10
苏明华杨鹏宋孟龙章晓红
关键词:脓毒性休克
简易三指定位法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中的临床应用
苏明华冯璇璘邓磊李依李俊英宋孟龙董芸
简易三指定位法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2年
1952年,法国外科医生Robert Aubaniac开创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技术。1953年,Seldinger始创的血管穿刺法并由Dfiscoll于1974年进行改良,称改良Seldinger穿刺法。目前,改良Seldinger穿刺法锁穿技术已广泛运用于临床。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外临床工作者不断探索创新、改进锁穿技术,尤其在穿刺点的定位选择上形成了由锁骨中内1/3点至中外1/3点之间。
苏明华冯璇璘邓磊李依李俊英宋孟龙董芸
关键词: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三指定位法外科医生
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治疗脓毒症时对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研究连续性血液净化(CBP)联合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LMWH)治疗脓毒症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31例ICU脓毒症患者分为研究组(CBP联合LMWH)与对照组(CBP),比较两组治疗前后PLT、PT、aP TT、TT、INR、Fbg及BUN、Scr水平变化,结果两组PLT、PT、aP TT、TT、INR、Fbg治疗后均显著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UN、Scr值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P联合低分子肝素及CBP无肝素治疗均可改善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
李卫刚常莉周平宋孟龙杨鹏
关键词:连续性血液净化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脓毒症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确诊为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住院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药物组和联合组,各40例。药物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恩替卡韦治疗,联合组患者则在药物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进行血浆吸附治疗。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87.50%,明显高于药物组的67.50%(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明显低于药物组(P<0.05),联合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免疫功能改善情况均优于药物组(P<0.05)。结论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常莉周平宋孟龙
关键词:恩替卡韦
动态监测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意义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研究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score,CPIS)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5月入住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的42例ARDS患者,动态连续监测血气分析、血常规、血生化、胸部影像学检查、下呼吸道分泌物检查,评价心、脑、肝、肾、肠道等多器官功能状态,按照预后分生存组和死亡组,对确诊后第1、3、5、7天的CPIS分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第1、3天的CPIS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5、7天的CPIS分值死亡组均显著高于生存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和(或)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发生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住院时间生存组显著高于死亡组,两组ICU治疗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IS动态变化能反应患者病情变化,并辅助判断患者预后,可作为初步评估ARDS病情及预后的简易指标之一。
苏明华宋孟龙冯旋璘
关键词:肺部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影像学
血气分析仪智能化质量管理系统临床多中心比对研究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通过比对智能化质量管理系统(iQM)和传统质量控制的两种质控模式,评估iQM的质控效能以及与传统质控的等效性,保证血气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本研究选取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龙华医院及四川省人民医院4家医疗机构2016年6月至12月患者标本共计3 712份,在常规检测上述标本过程中,同时采用iQM和传统质控模式,分别计算所有血气项目质控的均值,SD, CV(%)及Sigma值,以评价两种质控模式质控效能的差异性。结果4家医疗机构在检测3 712例患者血气标本的过程中,iQM过程控制液(PCS) A、B及C分别运行1 089、7 678及154例质控标本,传统质控模式共运行732例质控标本。对于血气分析中最为敏感的pO2项目,iQM PCS A、B、C液的的质控效能非常卓越(Sigma值均〉8),而传统质控的质控效能表现较差(Sigma值均〈 6);pCO2、pO2及Na+项目对于两种质控方案均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 8,P=0.000 1,P=0.004 4,P〈0.01),pH、K+、Ca++、Glu、Lac和Hct项目对于两种质控方案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50 6,P=0.062 3,P=0.034 0,P=0.346 9,P=0.186 3,P=0.823 1,P〉0.01)。iQM检测到错误的标本共22例,其中微小凝块14例,干扰物质8例,如上错误传统质控均未检出。结论血气分析中误差主要源自分析前标本质量。iQM增加的标本检查功能,弥补了传统质控不能监测标本质量的不足,能够实现对每份血气分析标本全过程、全方位实时、动态的监控,具有强大的误差检出能力,自动纠错能力,及自动记录、存储功能。该系统能够有效保证血气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行业标准对质量的要求,能够满足临床预期用途,为POCT质量管理与改进提供了新思路。
高志琪王清涛康熙雄张国军杨薇赵晖胡晓波陆华高淑芳董云宋孟龙冯璇璘周睿
关键词:血气分析床旁检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